vivonex双面屏像素多少?vivo nex双屏版自拍照相功能怎么样评测

导读: 对于Vivo NEX 这款手机你喜欢吗?就它的整体设计而言,Vivo NEX 双屏版或许是系列首款能获得女性青睐的手机和之前的 NEX 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方向。一起来看一下吧。 比较近的则有 Nubia X,它也是跟 Vivo 的做法一样,希望靠多一片面板来省去自拍相机,以达成

对于Vivo NEX 这款手机你喜欢吗?就它的整体设计而言,Vivo NEX 双屏版或许是系列首款能获得女性青睐的手机和之前的 NEX 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方向。一起来看一下吧。

比较近的则有 Nubia X,它也是跟 Vivo 的做法一样,希望靠多一片面板来省去自拍相机,以达成正脸「全面」的视觉效果。只不过,和 Nubia 不到使用时都力求将背面萤幕掩藏起来的理念不同,Vivo 的设计师还生怕你发现不了背面的差异。 NEX 双屏版的后萤幕哪怕在不点亮时也能清楚地看到轮廓,不光如此Vivo 还特意要在它顶上加了一圈横跨显示区域内外的「星环」,你的目光怕是想不被吸引都不行...

关于这套设计语言好不好看那肯定是见仁见智(各位读者已经发出不同的声音了),但谁都没法否认其辨识度的确是很高。从 Vivo 的角度出发,会选择如此一个方案也正是出于这么一番考量。塑造系列乃至整个 Vivo 品牌的形象,才是 NEX 打造手机时的侧重点,以及产品线真正的使命所在。实际上在日常使用中,笔者从旁人看到新老两台 NEX 时的反应里已经能品出一些新设计所带来的变化。过去 NEX 虽然能让 3C 爱好者折服,但普通人往往要看到弹起的镜头之后,才会心生「欸~这是 Vivo 那个相机会弹出来的手机吧?」这样的想法。而双屏版你只要正常拿着用也不需要干什么,别人看到背面心里就会意识到「这是 Vivo 那个双面手机」,品牌传播的效果还是有些微不同的。

 

好在日常使用时,这个看起来特别的设计并不会影响到一般人常规的使用习惯(除了没有合适的保护套以外... 官方只送了个矽胶 bumper)。背面萤幕内被「星环」凸起薄片玻璃覆盖到的部分,造成的视觉干扰在实际使用中会远比许多人预想的要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论。不过双屏版的尺寸虽然较初代 NEX 要小了一圈,但重量几乎没变(约 200g),而且厚度还增加了一点。这样一台机器男生拿着还可以接受,换成女生可能会觉得稍稍有一点负担。

 

Vivo NEX DD

从正面看过去,双屏版的侧面按键布局跟NEX 一样,右边是电源+ 音量按钮,不过左边那颗键的功能由启动Jovi 助理变成了切换正反萤幕(现在可以按电源键0.5 秒唤醒Jovi )。而在翻过来时,电源键和切换键的职能会自动对调。这是一个很符合用户直觉的人性化设计,笔者很欣赏,但有一个小建议:现有方案的出发点都是以右撇子使用者为前提,那既然已经在两侧都加了按键了,不妨在系统里也多添一个可供用户自己选择左右键功能的选项,这样的话左撇子们用起来也会比较顺手。

具体到使用逻辑上,按一下切换正反键后,你在看的这一面萤幕就会暗下来,并且出现提示你翻转手机的字样。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个操作时,无论原本的A 面萤幕处在哪一个app,翻转后看到的B 面都是会显示你预先在B 面运行着的软体(如果翻转前你未在B 面进入app 的话就会直接显示主介面)。这套互动方式在处理多工的时候效率相当高,笔者用它来写文(一面开着便签、一面开着资料)、玩游戏时看攻略或是看片时快速回讯息,感觉都十分得心应手。

 

而当你同时按下电源键和切换键的时候,手机显示的方向同样也会转换。只不过在进行这个操作时,翻转后的 B 面会继续显示原本 A 面上的内容。老实讲这个功能个人是用的不多,Vivo 设计它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满足你快速向别人展示画面的需求吧?是说,还有一个笔者不愿意这么用的原因,就是目前有大量非官方app 在从6.39 吋2,340 x 1,080 的前面板切换到5.49 的1,920 x 1,080 背面板后,长宽比并不会自动从19.5:9 调整到16:9。于是当你在使用小萤幕时,很多应用都是以撑不满左右两边的细长状显示。若是为了多工的便捷,笔者尚且还可以忍受背面多出来的黑边,但同样的画面在变大变小间黑边也时隐时现,说真的观感就不太理想了。

 

Vivo NEX DD

实际上,Vivo 也知道黑边有碍观瞻,不然他们也不会在系统中加上从小萤幕侧面扫出 Edge 式工具列的补救功能了。根据笔者自己的统计,第三方 app 中现阶段只有 WeChat、微博、今日头条、拼多多等少数大陆热门应用可以在 NEX 双屏版的背面撑满显示。淘宝、支付宝、QQ 这些同样主流的app 均没有适配,抖音、优酷等影音类的软体也不行,游戏方面个人测试的结果是全军覆没(后两项可以理解,毕竟娱乐还是用大萤幕为主)。至于 Facebook、即时通、WhatsApp、Line、Uber、八达通、Spotify 等等中国大陆以外比较流行的应用,不出意外也都没为这款手机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不过实话说,在 NEX 双屏版这么一个新型态产品的上市初期,第三方应用生态圈的滞后反应其实是可以预料到的。 Vivo 在宣传时是希望大家不要给萤幕主、副之分,笔者自己是愿意多给些耐心,但若真想达到两面都随手可用的效果,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厂家拿出诚意去跟开发者沟通才行。当然,除了上面说到的这些,双屏版也具备自订背盖待机画面、画图传情、额外虚拟游戏按键这些不算陌生的噱头特性。但要论真正可能影响到购买决定的双萤幕杀手级功能,还得要算是主要为女性用户们打造的「帮拍」模式了。

