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元有找的哈苏机背Hasselblad True Zoom 相机模组实拍评测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30

报价宝综合消息万元有找的哈苏机背Hasselblad True Zoom 相机模组实拍评测

Hasselblad True Zoom 哈苏相机模组与 Moto Z 智能手机,两者可搭配合体提供十倍的光学变焦效果

Hasselblad True Zoom 哈苏相机模组

在 Moto Z 上市之时,笔者最关注的就是这款哈苏相机模组了,近年来照相手机攻城掠地,逐步蚕食既有的相机市场,欧陆相机大厂也纷纷透过各种方式在智能手机上“转生”再谋发展,例如 Leica 徕卡就选择与华为合作推出双镜头手机 P9,Zeiss 蔡司除了与 Sony 相机合作之外,也针对 iPhone 推出之外接镜头组,而这边厢的哈苏倒是出人意表的推出了智能手机的照相模组。

不过,现今智能手机内建的拍照功能已很成熟,这款哈苏相机模组又有什么能耐让消费者买单?这也是我们最好奇的地方:“Hasselblad True Zoom 哈苏相机模组”是否能不负哈苏这品牌的盛名?

规格一览

哈苏相机模组主要的卖点在于提供了 10 倍光学变焦功能,其等效焦距为广角 25mm 至望远 250mm,并具备光学防手震、氙气闪光灯与动态录影的功能,不过感光元件仍是小型的 1/ 2.33 吋 CMOS,且画素尽有 1,200 万,相较 Moto Z 内建的 1,300 万画素相机略低,但其像素密度达到 1.55um,相较 Moto Z 的 1.12um 来得高些。

   Hasselblad True Zoom  Moto Z
 画素 1,200 万 1,300 万
 感光元件  1/ 2.3 吋 CMOS IMX284
 像素密度  1.55um 1.12um
 实体焦距 4.5~45mm 4mm
 等效焦距 25~250mm 27mm
 光圈 F/3.5-6.5 F/1.8
 防手震 光学防手震 光学防手震
 录影 1080p 30fps 4K 30fps
 闪光灯 氙气闪光灯  双色温 LED 补光灯 
 售价 9,900 元 20,800 元


虽然具备十倍的光学变焦功能,但光圈值仅有 f/3.5(广角端)~f/6.5(望远端),相较于 Moto Z 内建的  f/1.8 光圈少了将近 2EV,且录影仅支援 1080p 30fps 画质,远逊于 Moto Z 内建的 4K 30fps,由此可看出哈苏相机模组主要的价值是在于更广的广角与更远的望远焦段,就规格上来看其实很近似于以往的高倍变焦类型的消费型数码相机(DC),9,900 元的售价也还算亲民。

这次我们搭配测试的是 Moto Z 这款高阶手机,Moto Z 本身具备了等效 27mm、光圈 f/1.8 并内建光学防手震的镜头,而哈苏相机模组则具备等效 25mm~250mm、光圈 f/3.5~f/6.5 的镜头,光镜镜头来看,两者在体积上的差距不小。

与所有的 Moto Mods 模组一样,哈苏相机模组也是采用强力磁铁的方式与机身吸附,模组本身不具备电池与电力供给,而是靠机身上的电子接点与手机供电并传输资料。必须要说明的是,不论是哪一款模组的固定方式都非常牢靠,在一般使用状态下几乎是不可能脱落的,除非摔机或是用从底部缝隙拆开才行。

采用高通骁龙 820 处理器的 Moto Z 是一支非常轻薄的智能手机,厚度仅有 5.19mm,重量也仅有 139g 重而已,因此加上哈苏相机模组之后并不会太过厚重,事实上它的厚度约莫相当于以前的卡片型数码相机,只是它具备了 5.5 吋的 QHD 屏幕。

来看看侧面的照片:

在右手握把的部分,哈苏相机模组提供了实体快门键以及变焦拨杆,它的操作也与我们熟悉的方向相同,而在快门钮左方的则是相机开关,使用者可以从这边开启或是关闭哈苏相机模组。

不过手机与哈苏相机模组都有电源键,这样它会依哪一个开关为准呢?它的逻辑是这样:

