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醇音享受 索尼NW-WM1Z搭配MDR-Z1R评测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3-29

报价宝综合消息醇音享受 索尼NW-WM1Z搭配MDR-Z1R评测

­  索尼于 2016 年 9 月份推出的 Signature 系列(官方翻译为醇音系列)新品,一经推出就在业界和玩家之间引发了轰动。很多人期待中的索尼的新旗舰产品就是 Signature 系列。Signature 系列包括 NW-WM1Z、NW-WM1A、MDR-Z1R、TA-ZH1ES 四款产品,除了"黑砖" NW-WM1A 以外,其余三款售价均为万元级别,索尼此举也是刷新了很多人对随身播放器的认识。索尼此次发布了 Signature 系列产品剑指各类旗舰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当属号称"金砖"的 NW-WM1Z 和号称"奶罩"的 MDR-Z1R。一个是新晋的随身播放器旗舰,另一个是颇有王者归来风范的索尼封闭式旗舰耳机。

­  外形与工艺

­  相信大家已经对 NW-WM1Z 的外观很熟悉了,在如今越来越多不对称式设计的音乐播放器产品中,索尼仍然坚守着经典的对称式设计,结合当下最经典的的大屏触摸式操作在边缘的部分进行圆角矩形式的收边。在左右两边的边框上结合了之前 NW-ZX2 一般的凝聚融合式的设计让金砖上面的两个耳机输出接口有了非常好的保护,延伸至下收平侧边,让宽大的按键非常有感觉的分布在了左右两侧。整机的设计感十足,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无论是从什么视角来看都无法让 NW-WM1Z 的光芒被覆盖。而索尼除了继续保留了方便操作的侧边按键以外还将传统的背部皮革的设计延续下来。

­  NW-WM1Z 的机身材质是整块无氧铜,而"金砖"中的金字则是说的是机身无氧铜上的镀金。无氧铜在日常使用的环境中容易氧化发钨,这会让整机变得丑陋无比,虽然可以使用除锈油来处理,但是远没有在整块无氧铜上镀金这么奢侈的做法来的彻底和精髓。除了预防氧化以外镀金的另一个用途就是降低机身电阻,让内部元器件获得更加纯净的信号。在镀金之下的三层合金镀层还采用了无磁材料用于降低机身内部中的磁性干扰,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高保真度。无氧铜机身上由于材料本身的特性而导致 NW-WM1Z 容易被质地较硬的东西所划伤,而这种伤痕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这里我们强烈建议大家在使用 NW-WM1Z 的时候同时搭配官方附赠的皮套使用。

­  MDR-Z1R 则是索尼耳机中目前在售的定位最高端的头戴式耳机,耳机结构为封闭式。可以通过 3.5mm 接口来更换和升级耳机线。耳机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皮革与金属的设计。而索尼此次将 MDR-Z1R 的外观设计上完全融入了声学的特性,也就是利用本身的材质和外观造型对原音进行部分的重现。

­  首先,封闭型外壳的耳机,其驱动发出的声音和周围进入的环境音会在外壳中发生共鸣。这类似于把背壳放到耳边会发出的声音一样。封闭型外壳中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能够消除这种共鸣的外壳就叫做"无谐振外壳"。MDR-Z1R 的外壳表面通体布满微小的通气孔。这样一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共鸣。正因为如此,在外壳上的织入纤细不锈钢丝的纤维让 MDR-Z1R 可以轻易实现通气的理念和轻量化的佩戴,同时高密度织入了的纤细不锈钢丝的每一根钢丝都很柔软且具有弹簧般的弹性,因此这在增强耳机整体的强度和跌落时对耳机单元的缓冲有着很大的帮助。而这种高密度的不锈钢丝也是索尼工业设计技术的一个体现。

­  其次耳垫则采用了 3D 立体缝合技术,折让耳垫更加贴合人体降低漏音的可能性,耳垫和头梁内部使用了慢回弹聚氨酯泡沫可以将都对头部的压力均匀分布较大的范围里,增加佩戴的舒适感。耳机的头梁上来看与前一代 MDR-Z7 相比头梁更加柔软。在头梁的内部结构里采用了 β 钛金属材质,质轻、柔软、回弹范围大、还原耐久性长让其是耳机头梁的理想材料。而头梁的皮质材质采用了是强度与耐久兼顾的牛皮。为了实现稳定、正确的佩戴状态,支架与滑块采用了纤薄但不会牺牲强度的铝合金质。

­  就外观与工艺而言,无论是 NW-WM1Z 还是 MDR-Z1R 作为索尼当前的旗舰级产品保持了其应有的旗舰级别做工,这除了有索尼本身这么多年在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沉淀,还有能看出索尼在研发 Signature 系列产品所投入的几乎全部的精华在其中。当然在时下这个看脸的时代一款产品的颜值与工艺已经成为了影响购买驱动力的很大程度。然而索尼的这两款产品恰恰在这方面做的足够优秀。

