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口三镜横评腾龙2875单挑Sony/蔡司两大2470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9

报价宝综合消息E口三镜横评腾龙2875单挑Sony/蔡司两大2470

  腾龙近几年在单反镜头的更新频率非常快,无论是在产品质量,还是光学性能相比此前的产品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这些产品也为腾龙凝聚了相当高的人气。随着无反市场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单反和无反双修,这也让很多人对腾龙在无反领域的镜头更新抱有很大的期待,特别是全画幅无反的镜头。今年上半年,腾龙宣布正式开发适用于Sony全画幅无反的大光圈变焦镜头: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是腾龙公司在根据Sony株式会社签署的许可合同下,根据获得许可的“E卡口”规格书而开发、制作、销售的第一支自动对焦大光圈变焦镜头(适用于全画幅无反相机)。

  如此消息一出,引发了众多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对这支镜头的关注。腾龙公司宣布开发之后也是马不停蹄的加快研制,短短几个月就成功量产了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但无奈的是由于预定这支镜头的人实在太多,腾龙不得不公开道歉承认其量产不足。这支镜头之所以如此的火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人把这支镜头当成了SonyA7系列全画幅无反的挂机头来看待,毕竟SonyFE 24-70mm f/2.8 GM高达14999元的售价还是让很多用户有点持币止步;此外我们在评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时候也在文章的最后写到如果各位网友希望这款产品能对标Sony哪支镜头的提问,很多网友都觉得是否能和Sony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以下简称SEL2470Z)以及SonyFE 24-70mm f/2.8 GM(以下简称SEL2470GM)有所比较,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的出现。

产品名称28-75mm f/2.8 Di III RXD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SonyFE 24-70mm f/2.8 GM镜头类型标准变焦标准变焦标准变焦镜头结构12组15片10组12片13组18片镜头卡口E卡口E卡口E卡口防抖功能无有无变焦方式旋转式变焦旋转式变焦旋转式变焦滤镜尺寸67mm67mm82mm最大光圈F2.8F4F2.8光圈叶片数9片(圆形)7片(圆形)9片(圆形)焦距范围28mm-75mm24mm-70mm24mm-70mm最近对焦距离

约0.19m(28mm端)

约0.39m(75mm端)

约0.4m约0.38m最大放大倍率约0.25倍约0.2倍约0.24倍视角范围75°23‘-32°11’约84°-34°约84°-34°镜头直径φ73mmφ73mmφ87.6mm镜头长度117.8mm94.5mm136镜头重量550g426g886g

  在正式对比以前,我们首先来看看参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镜头结构为12组15片,结构的复杂程度仅次于SonySEL2470GM,而要复杂于SonySEL2470Z。在特殊镜片的加持上,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包含1片XLD超低色散镜片、1片LD低色散镜片、1片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以及2片复合非球面镜片;SonySEL2470Z的特殊镜片包含了1片ED低色散玻璃镜片以及5片非球面镜片;SonySEL2470GM包含了1片ED镜片、1片超ED镜片、1片XA镜片以及2片非球面镜片;三支镜头在特殊镜片的采用数量上大致相当。而在产品重量,由于SonySEL2470Z的最大光圈只有F4,所以体积最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和SonySEL2470GM相比,无论是产品体积还是产品重量,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都要显得更加小巧和轻便,这支镜头搭配SonyA7系列全画幅无反,似乎让人们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反镜头”。

  ・外观介绍

  在对比完参数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SonySEL2470Z、SonySEL2470GM这三支镜头的主要外观特点:从镜头的尺寸来看,SonySEL2470GM的尺寸是最大的,无论是广角端还是长焦端;而SonySEL2470Z的体积是最小的,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在这三支镜头中的尺寸适中,考虑到无反E口直径较小的缘故,三支镜头在镜头后部采用了比较明显的收紧设计,直径更小。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SonySEL2470Z、SonySEL2470GM这三支镜头在镜头口径和镀膜上也都采用了不同的设计,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整体的设计比较修长,镜头口径为67mm,镜头前采用了不易附着污迹、便于维护保养的防污涂层,同时配以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SonySEL2470Z配备的是蔡司T*镀膜,镜头口径达为67mm;SonySEL2470GM采用的是Sony纳米增透膜技术,镜头口径达到了82mm。

  这三支镜头都属于E卡口系统,SonySEL2470Z以及SonySEL2470GM隶属Sony原生E卡口系统,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虽然是第三方镜头产品,但也是根据Sony公司开放的协议设计而成,本质上和原生E卡口镜头并没有区别,所以在镜头卡口设计上,这三支镜头都采用了金属卡口设计。

