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领域谁更强?单反与无反的分别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专业领域谁更强?单反与无反的分别

  单反与无反究竟该选谁?这恐怕是每一个想买相机的读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摄影初学者看来,外观时尚、体积小巧的无反相机更容易受到青睐,然而对于专业用户而言,全面的机身性能、丰富的镜头群以及成熟的系统往往才是衡量相机好坏的标准,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单反相机作为拍摄工具。目前市场上,CanonEOS单反系统与Sony无反系列相机可以说代表了单反与无反这两个阵营,相比较Sony的无反,CanonEOS单反系统在专业领域究竟具备那些优势呢?笔者将在这篇文章中为大家一一解析。

  ・无反一直在进步 但专业性难获认可

  说到CanonEOS单反系统,我们自然要聊一聊它的历史。第一台EOS单反――EOS 650诞生于1987年,距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在这三十年中,Canon EOS单反不仅完成了从胶片到数码的过渡,并且一步步丰富了自己的镜头群以及周边配件,形成了完善的EOS单反系统。除了多款不同定位的机身之外,还提供 了60余款EF镜头,涵盖了8mm至800mm在内的焦段范围,能够满足多种专业领域的拍摄需求。

1987年问世的EOS 650是Canon第一台EOS单反

随着前不久5D MarkIV问世,CanonEOS单反系统已经有了近30年的历史

  相 比较CanonEOS单反系统的悠久历史与技术积累,Sony无反对于影像行业而言更像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搅局者。2010年底,Sony推出的NEX-3、NEX-5正 式将“无反”这一概念带入了整个相机领域;2013年10月,Sony发布了A7系列全画幅无反,保留了小巧机身的同时提供了更大画幅与更好的性能;而 2015年5月问世的SonyA7RII则已经登上了DXO传感器排名的榜首。

2010年底,Sony推出NEX-3、NEX-5无反相机,受到了很多关注

2015年5月问世的A7RII登上了DXO传感器排名的榜首

  不 得不说Sony无反自从问世以来,在机身性能上有着非常大的进步,但这是否意味着无反已经能够代替单反,成为专业领域的首选拍摄工具了呢?显然不是。无论在体 育等新闻纪实领域,还是在室内棚拍、室外跟拍等创作题材方面,CanonEOS单反系统依旧是摄影师们首选的拍摄工具之一,而Sony无反则更多应用在旅游等非专业 拍摄领域。总的来说,Sony无反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一直难以获得专业用户的认可。

  ・机身定位大比拼 Sony无反不够完善

  要想对比CanonEOS单反系统与Sony无反这两大阵营,其各自的机身系统是必须要说的话题,不过作为相机领域的两大热门品牌,Canon与Sony在专业产品的细分定位上并不相同。笔者针对两家最新款相机的定位细分进行比较,看看他们在产品定位上有何不同之处。

CanonEOS系统在专业拍摄领域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进行了产品细分

  先 来看看Canon,EOS单反系统中定位较为专业的机型包括7D MarkII(APS-C画幅旗舰)、6D(入门级全幅,体积小带Wi-Fi)、 5D MarkIV(性能均衡)、5DS/5DS R(主打高像素)以及1DX MarkII(全幅旗舰,主打高速拍摄与控噪)。其中除了 7D MarkII之外,其他4款均为全画幅产品,且每一款都有自己特有的性能及操控优势,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使用。

Sony无反在专业领域也有用户细分,但缺乏高速旗舰机型

  之 后再说说Sony无反,其定位偏向专业的机型包括A6300(APS-C画幅旗舰)、A7II(性能均衡)、A7SII(主打控噪)以及A7RII(全幅旗 舰,主打高像素),其中A7II、A7SII以及A7RII均为全画幅相机,尽管在功能上各有特点,但不难发现Sony无反在全画幅领域缺乏高速旗舰机型,而 对于专业领域而言这一定位的机型相当重要。

Canon1DXII作为EOS单反系统的旗舰产品,能够满足高速及暗光拍摄的需求

Sony无反系统缺乏高速旗舰,因此在体育摄影等专业领域依旧是单反的天下

  缺 少高速旗舰机会为Sony无反系统带来怎样的劣势?举个例子,CanonEOS-1D X MarkII作为高感利器的同时,还具备最高16张/秒的连拍速度,并提 供了2020万像素的画质表现;而SonyA7SII虽然主打高感拍摄,但其仅有1220万像素,并且最大连拍速度仅为5张/秒,这也是为什么Sony无反在运动 摄影、野生动物捕捉抓拍等场合下注定无法和CanonEOS单反系统相匹敌。对于Sony无反而言,要想在专业拍摄方面有更多作为,必须在全画幅高速机型领域下更多 功夫。

  ・成像及对焦原理 无反相机固有劣势

  目前主流市场上,CanonEOS单反与Sony无反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单反与无反相机这两大阵营,而我们知道,单反与无反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单反相机具备反光板以及五棱镜,而无反相机则取消了这些结构。这也是Sony无反的机身能够做得更加小巧的原因。