­  操作与功能

­  NW-WM1Z 的操作系统据说是 Android 深度精简的系统,而触摸屏表面的非常光滑容易操作。默认进入歌曲播放界面通过上下左右滑拖来分别进入音效 ( 直接源 ) 选择,歌曲分类选项 ( 包括独立的高解析度音频,SensMe 频道,最近传送专辑等 ) ,歌曲 ( 专辑 ) 列表,书签。通过简单的手势滑动操作可以对 NW-WM1Z 进行几乎全覆盖式的操作,这也是即使是面对重新设计的 UI,通过合理的设计极大的优化了操作逻辑,降低了学习成本。NW-WM1Z 在机身的侧边有播放操作按键,方便用户在熄屏的时候操作播放器。另外,NW-WM1Z 支持 TF 卡扩充,NW-WM1Z 支持数字输出,使用 WM-PORT 接口(为了保证数字输出效果,此次取消了 WM-PORT 接口的线性输出功能),同时在机身下方中间的 WM-PORT 接口需要使用索尼专用的 WALKMANPORT 数据线来传输和充电。

­  MDR-Z1R 则是第一条可以使用 4.4mm 平衡接口的耳机,同样是使用双 3.5mm 耳机接口来更换升级,当然平衡接口不是一个新鲜的东西,真正新鲜的是这个全新的 4.4mm 平衡接口的体验是否能够撼动现在随身音乐播放器主流支持的 2.5mm 平衡接口。而 WM-1Z 本身平衡端口与单端的输出功率不同,导致了无法正面直接对比 3.5mm 单端接口输出和 4.4mm 平衡接口输出。就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为 4.4mm 平衡接口提供适配的配件来看这是一个比较利好的消息。

­  硬件架构

­  NW-WM1Z 的音频输出接口分为普通端和平衡端。其中普通 3.5mm 接口输出功率仅为 60mW+60mW(16Ω),而平衡接口的输出功率为 250mW+250mW(16Ω),平衡端口则使用了更高级的 KIMBER KABLE 的线材(四芯)作为平衡接口的连接。

­  作为 NW-WM1Z 的音频架构核心,此次的 S-Master HX 全数字放大芯片是经过重新设计过的,芯片型号为 CXD-3778GF,支持 PCM 最大 384kHz/32Bit 和 DSD 播放(使用平衡输出时 DSD 为硬解)。由此可以看出索尼似乎有意强调 4.4mm 平衡接口的重要性。S-Master HX 芯片省去了 D-A 数字转模拟的过程,而输出的模拟信号需要 LPF(低通滤波),使用了 FT CAP(高聚合电容器)这也是与另外一台黑砖 NW-WM1A 的内部差距。8mm 直径大线圈和采用了新开发的高音质电阻作为耳机输出 LC 滤波器使用无磁铜机身来消除失真。经过优化重新设计的两颗时钟分别对应了 44. 1kHz 和 48kHz 的采样率,实现更精确的数字信号。内置了容量更大的双层电气电容通过即时供应高电源生成准确信号。在平衡端口与普通端口使用了继电器来保护端口。优化了电路布局,使得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相互独立,让信号更加清晰。在 PCB 上使用多层 PCB 和多倍铜设计,电池则使用了全新开发的 5 条连接线为了保证平衡接口更加纯净的输出。在关键的部件(比如说电池、耳机输出接口)方面使用 OFC 无氧铜线或者 KIMBER KABLE(四芯)线材作为原件与主板的连接线,而替代了音质最后的绊脚石排线。

­  在 MDR-Z1R 的身上除了上文所述的高密度的不锈钢丝网以外还有就是内部的单元盆是采用加拿大产针叶树制成的纸浆。这种材料可以将整个外壳作为一个声区无缝包裹,光滑的曲面设计令机械性的驻波难以产生,成功塑造了不易共振的特性。而网罩的部分从强度和刚性上看,使用传统样式或许比较明智。虽然满足了强度上的需求,但格档太粗,会造成较小程度的发声受阻。如果要追求高音域及细小声音的播放效果,会对特定频率造成细微影响,给质带来多余的渲染。为此,MDR-Z1R 一改传统的网罩式样,探索如何兼顾高开口率和高强度,基于斐波那契数列试制了各类式样的网罩,最终采用了这种曲线式样。螺壳的曲线等同样符合该数列的规律。有或没有保护罩,音质几乎不存在差异,材质为特殊的高刚性树脂。通常人类耳朵的平均纵长是 65mm 左右,所以说这个单元的尺寸很大。尺寸比耳朵还大的振膜发声,可以获得与日常声音相近的自然平面波效果,实现逼真的音场感。在播放较大音量的声音时,需要排出大量的空气。驱动单元的口径越大,振膜的冲程就可以设计得越短,变形量也会较小。因此真实感较强、失真较少,可以呈现愈发自然的音质。