  而在镜头其他的设计方面,有一点非常有意思,SonySEL2470Z以及SonySEL2470GM都采用了对焦环在前变焦环在后的设计,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采用的是变焦环在前对焦环在后的设计。两种不同的设计在实际使用上并没有孰是孰非,使用感受也完全凭个人的习惯来判定,到底哪种设计适合自己,相信使用过后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除此以外,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和SonySEL2470GM的对焦环和变焦环均设计了大量的蒙皮防滑纹路,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防滑纹路要稀疏一些,SonySEL2470GM的防滑纹路相对要密集一些,而SonySEL2470Z虽然也有防滑纹路设计,但并没有采用蒙皮工艺,而是采用的在金属镜筒上雕琢而成,纹路也是最为密集的,虽然能获得更好的手感,但只要磕伤,修复的复杂程度要明显高于其他两支镜头。此外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和SonySEL2470Z在镜身上并没有其他的设计,而SonySEL2470GM则多了AF/MF切换拨杆以及对焦锁定按钮。

  ・MTF曲线对比

  在经过一系列的实际拍摄对比后,我们也将这三支镜头拿到蜂鸟影像评测实验室,进行MTF的曲线分析。在此次的MTF测试,我们分别将这三支镜头的广角端、长焦端以及50mm端的最大、最小和F8光圈分别进行了测试。首先,我们来看在最大光圈和最广角端这三支镜头的MTF曲线表现。

  在曲线对比图中,我们也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代表了不同的镜头。从这两个MTF曲线便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变化,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边缘画质和中心画质有着明显的差别。在边缘画质的MTF曲线中,当空间频率过了5cy/mm后,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表现则一直都处于SonySEL2470Z和SonySEL2470GM两支镜头的下方。而在中心MTF曲线的表现上,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则一直处于SonySEL2470Z和SonySEL2470GM两支镜头的上方,这说明这三支镜头在最广角端,光圈全开的时候腾龙28-75mm的边缘画质是略低于SonySEL2470Z和SonySEL2470GM两支镜头的,而中心画质则高于SonySEL2470Z和SonySEL2470GM两支镜头。出现这种情况也无可厚非,毕竟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的口径要比SonySEL2470GM镜头的口径小得多。

  在简单分析完这三支镜头在最大光圈以及最广角端的MTF曲线后,我们继续来看在最大光圈下,50mm焦段的MTF表现情况。

  最大光圈,50mm焦段情况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边缘表现依旧略低于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的表现。但是,继续看这三支镜头的中心画质,腾龙的MTF表现瞬间有了很大的提升,几乎是与SonySEL2470GM的MTF曲线趋于重合的状态,甚至是当空间频率超过15cy/mm后,腾龙MTF的曲线表现还略高于SonySEL2470GM。

  继分析完最大光圈下最广焦距和50mm端的MTF曲线表现后,我们继续来看这三支镜头分别在各自最大光圈,最长焦距下的MTF表现。在这组MTF的对比中出现了一些小的变化,在边缘MTF曲线的对比中,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表现竟然高出了SonySEL2470GM的MTF曲线表现,有了这样的一个参照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从曲线的数据上来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即使是在最大光圈和最长焦距下的画质表现也应该有着不俗的展现。在中心画质的表现上,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MTF曲线依旧是处于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MTF曲线的上方位置。

  经过这三组的MTF曲线对比,至少我们现在可以得出一个比较简单的结论。在实验室数据的表现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相较于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这两支镜头的广角端和50mm端的边缘画质稍逊色一点,但是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的MTF曲线一直都优于Sony这两支镜头的表现。

  对比完最大光圈不同焦段的MTF曲线后,我们继续来对比这三支镜头在光圈F8下的各个焦段的MTF曲线表现,看一下在光圈F8下,腾龙28-75mm这支镜头是否还会继续保持着这样不俗的表现。

  在光圈F8,最广焦段下这三支镜头无论是边缘的MTF曲线还是中心的MTF曲线,似乎都是重叠的状态。尤其是在边缘画质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曲线已经略微高出了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的MTF曲线。并且从中心的MTF曲线表现更可以看出,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中心画质表现和SonySEL2470GM的中心画质表现更是旗鼓相当。

  在光圈F8,最广角端,这三支镜头无论是边缘的MTF曲线还是画面中心的MTF曲线似乎都没有很大的区别。那么接着来看在光圈F8,50mm端的画面边缘和画面中心的MTF曲线表现。到了焦段50mm的时候,画面边缘的MTF曲线和画面中心的MTF曲线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分化。虽然,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边缘MTF曲线在50mm端低于SonySEL2470GM的曲线;但是,相较于SonySEL2470Z这支镜头来说,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边缘MTF还是略占优势。继续看光圈F8,50mm下的中心MTF表现,在中心MTF曲线的对比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是跟上面的几个对比图没有太多的整体差异,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依旧占据MTF曲线表格中的最上方位置,SonySEL2470GM次之,SonySEL2470Z则处于较低的位置。