由于取消了五棱镜及反光板的设计,Sony无反的机身体积更加小巧

  追 求精简结构以及小巧机身自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这便是无反相机往往没有足够的空间与电路来安置独立的对焦模块。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实现将 CMOS传感器与相位对焦点集成在一起,用以完成对焦;然而,在CMOS上直接加入相位对焦点会覆盖传感器原有的像素点,也就是说,无反相机的相位对焦点 越多,其像素点被覆盖的就越多,自然会对画质带来不利影响。

CanonEOS 5D Mark III的对焦模块,独立于CMOS而存在

Sony无反没有足够空间放置对焦模块,因此相位对焦点被埋在传感器像素点中

  除 了影响画质之外,无反相机缺少独立的对焦模块,同样会削弱其对焦能力。对于CanonEOS单反系统而言,对焦功能运作的核心就在于其自身的相位对焦模块,这一 模块独立于相机传感器而存在;而Sony无反则将相位对焦点集成在了传感器上,与单反系统里独立的对焦模块比起来,无反在对焦速度和效率上有着很大的差距,特 别是在连拍状态下对焦速度与追焦精度都不及单反,这也是为什么在体育比赛等领域几乎见不到无反相机的身影。

Sony无反在对焦方面无法满足高速追焦连拍的需求(图为Canon1DXII样张)

  其 实Sony无反在短短数年的发展与改进中,画质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水平(尤其是A7RII),同时混合对焦也是其弥补性能劣势的突破口。但目前技术下,对 比检测对焦的精度与速度都远远不及相位对焦,而要想加入单独对焦模块的话,Sony无反的体积优势将不复存在。总而言之,由于Sony无反采用的依旧是常规无反相 机的结构设计,因而在画质与对焦上的固有缺陷无法避免。

  ・操控与耐用程度 单反相机更为专业

  在 专业用户看来,相机的性能固然重要,但机身耐用性与操控同样是非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对于Canon专业单反而言,金属机身可以说一直是标配,且L级红圈镜头往往 也都具备不错的防尘防滴溅能力,这样一来在户外拍摄时能够适应非常严苛的天气与环境;Sony无反此前的产品在机身用料上稍有欠缺,例如像一代A7采用的是塑 料卡口,而此前A6000的塑料机身也饱受诟病,不过到了A7II之后均采用金属机身以及卡口,相机与镜头的耐用性也有所提升。

CanonEOS专业单反向来具备坚固耐用的机身(图为5D3金属机身与原装手柄)

Sony无反的机身设计在不断进步,但整体耐用程度相较Canon专业单反依然稍逊一筹

  我 们知道Canon第一台EOS单反是1987年的EOS 650,从那时起CanonEOS单反就确定了与现在基本相似的操作习惯,而到了EOS 5开始,CanonEOS 单反的操作方式已经基本上定型了,专业机身均配备前后双拨轮设计,同时肩屏以及丰富的功能按键大大方便了用户使用;Sony无反受限于其小巧的体积,因而无法 在机身上放置足够多的功能按键,尽管第二代A7系列相机在机身设计上有很大革新,但相比Canon单反成熟的操控而言还是有一定差距,很多功能依旧需要通过二级 菜单来完成设置。

得益于宽大的手柄与机身设计,CanonEOS单反的握持感非常舒适

Sony无反机身偏小,握持时小拇指没法受力,搭配大镜头时也会有些尴尬

  索 尼无反作为目前市场上无反相机产品的代表,由于取消了五棱镜结构,因此只能通过EVF(电子取景器)来进行取景。相比单反系统所使用的OVF(光学取景 器)而言,EVF的优势在于无需占用太多体积,同时能够直接在取景时预览拍摄效果(色彩、景深等),因此Sony无反的机身体积能控制的更小,此外EVF在拍 摄时提供的便利对一些摄影新手而言非常实用。

出色的电力续航,也是CanonEOS单反系统的优势所在

  但 对于专业摄影师而言,EVF的劣势则显得非常致命。与光学取景不同,EVF的原理其实是通过CMOS成像来实现取景,因此使用EVF时相机的CMOS会持 续工作,带来了更多电量消耗,而无反相机受自身体积限制,电池体积往往比单反电池还要小;现有的USB充电或许是个延长续航的办法,不过挂上移动电源之后 整个无反系统的机动性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总的来说,续航能力一直是Sony无反的短板。

Sony无反使用的EVF对于入门用户而言更加便利,但不利于专业用户长时间使用

  除 了续航影响,无反的劣势还体现在使用过程中。例如在连拍中无法实时显示,同时由于电路转换时滞,容易造成取景时出现延迟;而电子取景带来的视觉疲劳、色彩 失真以及摩尔纹现象也都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室内棚拍创作、室外场景跟拍等专业领域,往往要求摄影师长时间使用相机,遗憾的是Sony无反在续航以及 操控性上都无法满足专业摄影师的需求。反观CanonEOS单反,无论在操控性能,还是在机身设计与续航方面都足够成熟,得到了很多专业用户的认可。