Vivo NEX DD

女生埋怨男生拍不好照的情况,日常生活中真的非常多见。那既然现在有两片萤幕了,干脆让被拍的人自己指挥、调整出最佳效果,这就是 Vivo 做「帮拍」模式的思路。以一个还算会拍人的用户角度出发,笔者自己一开始并没觉得这功能有多了不起。但在测试 NEX 双屏版期间每每参加好友聚会,都会有女生对这个「帮拍」模式赞叹、惊呼,足见 Vivo 选择的切入点是多么准确。

 

相比之下,同样有硬体条件做出这项功能的 Nubia X,在背面萤幕特色拍照功能的运用上,能想到的就只有低角度仰拍而已。虽说这也算是实用,但论直击人(女)心的程度,个人认为跟 Vivo 的「帮拍」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而且 NEX 双屏版也能仰拍啊)。不得不说,过去几年 Vivo 在 X 系列上,真的把如何吸引女性客群的经验积累得很足。一个简单的「帮拍」模式,就将他们的产品洞察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Vivo NEX DD

而就手机拍摄的质素来说,因为双屏版主拍相机的硬体跟之前的NEX 基本一致,用的是12MP 的Sony IMX363 感光器配带光学防震的f/1.79 镜头,所以总体的表现也相差不大。它的日间成像色彩鲜艳,白平衡准确,并且有不错的宽容度。暗光拍摄时亮度和细节都可让人满意,而且在跟随潮流加入手持夜景功能后,一些过往比较有挑战性的拍摄场景出片的成功率也有所提高。不过有些遗憾的是,目前这项功能在拍摄后的处理时间仍不算短,另外若是能结合 AI 自动开启,对一般没那么会玩手机的用户来说实用性也会更高。

 

除了夜景模式外,Vivo 在这款手机上还针对暗光录影增设了一颗 2MP、画素尺寸 2.9μm 的「夜视」相机。据说它的灵感是来自于安防监视器,虽然画素不高,但至少在极限暗光下能帮你拍到东西。不过啊,受限于画素数,这个「夜视」功能的适用上限被设定在 1080p@24-30fps 规格。而且至少在现阶段,它还仅能被原生相机 app 调用,第三方软体能做的就只有分享现成拍好的影片而已。这点不足,就跟双面萤幕长宽比的调节一样,需要 Vivo 付诸精力去跟开发者沟通解决。

 

 

是说,将指纹和人脸识别一前一后这么放置,综合体验肯定还是会稍逊于常规的同方向设计。但在力求不给正面萤幕留下缺口的同时,还能保住这两项特性,如此程度的取舍笔者还是能够接受的。至于手机的其它部分,Snapdragon 845 处理器加 10GB RAM 的组合,效能完全不用操心。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至少在目前 NEX 双屏版只有 128GB 一个版本。官方声称这是容量偏好调查出来的结果,但个人猜测可能跟组件供货情况也有一定的关系吧?

 

跟内建 4,000mAh 大电池的 NEX 相比,双屏版在配备了两片萤幕的前提下电池只有 3,500mAh,规格有点不够看,实际用下来续航力也的确比较一般。而且在其它厂家旗舰机快充功率纷纷往 30W、40W 甚至 50W 上跳的时候,Vivo 现在仍坚持相对保守的 10V 2.25A 充电,也是时候做一些这方面的探索求变了。最后,也是评价 Vivo 手机时的惯例了:「求求你们下一款产品加上 NFC 吧...」(幸好现在 USB-C 有了)

 

总体而言,做为跟初代 NEX 几乎同时期开发的手机,双屏版敢于在另一种大胆的型态上挑战,光这一点笔者就要为 Vivo 的勇气以及工程实力按一个赞。具体到产品力上,除了续航不够强外,这款新机的其它表现在目前的市场中都堪称上乘。最重要的是,许多女生看重的自拍效果(3D 美颜、环形闪灯)和拍照功能(帮拍模式),NEX 双屏版都在差异化上做足了功夫,而且它的外型还真的就叫人过目不忘。


最后,和关系密切的 Oppo 一样,为了追上后置相机的个数获取更准确的面部资讯,Vivo 在 NEX 双屏版上也拿出了自己筹备已久的 ToF 技术。这套方案是基于 30 万个红外线接收点,主要功能其一是建立 3D 人脸模型便于更自然地美颜,另一个就是常见的扫描面部解锁、支付了。当然,想要刷脸的话,就意味着得要使用朝向上相对应的背面。不过在正面其实也设有萤幕指纹模组,尽管笔者一直在提的盲解成功率问题依然存在,但论识别区被打亮后的辨识速度,这款手机应该是个人至今为止用过最快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