  再来看在光圈F8,这三支镜头最长焦段下的MTF表现。在这两组的MTF曲线中,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口径较小的劣势似乎是又有所显现,依旧是体现在边缘的MTF曲线上,在边缘MTF曲线的对比上SonySEL2470GM依旧是占据最上方,而SonySEL2470Z和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则大致相当。而在中心画质的MTF曲线对比中,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仍然表现不凡,与SonySEL2470GM几乎是不相上下。

  在对比完对大光圈和中间的F8光圈,我们现在再来对比一下在最小光圈F22下,这三支镜头在不同焦段下的MTF曲线。

  对于一支大光圈的镜头来说,虽然最小的光圈一般还是很少用到。但是作为一项对比数据,我们还是将这三支镜头在最光圈下的MTF曲线拿来做一个客观的对比。

  在最小光圈F22,和这三支镜头各自最广角端的MTF曲线来看,在中心MTF曲线对比图中,出现了跟之前不太一样的效果,从MTF曲线上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在画面中心的画质表现上都是一直比较平稳,趋于Sony这两支镜头的上方位置。

  在光圈F22,50mm端似乎这三支镜头也没有什么太多可说的,无论是画面边缘的MTF曲线还是画面中心的MTF曲线,三者的表现几乎没有较大的差异,腾龙依旧是在画面边缘位置略逊于Sony的两支镜头,而在画面中心则领先于Sony两支镜头的MTF曲线表现。

  最后对比的是这三支镜头在光圈F22时,这三支镜头各自最长焦距的MTF曲线表现。在这组MTF曲线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的看到在画面中心的MTF曲线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这一组的光圈焦距组合下,画面中心的MTF曲线表现明显低于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画面中心的画质表现。

  其实,经过上面这几组MTF曲线的对比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仅在MTF曲线实验的状态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中心画质表现是要一直优于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的MTF曲线表现。而由于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的口径要比Sony的这两支镜头口径小很多,所以无论是在测试的哪个光圈下,最广角端和最长焦端的MTF曲线表现要逊色于SonySEL2470GM和SonySEL2470Z这两支镜头的;但是在50mm焦段时,边缘画质的MTF曲线表现则没有太大的差异。

  ・广角端分辨率实拍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广角端起始段是28mm,而SonySEL2470Z以及SEL2470GM的两支镜头的广角起始段是24mm,其实焦段相差4mm,那么三支镜头在实际拍摄中到底能有多大的差别呢?而在分辨率表现上,这三支镜头的中心画质和边缘画质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呢?下面我实际使用SonyA7RM3,分别搭配这三支镜头实际拍摄来看一下其表现。我的测试条件为三脚架固定机位,关闭机身防抖、延迟10秒拍摄。

  从广角端中央100%的画质截图来看,由于三支镜头中腾龙的广角端起始焦段不一样,所以腾龙的视角要相对SonySEL2470Z以及SEL2470GM窄,但我们不纠结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实际看看画质。这三支镜头从最大光圈开始一直到F16都保持着中心锐度和细节,直到F22这三支镜头才出现画质下降的现象。但通过对比我们发现,SonySEL2470GM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画质表现都是最为优秀的,而SEL2470Z的画质稍微偏软,至于腾龙28-75mm f/2.8,画质表现相当不错,可以说这三支镜头在中心画质上用旗鼓相当来形容也不为过。

  而在广角端的边缘画质100%截图上,SonySEL2470GM一如既往的表现卓越,Sony对G大师镜头的心血倾注成就了这支镜头的中心和边缘的高清。SEL2470Z这支镜头在最大光圈时,画质偏软,随着光圈的变小,画质提升并不是很明显,整体应该说是表现稳定;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虽然在最大光圈时甚至是到了F4的时候,边缘画质也是偏软的现象,但从F5.6开始画质提升相当明显,特别是边缘锐度。所以说在广角的边缘画质上,这三支镜头的排序应该是SEL2470GM、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SEL2470Z。

  ・长焦端分辨率实拍

  接下来我,我们看看这三支镜头长焦端的表现,虽然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广角端比SEL2470GM以及SEL2470Z短了4mm,但是在长焦端却多出了5mm,所以这三支镜头在实际拍摄中覆盖的焦段其实差不太多。在长焦端的实际拍摄测试中,我仍然采用的是三脚架固定机位,关闭机身防抖、延迟10秒拍摄。