 操作情况  反应
 手机屏幕开启时,按下手机上的相机功能   哈苏相机模组开启,镜头伸出
 手机屏幕关闭时,开启手机电源键  哈苏相机模组不会伸出
 手机屏幕关闭时,开启哈苏相机模组电源   哈苏相机模组开启、镜头伸出、手机屏幕开启
 手机屏幕开启、哈苏相机模组也开启时,关闭手机屏幕   屏幕与哈苏相机模组皆会关闭
 手机屏幕开启、哈苏相机模组也开启时,关闭哈苏相机模组电源   屏幕维持开启,相机模组关闭


一般手机提供的是 LED 补光灯,但哈苏相机模组具备的是氙气闪光灯,虽然原厂并未标示出 GN 值是多少,但可想而知出力会较原厂 LED 补光灯来的好上不少。除此之外,模组上并没有提供太多的操作功能,变焦杆、快门钮、模组开关都集中在右手右手食指周遭,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单手操作相机模组的。

在右侧有凸起设计与止滑纹路的把手设计,方便使用者握持拍照,但实际上因为重心与机身太薄的缘故,整个 Moto Z 加上哈苏相机模组还是相当滑手,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摔机了,因此笔者在测试拍照过程中都是使用双手握持拍摄,这点预购入的使用者也要多多注意。

机身底端是 USB Type-C 连接埠,由此替 Moto Z 充电,哈苏相机模组则不具备独立电池,连接埠上方的缝隙则是用作拆卸模组之用,要卸下模组必须从此处掰开才行。

大大的哈苏 Logo 就在机身正面右下角,不得不说光是这个品牌就颇为吸引人。

需要说明的是,哈苏相机模组似乎是采用以往相机的对焦方式,而非 Moto Z 所具备的激光对焦,加上光圈较小,因此在机身上有设计“对焦辅助灯”方便使用者在暗处对焦拍摄。

相机模组提供的等效焦距是 25mm~250mm,实体焦距则是 4.5mm~45mm,光圈值则为 f/3.5~5.6。实际上这块模组的实体焦距与手机不会差太多,Moto Z 内建镜头的焦距是 4mm,iPhone 7 Plus、ZenFone 3 Zoom 的主镜头焦距也是 4mm,差别在于哈苏相机模组提供了十倍光学变焦的效果。

模组开启后镜头就会伸出,镜头的样子与以往的消费型数码相机十分类似,也让笔者想起了三星过去曾推出的 Samsung K Zoom,它同样具备十倍光学变焦功能。

近距离看一下,这颗镜头是有镀膜的。

随着变焦备率增加,镜头也会随之伸长,这是镜头在十倍变焦的状态下的伸长量,在这种状态下要特别小心握持机身,不要让镜头撞到才行。

我们来看看用 Gif 动图比较广角与望远端的镜头伸长量:

▲无论广角端还是望远端,镜头伸出时都很难让人放心的随处摆放,建议还是养成拍完关机的好习惯。

实拍测试

如前述所提及,在规格上哈苏相机模组在广角端不见得有优势,主要的特点在于提供了高达十倍的光学变焦倍率,因此这也是我们这次实拍测试的重点。

以下的实拍测试都是采用哈苏相机模组拍摄、机身 Jpeg 直出,虽然相机模组可以拍摄 Raw 档(.dng),但会出现不易修正的变形与边角失光,且考量到一般使用者的运用习惯,仍以 jpeg 格式拍摄为主。以下的实拍测试照未经任何修图,如需检视原始图档可看此相簿连结。

十倍光学变焦

光学防震加持下使得哈苏相机模组的十倍变焦功能更加实用。举例来说,双镜头的 iPhone 7 Plus 或是 ASUS ZenFone 3 Zoom 虽然都可以数位变焦到十倍与十二倍,但此时第二颗镜头都没有光学与数位防震设计,姑且不论数位变焦画质如何,这时候连拿起手机构图画面都会非常摇晃。相较起来,哈苏相机模组不仅有光学变焦还有光学防手防震,在拍摄上显得实用许多。

▲45mm(10 倍变焦)、f/6.5、1/500s、ISO 100

只丢一张图当然无法让人信服,我们来看看“十倍光学变焦”与 iPhone 7 Plus、ZenFone 3 Zoom 的“十倍数位变焦”有什么差别吧!我们同时使用三款手机,站在相同地点拉至十倍变焦拍摄,看看画质上有什么具体差异:

(Hasselblad 原档/iPhone 7+ 原档/ZF3 Zoom 原档)

从缩图看差距就非常明显,但如果你是用手机浏览的话,照片可能会小到无法辨识,我们再来看看 100% 原图检视的差异,以下撷取 250x500 画素并列比较:

十倍变焦原图比较

简直是天差地远的画质差异,相信从以上测试应不难理解“光学变焦”与“数位变焦”的差距在哪里了,十倍的数位变焦仅在缩图上堪用而已,相比起来哈苏相机模组的光学变焦即使在 100% 原图检视时仍然有相当好的细节。

散景表现

哈苏相机模组并未具备景深模拟功能,但运用得宜的话,十倍光学变焦不经过软件模拟,也可以拍出货真价实的浅景深画面。由下图来看散景有一些二线性,不过以手机来说算是难能可贵了。

▲39.2mm(8.7 倍变焦)、f/6.2、1/30s、ISO 180

▲45mm(10 倍变焦)、f/6.5、1/30s、ISO 125

真‧散景 v.s 景深模拟

当然现在有些手机也内建“景深模拟”的功能,可以拍出几可乱真的浅景深照片,这与哈苏相机模组利用光学变焦创造出的散景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再度请出 iPhone 7 Plus 与 ZenFone 3 Zoom 一较高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这三款手机在景深上的处理方式不同,哈苏相机模组是自然的浅景深,iPhone 7 Plus 是利用两倍镜头拍摄的浅景深,ZenFone 3 Zoom 则是利用一倍镜头模拟出来的浅景深,三者在不同焦段下拍出的透视天差地远,我们只能透过类似构图来帮大家理解三者间散景营造的差异性。

(Hasselblad 原档/iPhone 7+ 原档/ZF3 Zoom 原档)

你比较喜欢哪一支手机的散景效果呢?姑且不论好不好看或自不自然,现在手机的散景模拟功能的确已达到很厉害的境界,笔者认为哈苏相机模组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大。

25mm 广角拍摄

接上哈苏相机模组后,Moto Z 可由原本的 27mm 广角扩增为 25mm 广角,虽然光圈较小为 f/3.5,但在晴天下拍摄出的画质还是相当不错的,边角失光更让人有些套上滤镜的错觉,相较于内建的镜头,哈苏相机模组更擅长拿来拍摄蓝天。

▲4.5mm(1 倍变焦)、f/3.5、1/2000s、ISO 100

▲4.5mm(1 倍变焦)、f/11.1、1/400s、ISO 100

上面这张图非常有趣,光圈值竟然是 f/11.1,这意味着哈苏相机模组也有可变光圈的设计,但实际上拍照界面上并没有光圈值让你调整。

色彩表现

晴天下的色彩表现算是相当不错的,没有经过经过修图就可以拍出相当饱和的色调,只看缩图的话,相信这样的照片已经颇逼近单眼/微单的水准。

▲45mm(10 倍变焦)、f/6.5、1/400s、ISO 100

下列这张照片同时包含了蓝、绿、红、黄,就没修图的表现来说,可说是远胜过一般手机了。

▲12.4mm(2.76 倍变焦)、f/4.9、1/800s、ISO 100

以上原图撷取 720x540 像素检视细节:

▲可以看看上方屋檐阴影处与下方受光栏杆处的表现,细节都还算是可辨识,笔者认为手机拥有这样的画质表现算是不错了。

在阴天环境下的表现也相当好,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哈苏相机模组广角端光圈较一般手机小(f/3.5),因此拍摄微距主题时景深会较深(同样构图下)。

▲4.5mm(1 倍变焦)、f/3.5、1/100s、ISO 180

在拍摄花卉题材下色彩表现就相当重要,我们在同样的场景下,同样拿 iPhone 7 Plus、ZenFone 3 Zoom 三机种来比较:

iPhone 7 Plus 的色彩看似较讨喜,但实际上哈苏拍摄出的照片细节更加丰富,三张照片中仅有哈苏拍摄出花的花脉。

同样是阴天拍摄的场景,我们再把 iPhone 7 Plus、ZenFone 3 Zoom 拿来一起比较,看看在同样环境下的色彩表现如何:

(Hasselblad 原档/iPhone 7+ 原档/ZF3 Zoom 原档)

笔者相当肯定这三张照片是在同一时段、天候、地点所拍摄,但差异如此大却出乎意料,哈苏的颜色表现无疑远较其他两机种来得较为自然,其中 ZenFone 3 Zoom 最不自然,而哈苏在绿色和紫色的表现上都相当讨喜,唯有红色部分过于饱和导致细节丧失。

▲45mm(10 倍变焦)、f/6.5、1/100s、ISO 125

微距能力比较

在前一篇“谁才是双镜头霸主?ZenFone 3 Zoom 与 iPhone 7 Plus 九大情境实战评测”一文中我们有比较了两者放大率的差异,其中由 iPhone 7 Plus 胜出,但与之相较,哈苏相机模组的放大倍率又是如何呢?我们将哈苏相机模组与 iPhone 7 Plus 在同一场景,以最近对焦距离拍摄,看看何者的放大倍率占优,并制作成 Gif 动图比较:

上图可以很明显看出哈苏相机模组的近摄能力比起 iPhone 7 Plus 还要好上不少,放大倍率更差的ZenFone 3 Zoom 当然就更不用说了。由于拍摄距离较近的缘故,即使光圈较小,但近摄时依然有优于 iPhone 7 Plus 的浅景深表现,而值得注意的是要用哈苏相机模组拍摄微距题材时,手机不能设定为“风景”模式,否则会无法拉到最近距离拍摄。

飞羽题材

十倍变焦可以拍摄许多一般手机所拍不到的题材,鸟类就是其一。虽然测试期间不长,但笔者也利用哈苏相机模组拍摄了一些鸟类照片:

▲45mm(10 倍变焦)、f/6.5、1/400s、ISO 100(在照片右上方)

▲45mm(10 倍变焦)、f/6.5、1/250s、ISO 100

原图 100% 检视:

▲撷取 720x540 像素检视,虽不到锐利但可称是堪用了。

但有拍过鸟类的朋友都知道,除了焦段够远之外,也要具备“S 模式”(快门先决模式)与够快的对焦速度才比较好拍摄,但问题是哈苏相机模组这两者都不具备,拉至十倍变焦时的对焦速度也颇慢,拍鸟类的实用性不高,硬要拍摄的话还是以静态为主较妥吧。

生活随拍

虽然有许多人说:要变焦我就截图就好,反正画素够。但实际上光学变焦仍可提供非常大的构图弹性,透过压缩感的运用也很适合捕捉一些一般手机拍摄不出的画面。

比较需要注意的反而是电力方面,笔者一天的行程前后大概断断续续拍摄四个半小时,仅用到相机模组没开启手机其他功能,电力就从 70% 掉至 11%,如果是一整天的行程电量肯定是不够用的,但台湾原厂又没有出售电池模组,所以要用哈苏相机模组当主力的使用者记得务必要准备好行动电源。

低光源拍摄

在环境光不足的室内,哈苏相机模组的缺点就被凸显出来了,1/2.33 吋感光元件与较小的光圈,即使缩图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噪声。实际上这张照片也没有在非常暗的地方拍摄,EXIF 资讯为 45mm、1/15s、f/6.5、ISO 900,相较起来这个高感光度表现大概是 APS-C 相机的 ISO 3200~6400 水准了。 

▲45mm(10 倍变焦)、f/6.5、1/15s、ISO 900

照片虽然清晰,但颗粒感明显,低光源与室内可说是这颗模组的罩门所在,大概超出 ISO 800 就很难有锐利出色的画质了。

▲45mm(10 倍变焦)、f/6.5、1/8s、ISO 800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这张照片是用 45mm(十倍变焦,等效焦距 250mm)、1/8s 的快门拍摄,换算起来光学防手震可达五级之多!即使是上面那张咖啡杯也有 1/15s(换算等于四级防手震)的水准,如此的防震性能以这样的小相机来说算是相当出色了。

