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用毫米波雷达来完成人机互动的 Google Project Soli 真的能颠覆触控技术吗?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0

报价宝综合消息使用毫米波雷达来完成人机互动的 Google Project Soli 真的能颠覆触控技术吗?

触控,3D触控和手势辨识

在正式分析Project Soli的技术之前,我们首先看几个概念:触控,3D触控,以及手势辨识。

触控这个概念想必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简而言之就是使用者透过接触控屏幕与屏幕做互动,每天生活中使用的触控屏幕就是触控的典型例子。目前,触控主要是用平面触控,即触控屏幕可以辨识使用者在屏幕平面上的按压,拖动等动作。

目前的触控技术还主要是在屏幕表面上的2D触控技术

在平面触控技术成熟之后,业界一直在寻找突破2D平面限制的方法。随着AR/VR等下一代智能设备概念渐渐落地,伴随着这些新设备的新互动方式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大家都知道知,AR/VR等新一代设备需要沉浸感和体感体验,因此使用传统的平面触控难以满足这类下一代智能装置的需求。

另外,随着智能家电概念的进一步普及,越来越多的家电连上了网装上了智能操作系统,传统的几个按钮已经不能满足操作的需求,根据应用场合,不少家电也在寻找非接触式的操作(例如吸油烟机操作,大家一定都不想用手去摸那个油腻的操作面板)。随着这些需求的兴起,突破2D平面的触控方法就成为了人机互动的新热点。

超越2D的触控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方式是3D触控。在3D触控中,使用者无需真正实际接触触控屏幕就可以完成触控屏幕上的点击、拖拽等操作,可以想像成隔空操作平面触控屏幕。此外,3D触控屏幕还将支援记录使用者手指距离屏幕的距离讯息,进而支援一些3D空间的新手势操作。

与3D触控相对的是3D手势辨识。3D触控会精确记录使用者手在空间的3D(x,y,z)坐标,并根据该坐标的时间变化来完成相应互动。

3D触控关注使用者手的绝对坐标,因此能完成键盘打字、按键等操作。而3D手势辨识关注的是使用者手的整体在3D空间中的相对移动(而非绝对位置),并根据该相对移动来检测手势并完成互动。根据我们下面的分析,我们会看到Project Soli的技术主要针对3D手势辨识应用,而3D触控则需要使用其他技术来实现。

Project Soli的技术: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Project Soli使用的是毫米波雷达技术。与雷达的原理相似,Project Soli的雷达感应器芯片首先发射出电磁波,而发射的电磁波经过使用者手的反射回到感应器端,就能根据回波来检测使用者手的位置和动态,并借此完成3D非接触手势检测。

Project Soli的雷达使用的是57-64GHz的频段,理论上可以实现毫米等级的解析精度。根据报导,该雷达系Google和英飞凌合作设计,雷达感应器芯片可以整合到硬币大小的芯片中,进而可以安装在各类设备上。

下图是Project Soli使用的毫米波雷达传感芯片。芯片大小约为8mm x 10mm,上面白色的小点是用来把芯片固定到主板上的凸块(bump)。芯片上还有天线阵列(绿色框内)用来实现波束成型,根据官方讯息该芯片上整合了四个发射机和两个接收机,使用波束成形来提升分辨率。

使用雷达的优势首先是系统硬件比较简单,也不需要一个实体屏幕,只需要一个雷达感应器模组就足够了。另一方面,透过雷达回波的讯号处理和机器学习分析,可以做到手势辨识之外的其他功能,例如物体检测,物体材质检测等等,有可能在未来开启一些新的有趣的应用。

然而,使用毫米波雷达也有局限性。

首先,毫米波雷达如果需要做高精度高分辨率检测需要使用复杂的天线和/或多个雷达收发阵列。在60GHz频段上,复杂的天线阵列的体积很大,因此在智能家电等应用上就难以使用。而如果使用多个雷达收发阵列则会大大增加系统功耗。

其次,Project Soli选择60GHz频段的主要理由是因为该频段受到的-管制较少,而且是免费使用;但是60GHz频段的主要问题是它在空气中衰减特别大,因为60GHz是氧气的共振频率,所以许多这个频段的电磁波能量在传播过程中就被空气吸收了。

因此,使用60GHz实际上限制了Project Soli的检测距离,另外由于电磁波能量被空气吸收也会降低讯噪比,即降低检测精度。这也是为什么Project Soli需要向美国FCC申请提高60GHz频段输出功率的原因,主要预计就是为了提升检测距离和精度。

综合以上Project Soli毫米波雷达的优势和局限,并结合应用的成本、体积、功耗限制,我们不难发现,Project Soli最适合的应用就是智能家电和设备上的近场手势辨识,即检测距离在一米以内的手势辨识。