  从长焦端的中心100%截图来看,其整体表现和广角端的中心截图表现差不太多,仍然是SonySEL2470GM表现最佳,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在最大光圈F2.8时和SEL2470GM的最大光圈相比有差距,但并不明显;在F4光圈时,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表现要比SEL2470Z稍好一点。随着光圈的缩小,三支镜头的差距仅从肉眼观察来看,区别真的不是很大。

  ・畸变对比测试

  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三支镜头在畸变方面的对比表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采用12组15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1片XLD超低色散镜片、1片LD低色散镜片、1片玻璃铸造非球面镜片以及2片复合非球面镜片;SonySEL2470Z采用了10组12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了1片ED低色散玻璃镜片以及5片非球面镜片;SonySEL2470GM采用了13组18片的光学结构,其中包含了1片ED镜片、1片超ED镜片、1片XA镜片以及2片非球面镜片。从结构上来看,腾龙在这支镜头上也算是堆料的级别。在实际拍摄中,我仍然采用的是三脚架固定机位,关闭机身防抖以及机内镜头像差矫正、延迟10秒拍摄。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在28mm端出现桶形畸变、75mm端出现枕形畸变,对于一支标准变焦镜头来说,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这支镜头采用了多枚特殊镜片,就是为了有效矫正球面像差和畸变的。这样的畸变表现应该说还算不错。

  SonySEL2470Z这支镜头挂了一个蔡司的logo,所以我们更习惯称呼这支镜头为索蔡2470,我们知道蔡司一直非常严谨的沿用经典结构,虽然在暗角上可能会有些吃亏,但在畸变控制上,一直是蔡司的强项,SonySEL2470Z可以用近乎零畸变来形容。SonySEL2470Z采用的蔡司天塞结构,天塞镜头对球面相差、色差、像散有良好的校正,所以SEL2470Z能有这样的表现我并没有感觉到很惊讶。

  最后来看看SonySEL2470GM的畸变表现,这支镜头在24mm广角端有明显的桶形畸变,而在70mm端有明显的枕形畸变,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数码时代的畸变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直观的畸变测试还是能看出他们之间的差距。在畸变测试项中,SonySEL2470Z的表现最佳,其次是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最后是SEL2470GM。虽然SonySEL2470GM在分辨率测试中保持着领先的优势,但是在畸变测试中还是稍有不足。

  ・暗角测试对比

  接下来我们在来看看这三支镜头在暗角方面的对比,所谓暗角,是指在拍摄亮度均匀的场景时,画面的四角却出现与实际景物不符的、亮度降低的现象,又被称为“失光”。同样我想说的是在数码时代,暗角并非是一个决定性的考量因素,通过矫正软件以及机内矫正就可以消除。

  这三支镜头在广角端的时候,我分别测试了最大光圈到F5.6的表现,在关闭机内阴影补偿的情况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最大光圈F2.8的暗角最为明显,SonySEL2470GM整体控制的非常不错;在F4的时候,也就是SEL2470Z最大光圈的时候,这支镜头的暗角最为明显,这和其采用的光学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而在F5.6的情况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以及SonySEL2470GM的暗角基本消失,而SonySEL2470Z的暗角现象还存在。

  长焦端的情况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暗角现像要比其在28mm的暗角大,同时和SonySEL2470GM相比,也要更加的明显。收缩一档光圈之后,整体表现和SonySEL2470Z的表现相当,而到F5.6的光圈时,暗角基本消失;而SonySEL2470GM在长焦端的暗角表现明显要好于24mm端,基本看不到暗角的现象。

  ・抗眩光、鬼影、色散实拍测试

  科技的进步总会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对于现在的中高端镜头来说,鬼影眩光的处理应该说是非常的到位。眩光是在逆光拍摄时经常出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耀斑、光线和雾化现象。而鬼影是逆光拍摄中多组镜片镜头的一种特有现象,逆光拍摄时一束光线斜线射入镜头,并未直接投射到胶片/传感器上成像,由于镜片间的反射,在每个镜片上能出现一个光斑,最终在画面上会留下一串光斑。所以我们使用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SonySEL2470Z以及SonySEL2470GM这三支镜头,分别在广角端和长焦端进行了逆光拍摄。

  在现阶段想要控制鬼影和眩光的现象出现,最主要的还是靠镜头优秀的光学结构以及高质量镀膜,这三支镜头都属于中高端镜头,在光学结构的设计都非常的优秀;而在镀膜上,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镜头前不易附着污迹、便于维护保养的防污涂层,同时配以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SonySEL2470Z配备的是蔡司T*镀膜,能够最大程度的抑制镜头表面的反射;而SonySEL2470GM采用了Sony纳米增透膜技术。从实际拍摄的效果来看,这三支镜头的抗眩光以及鬼影方面的表现实力相当,非常不错。

