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借6千万给ofo发工资?ofo:假消息 7千万欠款是真的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17

报价宝综合消息阿里借6千万给ofo发工资?ofo:假消息 7千万欠款是真的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很多企业瞄准了这座金山,纷纷掏出“铁铲”来淘金。比如现在的互联网企业中的三巨头BAT,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三家巨头的“铁铲”最大,所以百度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搜索平台、阿里巴巴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腾讯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平台,这三家企业每一家都独占鳌头。随着互联网这座金山被三大互联网巨头刨去了“杂质”,往深处走就越纯,所以很多企业家纷纷亮出了自己的铁铲,想到这座金山上淘一桶金或出名或暴富。

互联网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提供了便利,比如蛰伏在大家身边的共享经济,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了。或许很多人都会小看这些共享经济,就比如共享充电宝,大部分的价格应该是1元/小时,很多消费者在用的时候是大部分是这样的心情,首先一元钱并不多,其次正好能解决自己的刚需。因此很多被服务的对象并不会吝啬。也正是因为如此,共享经济才能发展到现在。

共享充电宝行业之间的竞争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少的,目前我就见到了街电、来电两个。然而对比一下共享单车,就目前在大街上看到的就有不下三种,主要有ofo小黄车、摩拜、哈罗、青桔,而且这个投入和覆盖范围与共享充电宝是两个概念。共享单车其实比共享充电宝更难做得多,成本还很高,就比如摩拜,前期的投入一辆车成本都是1000往上走,这背后就要一个强大的资金链。当然被服务对象自然不会去考虑这些,他们主要考虑不过就是两点,第一,价格;第二,好不好骑。


对于这4种共享单车笔者都有体验过,我个人认为关于好不好骑方面基本上没有差别,而最大的差别就是你骑行的距离。比如同样骑行一公里,在所有品牌中,摩拜最早的车型骑起来会很累,ofo小黄车完全是按照家用车型改造来的,所以在远距离骑行的话,体验还是不错的。至于哈罗,橙色车型的不如现在的蓝色车型。而青桔应该是最具优势的一个共享单车品牌,不用市场调研,只需亲身体验就能知道共享单车的痛点在哪,所以青桔单车虽然只有一代,但是体验却是上乘。

这样一对比,共享单车之间的优劣就出来了,所以这些共享单车背后的企业在不断优化自己的车型。随着这些共享单车之间的竞争,哈罗联合支付宝再背靠阿里,似乎成为最后的赢家。力不从心的摩拜已经“卖身”给美团,而青桔背后的滴滴专心在做网约车,青桔虽然好骑,但推广力度和覆盖范围都不大,在整个共享单车市场中成了若有若无的存在。而ofo小黄车似乎成为了苦苦坚持的那这个,市场份额还在,但是入不敷出。以哈罗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纷纷开始免押金,ofo敌不过,因此也随波逐流。

没有押金就没有收入?

其实并非如此,ofo毫无疑问是目前共享单车投入最大的一家共享单车行业,据悉,在今年3月份ofo以1100万辆自行车抵押获得阿里17亿人民币投资,从这点可以看出ofo小黄车对市场的投入有多大,按照ofo的月卡以及一个小时收费一元来算,这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再加上ofo开始以单车为单位做广告,每辆2000元/月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但ofo小黄车一边免押金,一边增加对市场的投入,除此之外,还退出了很多国外市场,这才有了前面所说的入不敷出。


ofo的车几乎都是由凤凰单车来定制的,而根据网上消息,一辆ofo小黄车的造价均价在330元左右,按照这样来算,ofo买车至少付出了33亿,加上ofo还投入了海外市场和已经报废的车型,ofo在造车的成本上差不多在40亿左右。单凭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自然是没有这么多资金,所以从ofo创立到现在,ofo得到的投资就有超过40亿元的投资,但各种开销、工资、补贴等远远超过了投资金额。而最近,有消息传言ofo在最近获得了阿里6000万的借款,而这笔钱和融资没有关系,是单纯的借钱。为什么ofo会借这么多钱?借这么多钱既不是融资,那用来干嘛?

最近从其它媒体获悉,截止2018年5月中旬,以为对ofo此阿武比较了解的业内人士称,ofo对供应商欠款12亿元左右,城市运维欠款近3亿,合计欠款15亿元,目前账面可动用现金不足5亿元。从这位业内人士的口中可以得知现在的ofo财务状况并不是很健康,而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这6000万的借款是给ofo员工发工资用的。消息一出,阿里和ofo纷纷回应这是“假消息”。

在9月3日,东峡大通公司被上海凤凰催债,上海凤凰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东峡大通支付拖欠货款6815.11万元,赔偿逾期付款违约损失186.52万元,同时支付原告律师费、担保费等,不过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从上海凤凰的诉讼来看,东峡大通欠款加逾期超过7000万元,而东峡大通就是ofo小黄车的运营方,该公司法人代表也是ofo创始人戴威。

其实戴威和ofo可以不用面临这样的局面,只是作为ofo创始人的戴威不肯放弃公司控制权,才陷入现金流危机。戴威觉得,作为公司创始人,权利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保持独立发展更重要。之前滴滴空降到ofo的高管在ofo只待了4个月时间,就被戴威架空。不过从现在ofo的危机可以看出,戴威的保持独立发展决策确实是错误的。



2018-09-14 10:3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