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道微生物会影响脑部疾病?瑞典科研界与爱思唯尔谈崩|播报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5

报价宝综合消息肠道微生物会影响脑部疾病?瑞典科研界与爱思唯尔谈崩|播报

?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撰文 | 黄华、冯水寒、李研


责编 | 惠家明







 



No.1

 与Elsevier谈崩,瑞典学者将无法访问1900种期刊




近日,瑞典科研界终结了与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的合约,大部分科研人员在6月30日以后将无权访问爱思唯尔旗下的1900余种期刊,其中包括了《细胞》《柳叶刀》等顶级杂志。2017年瑞典科研人员为发表论文向爱思唯尔支付了超过130万欧元,为了能访问相关论文资源则又花了1200万欧元,而爱思唯尔的年利润率早已高达37%。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瑞典致力于与爱思唯尔协商,以求一个合理的价格。然而,双方最终未能达成协议。据了解,此前法国和德国也有部分大学因为出版商要价过高,而结束了与斯普林格(Springer)和爱思唯尔的合约。




文章链接:https://www.snip.today/post/sweden-ends-contract-with-science-publisher-elsevier-moving-for-open-access-for-scientific-articles/



图片来源:https://boingboing.net/2016/05/18/elsevier-buys-ssrn.html






 



No.2  新型数字水印不再破坏文档观感




图片或文档中的水印对保护知识产权非常重要,但却给阅读带来了视觉干扰。为此,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一项名为 FontCode 的新方法,可将数字水印信息隐秘地嵌入到文本中,且同时不会破坏文档观感。FontCode 方法首先将需隐藏的信息转换一串数字,并按照特定规律分配给文本中的字元。被分配到数字后,字元的排版格式将根据数字指令进行细微的调整,如改变笔画的宽度或形状、调整字元间的距离。对人类而言,这些微小的变动是肉眼无法察觉的,但可以被软件识别出来,哪怕文件被转换了格式或者被打印出来。研究人员指出,FontCode 可以作为更可靠的数字水印,或者作为隐形的 QR 码以保护文档,在未来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文章与图片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5/180510150231.htm




 



No.3 发光“电子皮肤”侦测面部表

情 




随着人机交互与情感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脸表情识别成为研究热点。然而,人类许多过于微小的面部表情却极难察觉。近日,中科院化学所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通过光信号侦测面部表情的薄膜材料,对识别细微表情非常适用。这种薄膜材料应用了“力致发光”(Mechanoluminescence)的材料,并将其以无机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沉积在柔软的聚合物基底上。“力致发光”材料在受到摩擦或振动等外力作用时,会以光的形式对外发出能量。而因为薄膜材料对压力极其敏感,所以在紧贴皮肤时,人脸一旦有任何细微表情都会让材料产生发光信号。相比于通过捕捉五官移动进行表情识别的传统方法,这种独特的发光“电子皮肤”对于快速准确监测人的心理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与图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ma.201800291






 



No.4 肠道微生物竟会影响脑部疾病?



本周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肠道与大脑之间的隐蔽联系,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影响神经疾病的病情进展。人们早已知道,小胶质细胞负责清理中枢神经系统,但是它们分泌的神经毒性化合物也会误伤正常脑部细胞,诱发许多神经系统炎症,包括多发性硬化症。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人员则报告称,肠道微生物在分解膳食色氨酸时产生的副产品,可以影响小胶质细胞,并阻止大脑炎症病情恶化。小鼠模型和人类多发性硬化脑样本证明,微生物分解色氨酸后产生的化合物可以穿过血脑屏障,干预小胶质细胞活动,激活限制神经变性的抗炎通路。论文认为,该研究将有助于多发性硬化症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


 


文章链接及图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119-x




 



No.5 观赏植物体内发现新种类抗生素




每年,全球感染致死的人数占死亡总人数的1/8。而随着微生物耐药性的提高,人类现有抗生素的效用却在不断降低。医学界预计,未来30年因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将飙升,而发展新的抗生素疗法已是迫在眉睫。好消息是,本周四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研究称,来自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博士团队在观赏植物花烟草(Nicotiana alata)中发现了一种名为NaD1的植物多肽,其具有非常出色的抗感染特性。该研究小组利用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观察到:这种植物肽会靶向性破坏微生物,比如可以穿透白色念珠菌细胞外层,将它们撕开并使其爆炸死亡。研究者称,这一令人兴奋的发现可以用来开发新型的抗菌疗法,对付耐多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也可以帮助应对寨卡病毒,登革热和乙型脑炎等病毒。




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4434-y


图片来源: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Nicotiana_alata.jpg




制版编辑:黄玉莹 

|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商务合作请联系


business@zhishifenzi.com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费恩曼

|

陈春先

|

颜那亚

|

量子实验 

|

帽子大战



青蒿素

|可燃冰|P值争论|许晨阳

|博士后

|潘建伟


张毅|王晓东

|张启发

|崔维成

|

张锋

|

杨振宁

|

李佩


卢煜明

|

王小凡

|吴文俊

|袁钧瑛

|

张纯如

|刘若川





知识分子

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

The-Intellectual

投稿:

zizaifenxiang@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知识分子书店!




2018-05-25 08:3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