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拯救濒危物种,华为助力海南长臂猿保护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7

报价宝综合消息科技拯救濒危物种,华为助力海南长臂猿保护

最新 10 月 30 日消息,近日,由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联合华为主办的"绿色派・猿鸣林海"热带雨林探访活动在中国海南举办,多家媒体深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探访世界级珍稀动物海南长臂猿栖息环境,与国内外专家以及公园一线监测人员共同探讨科技如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10 月 24 日,华为参与支持的"2022 热带雨林保护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共同探讨热带雨林生态保护和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以及数字技术在此类保护场景中的作用。

海南长臂猿被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名录,据了解,目前仅存 36 只,全部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所管辖的十余平方公里森林中。

海南长臂猿霸王岭监测队队员韦富良介绍,海南长臂猿具有一系列独特的行为,它们每天早晨高歌嘹亮,具有高度复杂的声音通讯系统,天性机警,习惯在树冠活动,这也给监测工作带来很大难度。此前,公园利用人工监测等方式收集、分析海南长臂猿的声音。离线设备由于存储空间限制只能保存 15 天的数据,而工作人员需要 3 个月才能完成一次巡检,大部分时间内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

谈论起守护这 36 只长臂猿的价值,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分局副局长钟育飞说:"海南长臂猿对研究人类起源很重要,它具有很大的科学价值。它的四肢、五官、内脏、血液,包括生成代谢各方面都和人类比较相似,而且它的心理、生理、情感各个方面都跟人类很相似,所以保护好长臂猿,对研究人类的进化起到一定的学术价值。"

根据最新的了解,海南长臂猿平均每 2 年才能繁衍 1 只长臂猿,而未成年的长臂猿要等 8-9 年才有生育能力。由于种群规模太小不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因此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好好保护他们,让海南长臂自行繁衍生息。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 7-9 只发展到现在的 36 只,整整用了四十多年。"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保护好他们的家园就是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将他们的栖息地从 2003 年到现在已经扩大了四千多亩了。"

自 2021 年底开始,结合联接、云、AI 等数字技术,华为联合 IUCN、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打造 Tech4Nature 项目试点,探索数字技术如何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全新动力。通过合作伙伴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目前已可实现 24 小时实时监测,数据回传至云端,摆脱定期现场提取离线设备数据的传统模式,大幅提高数据获取的实时性。

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汪继超教授表示:"科技手段可以大幅度提升数据和信息的可获取性和时效性,也为自然保护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机遇和创新,自然保护将有望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助力下,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度也实现显著提升,很多人工难以识别的长臂猿鸣叫声可以被顺利提取分析。中山大学范鹏飞教授使用算法提取声音特征,通过一系列的模型拟合,当前已实现 89.2% 的识别准确率。未来,通过华为的 AI 开发框架,有望实现长臂猿鸣叫声的自动识别分类,为每个长臂猿建立唯一的"声音身份证",实现"个体化"精确分析,帮助动物保护专家判断长臂猿家族的成员构成,为长臂猿的保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

华为 TECH4ALL 项目负责人杜娟表示:"数字技术是助力自然保护工作的关键要素,随着越来越多的数字技术应用于自然保护场景以及更多的跨领域合作,我们相信自然保护的效率和效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活动最后,华为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刘景洋说,"科技守护自然,科技是工具,最后还是要看我们的人,其实人和自然是有非常好的界限的,这个界限我们不一定去突破它,而是默默守护这个界限,这个大森林也好,河流也好,大自然也好,是屏障,也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2022-12-21 19:00:5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