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好的一起玩无线充电呢!为何都不推了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2

报价宝综合消息说好的一起玩无线充电呢!为何都不推了

  1893年的哥伦比亚博览会上,特斯拉隔着一个屋子的距离成功点亮了一颗电灯泡,正式拉开了电力无线传输技术的大门。然而,特斯拉或许没有想到。即使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21世纪,无线充电技术依旧未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只能安于电动牙刷等产品上。

  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崛起,无线充电技术似乎迎来了第二春。在快充尚未登场前,无线充电技术是手机技术中被寄予厚望的“明星技术”。一方面,人们希望 借无线充电摆脱充电线材的限制,不用多次插拔USB线。另一方面,当无线充电开始大幅推广时,消费者可以较为方便地找到公共充电点,解决无电可用的尴尬。 甚至,可以保证手机随时进入充电状态,不用为电量而烦恼。

  正是看到了无线充电未来的种种优势,部分手机厂商便开始积极推进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市场的普及。第一部搭载无线充电技术的手机是PALM PRE。只可惜当年号称iPhone杀手的PALM最终被市场抛弃,这部无线充电手机最终也未掀起太大的波澜。事实上,真正将无线充电技术带入大众视线 的,是诺基亚Lumia 920。随后Samsung等Android大厂也开始跟进。然而,技术的不成熟以及快充技术的强势崛起,使得无线充电技术暂时告别了市场。目前仅在几部旗舰手机上搭载。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无线充电技术未被市场接受呢?

  无线充电的原理简述

  若想要谈论这个问题,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无线充电技术的工作原理。我们知道,两个共振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能够有效地传播能量,但是不同频率的物体之间的 相互作用却较弱。无线充电技术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加上电磁感应原理以及相关的交流感应技术,通过线圈进行能量耦合最终实现能量的传递。准确的说,无线充 电系统在工作时,会将输入端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随后,在电源管理模块输出的直流电会通过有源高频晶振逆变成高频交流电供给初级绕组(线圈)。通过两个 电感线圈耦合能量,接收端逆向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充电。

  尽管看起来无线充电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但是目前依旧有很多技术难题尚未解决。首先就是充电效率问题。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号称充电效率可以达到90%的无线 充电技术,但其真实性尚待考证。另外,目前无线充电技术的有效充电距离过短,导致现阶段的无线充电,一定意义上与有线充电并没有过多的区别。可以说,这些 技术上的问题,最终导致了无线充电在短时间内无法普及。

  然而,除了技术方面的原因,又是什么导致了无线充电技术现在的尴尬局面呢?

  无线充电技术难以普及手机或许原因在此

  一、 机身厚度

  更轻与更薄,注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手机设计的大方向。然而,无线充电技术要求在手机内部加装特殊的线圈,势必会浪费手机内部的空间。我们知道,智能手 机是高度定制化的产物,其内部空间可谓是寸土寸金。与其加装一个效率不怎么高的无线充电线圈,远不如增加电池容量来的更加实际。因此,无线充电技术未取得 较大突破前,势必很难被厂商采纳。

  说起现在智能手机领域最火的外壳材料,一定非金属莫属。尽管金属材料为我们带来了极佳的手感,但是对于无线充电技术而言,金属材料却是十分的不友好。毕 竟,目前大多数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都相差无几,都是利用电磁波。但金属对于电磁波会造成干扰,使得充电的效率大大降低。尽管高通已经研发出可以解决类似干 扰问题的无线充电技术,但是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检验。

  快充技术,大概是在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前,人们能找到解决电力不足最好的方法。随着高通等厂商的强势推广,快充技术已经渐渐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可以 说,快充技术的普及使消费者等待充电的时间大为缩减。对于消费者而言,与没有线材限制的无线充电相比,快充技术的优势是明显的。因此,快速充电代替无线充 电成为手机厂商的新宠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无线快充,但其在发热方面还有问题需要解决。可以说,有线快充也只是在近一两年才开始普 及。至于无线快充,想必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等待。

  即便智能手机标配了无线充电功能(如果),但另一个问题是,消费者不得不为无线充电技术去购买单独的充电底座。目前,厂商原装的无线充电底座大多价格不 菲。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显然是不愿意多掏一笔钱去购买原装无线充电底座的。所以,部分手机厂商直接选择了不推出无线充电的功能,也在情理之中。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有很多的形式,如充电距离可达2.4米的WiTricity磁场共振无线充电技术,也有利用红外光作为媒介的充电技术。然而,小编更看好 的是WiFi无线充电技术。这项由美国西雅图研究人员开发的技术,可以利用WiFi网络为硬件设备充电。可以说,在大约十米的WiFi覆盖范围内,电脑数 码相机等设备都可以充电。并且,WiFi充电亦不用考虑设备上的限制(有路由器即可)。考虑到WiFi的普及度,这项技术的未来不可想像。

  总结

  事实上,尽管无线充电技术看起来正远离智能手机市场,但是依旧可以肯定,无线充电技术一定会是未来的主流。就像微软在2000年就开发过平板电脑一样,无 线充电这种超前的技术,在技术并不成熟的今天自然不会占领市场。然而,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无线充电必将展现出巨大的便捷。尽管目前我们无法想像未来无 线充电技术究竟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是也正是这样,才使得未来有无限的遐想。毕竟,人生是有限的,但生活,终将是无“线”的。

2018-06-18 00:3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