  ・镜头及配件分析 无反镜头严重缺乏

  经过专业机型定位以及主要拍摄性能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到Sony无反尽管发展迅猛,但和Canon单反系统比起来仍有差距。然而一套相机系统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机身,镜头、闪光灯等配件同样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了相机能够胜任的拍摄题材。

庞大的EF镜头群是Canon用户最为重要的硬件支持

即使在相近的焦段也有多种规格的EF镜头可供选择

  正 如前文所说,CanonEOS单反系统除了在机身设计上能够充分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之外,其EF镜头群可以说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了囊括8-800mm焦 段范围的60余支镜头,广角端最广能够达到11mm(姑且不算鱼眼),而长焦端最远提供了800mm的超远焦段;此外像24mm、35mm、50mm、 85mm等热门焦段均提供了高素质的定焦镜头可供选择。可以说无论是广角风光、室内特写,还是新闻纪实、野外摄影,亦或是体育运动抓拍等题材,EF镜头群 让CanonEOS单反系统能够满足几乎每一个专业拍摄领域的使用需求。

SonyFE镜头目前最远焦段仅可达到300mm

Sony新推出的GM系列镜头尽管素质不错,但在体积与售价上已经完全不占优势

  然 而对于Sony无反而言,由于起步较晚,因此在镜头群的积累上要落后Canon一大步。尽管近几年Sony加快了镜头更新的步伐,但目前FE镜头(适用于Sony全画幅微 单)依旧不多,撇开一系列附加镜不谈,仅有17支镜头可供选择。而在焦段方面,SonyFE镜头目前最远焦段仅可达到300mm,并且还是一支变焦非恒定光圈 镜头(FE 70-300mm F4.5-5.6 G OSS),根本无法满足专业远射的拍摄需求;近期推出的GM系列镜头虽然号称具备非常出色的光学素 质,但硕大的体积、昂贵的售价也让原本主打“低价、小巧”的无反相机丧失了最基本的竞争力。

Sony无反往往需要依赖转接之前A卡口相机的镜头及配件,其自身的配套硬件则十分有限

反观Canon,几乎能够满足所有专业领域的拍摄需求

  除 了众多EF镜头之外,Canon还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配件以满足用户需求,包括闪光灯、引闪器、滤镜、遥控设备、手柄等等,尤其是EOS闪光灯系统,为用户带来了 多款不同定位的闪光灯产品,在人像、静物等拍摄题材下非常有用;Sony无反系统同样为用户提供了闪光灯、手柄等配件,但在配件总体多样性上相较Canon来说还是 不够完善。或许Sony无反能够在机身性能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不过镜头群的匮乏与扩展功能的不足则大大限制了其在专业领域的发展。

  ・总结 专业拍摄Canon单反系统更胜一筹

  相 信看了上述分析之后,各位对于CanonEOS单反系统在专业摄影领域的优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单从机身来看,Sony无反自从诞生至今其实已经有了非常巨大的进步, 尤其是全幅产品,从2013年10月A7发布,到2015年5月的A7RII,不到两年时间性能与操控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专业领域,不得不说Sony无反 尚需努力,续航时间不足、操控不够出色等问题使得其很难满足专业拍摄的需求,而缺乏高速旗舰机则让Sony无反在野外抓拍、运动纪实等专业领域毫无竞争力可 言。

Sony无反工作时耗电量更大,其电池容量反而却更小,续航不足的问题被进一步放大

Sony无反在操控上虽有改进,但依旧无法与Canon单反相比

  相 比机身设计的缺陷,镜头群的匮乏或许才是Sony无反难以得到专业领域广泛认可的致命因素,高素质长焦镜头的缺乏让Sony无反无法满足长焦专业拍摄的需求,与此 同时,Sony无反缺乏高速旗舰机也让其更难在运动摄影领域施展拳脚,即使在今年里约奥运会的记者席上,我们依然没能见到Sony无反的身影。

在体育摄影领域Canon单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Canon单反系统的耐用性使其成为专业用户拍摄的首选

  反 观CanonEOS单反系统,在专业拍摄方面则显得游刃有余。合理的产品定位使得在各个专业领域都有相应的EOS单反能够满足拍摄者的需求,无论是布光创作、风 光记录,还是野外拍摄、体育运动等题材都能胜任;出众的续航与操控让摄影师能够长时间使用Canon专业单反产品,保障了工作效率与精确性;丰富的EF镜头群与 配件让原本就足够出色的EOS单反具备了更全面的扩展性能。相信在专业领域,CanonEOS单反相机依旧是摄影师最好的选择,而Sony无反系统则仍有很长的路要 走。

2018-04-02 16:3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