­  单元的振膜部分采用了复合振膜,中央是镁制球顶,周围的边缘则采用了镀铝 LCP。球顶和边缘所需要的振动并不相同。球顶需要在振动中不会变形。而边缘则需要具备适当的柔软性。由于镁在质轻的同时刚性较强,内部损失也较大,因此是制作球顶的理想材质。球顶质量之所以要轻,是因为越轻越容易发出高频带的声音。在镁制球顶的生产中,要在不造成破损的前提下将薄至 30μm(微米)的镁片冲压成球顶形状,边缘虽然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刚性,但其基础还是振动部分,因此柔软性很重要。振膜材料一般使用 PET 薄膜,但 MDR- Z1R 振膜的边缘则采用了内部损失较高的镀铝 LCP,其重点就是铝制涂层。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素材,能够使它们的共振点互相抵消,不会发生仅强调局部的情况,营造出相对均衡的特性效果。

­  最后就是单元的高磁性铷磁铁,磁通量高达 400KJ/m3,尽可能提高了与之前不同的横磁场的形成。由于整块制作难度非常大,所以采用了分开半月形的做法配套使用。由此带来更高分辨率的音频表现。

­  可以在 NW-WM1Z 和 MDR-Z1R 的上面看到索尼运用了众多黑科技在其中,也让很多爱好者和发烧友在硬件设计的层面上大开眼界,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日本对匠人精神的执着。

­  声音体验

­  作为索尼"信仰套装"组合,本次声音体验为 NW-WM1Z 搭配 MDR-Z1R 使用。为了更加清楚的表述声音,对比 3.5mm 单端接口与 4.4mm 平衡接口在 MDR-Z1R 原线下的差距。

­  驱动力:需要注意的是 NW-WM1Z 默认下的平衡接口输出电平为高增益,对比的过程中都调至标准。即使在同样增益的设置下,NW-WM1Z 在平衡接口的驱动力明显要大于单端,在驱动 MDR-Z1R 这样容易驱动但不易推好的旗舰耳机产品,更高的输出功率有利于 MDR-Z1R 的潜力挖掘。建议搭配使用 4.4mm 平衡接口,声音也会更加清晰一些。

­  信息量提供:4.4mm 平衡接口可以提供比 3.5mm 单端接口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在单端下虽然不至于"糊",但是与平衡接口相比高下立判。总体来说这套组合细腻中带有一丝柔和,对音乐的信息量提供还算不错,在平衡接口输出下硬解 DSD 则得到非常多的信息量,不知道是不是索尼有意而为之,会给人感觉不是同样的解析力,在硬解 DSD 或者 Hi-Res 下的 MDR-Z1R 能反馈给人耳极多的信息量,几乎展现了音乐所有的细节到你的耳边。

­  调音风格:3.5mm 单端接口的声音更为柔和,而 4.4mm 平衡接口的声音更偏中性一些。无论是单端还是平衡端口下两端的延展都有很不错的体验,而平衡端口下的动态则更为抢眼,中频的密度与能量也令人惊讶。单端下的声音相比其他音乐播放器直推的声音温润而又舒展,声音不会出现干、冷、涩的情况。在平衡端口下的声音会更加真实的还原出声音的原味。

­  声场还原:MDR-Z1R 属于封闭式耳机,这类耳机的声场通常相比开放式耳机的声场会更加拘谨一些,而这套组合下的平衡接口的声场却很意外的清晰、自然、通透,伴随着高解析带来的清晰的结象也让声音听上去在一定的空间里无比真实。在单端下,声场的开阔度还算不错,器乐与器乐之间,器乐与人声之间的距离感明显,定位感也明显。相比平衡端下单端在瞬态和层次上要稍弱一些,但也不至于让人感觉到"糊"的味道。

­  正如上文所述,MDR-Z1R 虽然属于容易推动的旗舰耳机,但是推好不容易。实际搭配测试下来 NW-WM1Z 无论是单端还是平衡端都无法发挥 MDR-Z1R 的全部水平。但是这套组合足够让整套系统变得讨人耳朵喜欢,两种不同的端口提供的一刚一柔的声音也满足了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均衡的声音体验让其在旗舰产品中虽然说不上特别出众,但是在电子乐的体验中却非常不凡。MDR-Z1R 的另外一个瓶颈在于线材,可以搭配使用官方的升级线或者其他第三方的升级线来进一步的提升 MDR-Z1R 的潜力。而 NW-WM1Z 低抖动并支持数字输出,也可以尝试搭配索尼官方准备的 ES 系列旗舰耳放 TA-ZH1ES 或者其他耳机解码放大器来进一步解锁这套组合的无限潜力。

­  总结

­  Signature 系列产品是凝聚了索尼常年积累的模拟以及数字高音质处理技术,为了实现原音和展现艺术家情感的细腻体现。无论是 MDR-Z1R 还是 NW-WM1Z 都使用了索尼众多的黑科技,而这些黑科技按照索尼的工程师的想法一一真实的反馈到了用户的体验之中。

­  NW-WM1Z 和 MDR-Z1R 虽然是索尼近期来说的音质上巅峰之作,而这二者的搭配也绝对是堪称索尼对未来和现在声音理解的一份思考或者说展望。但是考验着索粉和其他想一睹 Signature 系列产品产品风采的就是其高昂的售价,虽然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在 HIFI 圈里不一定能的体验在每一个机器上,但是却能无比真实的体验在索尼的新旗舰产品之中。

2018-09-04 11:3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