  ・色散测试

  在色散对比项目中,我们找到了一个极端的测试环境,并100%截取了高亮和暗部的分割线区域。通过截图可以看到,在F2.8的光圈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和SonySEL2470GM都存在紫边的现象,而二者的表现其实也差不太多;而在F4光圈下,增加了SEL2470Z的对比,在这挡光圈下,这三支镜头对紫边的控制都相当的到位,基本察觉不了。通过这次对比,我们发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果然是一支堆料的镜头,光学素质还是很高的。话说回来,紫边在如今这个年代中其实并不算什么,随便一个后期软件就能消除。

  ・背景虚化测试

  而在背景虚化方面,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配备的是9片圆形光圈叶片,SonySEL2470Z配备了是7片圆形光圈叶片,SonySEL2470GM配备的也是9片光圈叶片,理论上来说,光圈叶片越多,光圈也就越圆,背景虚化的效果就会越好,但虚化效果更多的还是和镜头的结构、镜片研磨工艺、镀膜工艺等等有关。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下这三支镜头在背景虚化方面的表现,我们采用的焦段都是各支镜头的最长端。

  在F2.8的光圈下,也就是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以及SonySEL2470GM两支镜头的最大光圈下,二者的焦外都非常好看,差距并不大。SonySEL2470GM要更加的油润一些,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的虚化已然表现不错了,但和SonySEL2470GM相比,二线性要稍微明显一点点。

  在F4光圈下,我们加入了SonySEL2470Z这支镜头,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和SonySEL2470GM的表现要优于SonySEL2470Z,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和SonySEL2470GM的背景虚化表现近乎一致。

  而在F5.6以及F8光圈下,这三支镜头的表现其实就差不多了,收缩两挡光圈之后,这三支镜头已经不分伯仲了。要知道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售价只有5000+,SonySEL2470Z的售价为6000+,SonySEL2470GM的售价为14000+,所以对于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了。

  ・实拍样片对比

  从本次对比的各个测试项来看,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SonySEL2470Z、SonySEL2470GM这三支镜头没有任何一支镜头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都处于完全领先的位置。下面我使用SonyA7RM3分别搭配这三支镜头拍摄了建筑、风景以及人像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曝光时间:1/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摄)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SonySEL2470Z拍摄)

  曝光时间:1/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SonySEL2470GM拍摄)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摄)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SonySEL2470Z拍摄)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SonySEL2470GM拍摄)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拍摄)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SonySEL2470Z拍摄)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SonySEL2470GM拍摄)

  ・评测总结

  从此次对比的三支镜头的外观体积上来看,SonySEL2470GM绝对是最霸道的,886g的重量是最重的,同时82mm的滤镜口径也是最大的,SonySEL2470Z以及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滤镜口径都是67mm,但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要更加的修长一些,所以SonySEL2470Z是这三个镜头中体积和重量最小和最轻的一支。但我们要注意的是SonySEL2470Z是一支最大光圈只有F4的镜头,拥有如此轻便小巧的体积也是理所当然。

  通过实际多项测试和对比分析,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这支镜头的综合素质其实和SonySEL2470GM差不多,甚至是在某些光圈时,表现比SonySEL2470Z还要好。而在边缘化的表现上,SonySEL2470GM的表现一如既往的优秀,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边缘画质表现也还算不错,SonySEL2470Z的边缘画质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了。而在畸变控制方面,由于SonySEL2470Z采用了蔡司的天塞结构,所以呈现出了近乎完美的畸变控制表现,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表现要比SonySEL2470GM的表现稍好了那么一点点。暗角方面的控制仍然是SonySEL2470GM完胜,而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虽然没有SEL2470GM那样抢眼,但整体的表现还是要优于SonySEL2470Z的。色散和眩光方面的表现,这三支镜头基本可以打个平手。然后就是虚化方面的表现,在最大光圈下给人的感觉仍然是SonySEL2470GM优于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优于SonySEL2470Z,而到了F5.6之后,其实三者的差距就不是很明显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价格,这里我们参考的是官方报价,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售价为5650元,SonySEL2470Z的报价为6200元,SonySEL2470GM的报价为14999元。无疑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的售价是最便宜的。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诚然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SonySEL2470GM,但其实差距也并不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的这种差距。如果你有耐心看完上面这些文字,你觉得你会购买哪支镜头呢?

2018-06-20 07:3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