黑白模式

笔者非常喜欢利用哈苏相机模组来拍摄黑白照片,原因倒不是因为这颗模组在黑白阶调上有什么过人的表现,而是因为十倍变焦在构图上拥有更多弹性。

▲12.4mm(2.76 倍变焦)、f/15.5、1/2000s、ISO 100

▲4.5mm(1 倍变焦)、f/3.5、1/160s、ISO 100

▲45mm(10 倍光学)、f/6.5、1/500s、ISO 100

▲45mm(10 倍变焦)、f/6.5、1/320、ISO 100

操作界面

搭配上哈苏相机模组后,Moto Z 本身仍旧采用原本的拍照界面,比较可惜的是采用 Android 公版界面,因此相机界面可调选项实在不多,在一般模式下仅能够选择自动、运动、夜间人物肖像、背光肖像、夜景、风景等六种模式,如果要调整更进阶的选项,就必须进入专业模式调整。

专业模式可供对焦距离、白平衡、快门速度、感光度 ISO、曝光补偿等选项的调整,不过在专业模式下并无法调整照片色调,而且虽然哈苏相机模组是可变光圈设计,但此处也并未提供光圈调整的选项。这样做的好处是界面简单上手快速,缺点是有些浪费了哈苏相机模组的功能,实在有些可惜。

使用心得

作为一款手机的扩充模组,Hasselblad True Zoom 算是在体积与拍摄画质上取得了一个还不错的平衡,水准之上的色彩表现、还不错的抗耀光,至少在镜头与光学上的表现算是令人满意的,操作哈苏相机模组的感觉很像是以前的小 DC 一般,虽然光圈较小、感光元件也小,但可以提供十倍的光学变焦范围,可以拍摄相较于一般手机多非常多的题材。

但笔者仍觉得这款模组有不少可惜的地方,身为延伸自手机的照相模组,它并没有提供更多的自订功能,机身只有快门与变焦钮而已,如果用不到变焦的话那么它与 BitPlay 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如果它能够再多加一个模式转盘会更好。此外在 Moto 机身上可以设定的选项也较少,照相模式采用 Android 公版程式实在非常可惜,如果有更多的内建功能一定可以妥善发挥哈苏相机的优势。

我们的建议是...

要为一项产品下评论时,必须要考量到它的实际售价,一款 9,900 元的相机模组对 Moto Z 来说并不算昂贵的选择,加上 Moto Z 本身的售价 20,900 元总共 30,800 元,这样的价格可以同时拥有一款 Android 旗舰手机与还算不错的十倍变焦功能,对笔者来说会是想要考虑购入的价格,尤其对 Moto 手机的使用者来说诱因更大。但若是本身很少用到变焦功能,又不需要 Moto 手机的使用者,挑选这款哈苏相机模组就完全变成品牌情结,这类消费者建议还是买一款照相功能好的手机即可。

若要为这项产品下结论的话,笔者的观点是认为它并不能视为一款完整的相机,而是手机拍照功能的延伸,即使可以拍摄 Raw 档,但它的操作逻辑几乎没有专业相机的影子,可以说是最入门款的哈苏也不为过(价格也是)。即便它拥有不少缺点,但相较于一般手机,它拥有更好的画面细节、更自然的色彩还原、更优秀的放大倍率、强大的防手震效果,对于想要体验平价哈苏的消费者来说,它仍是一个相当有魅力的拍照选择。

优点

  • 十倍光学变焦使得拍摄题材极为广泛
  • 内建效果优异的光学防手震,最高可达五级之多
  • 水准之上的色彩与细节表现
  • 符合期待的抗耀光表现
  • 体积属于容易携带的类型
  • 外型出众吸引目光

缺点

  • 除了变焦与拍照外没有其他操作钮,有点可惜
  • 采用 Android 公版拍照模式,缺乏更专业的调校功能
  • 虽然有突起的握把设计,但是握起来依旧滑手
  • 望远端对焦较慢
  • 最近对焦距离太远
  • 耗电量较高,须注意续航力

延伸阅读:

  • Moto Z + JBL 音响模组动手玩,市面上最方便实用的模组化手机
  • Moto Z、Moto Z Play 强势回归,模组化配件哈苏相机、JBL 喇叭、投影机任你装
  • 谁才是双镜头霸主?ZenFone 3 Zoom、iPhone 7 Plus 九大情境实战评测

 

★T 客邦的 LINE 官方账号上线啰!赶快加入随时获得第一手 3C 科技消息!

 

2019-05-12 02:1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