由于Project Soli的检测精度有限,因此难以做到3D触控所需要的绝对位置高精度检测,但是手势检测应当不成问题;此外由于60GHz频段的空气衰减问题,限制了其检测距离,因此较适合做近场手势辨识。

其他3D手势辨识和3D触控技术

如前所述,Project Soli主要针对的是近场3D手势辨识。为了满足应用的需求,还会有其他技术在未来的3D手势辨识和3D触控领域受到关注。

在近场手势辨识方面,超音波是另一个可选方案。超音波方案与毫米波方案原理相似,只是超音波方案使用的是超音波而不是电磁波。超音波方案的优势是功耗较小(可以小于1mW而毫米波方案的功耗在10-100mW),缺点是必须使用CMOS工艺无法实现的超音波元件,而毫米波方案可以完全使用CMOS电路实现,整合度较高。

此外,不少应用会需要远场(1米以上距离)3D手势辨识技术,例如体感游戏等。目前,这类远场手势/姿势辨识主要使用镜头和电脑视觉算法来实现。随着电脑视觉的发展,基于双目摄影镜头、ToF深度感应器等的方案正在成为主流,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类远场3D手势技术正在进入越来越多的应用,包括大型商场的互动屏幕、AR/VR游戏和互动等等。

除了手势辨识之外,不少互动需要用到能记录使用者手绝对位置的3D触控。3D触控可以看作是传统平面触控在3D空间的推广,而3D触控中的主流技术是电容感应技术。毫米波雷达技术利用的是动态电磁波,而电容感应技术利用的是静电场。

电容感应型3D触控技术是目前电容触控屏幕的增强版:电容触控屏幕可以感应到与屏幕接触的手的位置,而电容感应式3D触控技术则增强了感应范围,在手尚未接触到屏幕时就能感应到手在空间中的3D位置,从而实现3D触控。

为了理解电容感应式3D触控的原理,我们不妨想像有许多热感应器组成的阵列,而感应器阵列上方有一个火苗(热源)。根据感应器的相对温度分布(即哪里温度比较高,哪里温度比较低)我们可以知道火苗在哪一个感应器上方(即火苗的2D位置),根据感应器的绝对温度(即感应器探测到的绝对温度有多高)我们可以知道火苗离感应器有多远(即火苗在空间中第3D的位置)。

结合这两条讯息我们可以得到火苗在空间中的3D位置。电容传感式3D触控的原理也是这样,只不过这里探测的不是火苗带来的温度改变而是手指带来的静电场改变。

通过探测哪一个电容感应器探测到的静电场改变最大我们可以感应到手指的2D位置,而通过电容感应器探测到静电场改变的绝对强度我们可以感应到手指的第3D坐标,从而实现3D触控。

电容传感式3D触控的优势在于感应器的功耗可以远远小于毫米波雷达(大约仅仅是毫米波雷达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因此可以安装在对功耗比较敏感的移动设备上。此外,电容传感式3D触控可以更精确地记录使用者手指的绝对位置,在相同条件下其精度比毫米波雷达更好。

当然,电容感应型3D触控还是会需要一个屏幕,因此比起无需物理屏幕的Project Soli来说,电容感应型3D触控模组的体积会更大一些。

目前,电容感应型3D触控模组已经进入商用阶段,由普林斯顿海归博士创立的珠海普林晶驰已经有独立知识产权的3D触控芯片模组问世,目前正在与美的、格兰仕等家电公司联合探索3D触控在智能家电领域的应用。

未来的触控市场趋势

根据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Project Soli的近场3D手势辨识方案的应用场景比较有限,对于触控市场的影响在未来几年内也并不会很大。我们预计,在手机等触控的存量市场,未来几年还是会以传统平面触控技术占主流,毕竟在手机等设备上目前还没有看到很强的3D手势辨识和3D触控的需求,同时平面触控的互动已经非常成熟,使用者体验很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3D手势辨识和3D触控不重要。在智能装置的增量市场,包括AR/VR、智能互动屏、智能家电等领域,传统的平面触控往往不再好用,而必须使用新的3D互动。

根据目前技术成熟度和应用成熟度,我们预计基于电脑视觉和ToF/双目摄像头的远场3D手势辨识将最先大规模落地,一方面因为远场3D手势辨识在XBOX Kindle等应用中已经有不少积累,设计师对如何设计互动界面已经有一定心得;此外应用端的商场内智能大屏幕等应用正在快速找到能获利的商业模式。

在远场手势辨识之后,我们预期近场3D手势辨识和3D触控的成熟时机将取决于具体应用的落地速度,目前来看主要会用在智能家电上,但是使用3D互动究竟能提升多少使用者体验,目前来看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才能看到​​。

  • 本文授权转载自36Kr 
2019-05-06 12:1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