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稻葵:万亿市场上 人工智能的泡沫与机遇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2

报价宝综合消息李稻葵:万亿市场上 人工智能的泡沫与机遇

6月6日,2018品友互动人工智能大会北京场成功举办, 200多位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及百家媒体汇聚一堂,呈现了一场聚焦人工智能和商业社会的干货盛宴。

其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央行前政策、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和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教授应邀出席此次盛会,并就“人工智能商业决策的万亿市场”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李稻葵认为,现在人工智能领域这存在两个问题,首先,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改变消费者生活的预期太高,其次存在投资泡沫。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生产方式和商业决策领域的应用被远远低估了。

企业的决策者必须绕过人工智能的迷雾区,把消费者从对人工智能的迷雾中剥离开来,绕开投资泡沫。抓住人工智能在改变商业决策上的核心作用,领先市场半步,领先同行半步,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转型,真正变被动为主动。

以下是演讲全文:

AI过高的预期以及投资泡沫

关于人工智能,我个人认为现在存在两个问题。

首先,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改变消费者生活的预期太高。比如在汽车领域。

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很快就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将来可以不需要人工驾驶汽车,可以不学车,不买车。也有人认为未来汽车会像共享单车一样,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呼唤。甚至很多人还认为,不久的将来也许不需要上网社交,因为将来可能会做出人工智能的男女朋友。

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离那个时代差的很远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汽车还会有相当长的时间才会实现,我个人估计至少需要十年。因为从实际出发去想一想,现实生活决策实际上非常复杂,有很多的应用场景,以及很多复杂的参数,而人工智能当然也是如此。

一个月前,百度与力帆汽车在重庆召开发布会,要做新的自动租车平台,并在现场直播,表示可以通过手机将汽车停到面前。结果当着力帆老板的面,汽车却过不来了。力帆老板临走时一边走一边摇头说,这个东西不成熟。

在去年的博鳌论坛,也有好胜者用机器人作主持人,结果关键时刻该讲话不讲话,该出声没出声,闹出了笑话。

第二个错误,人们对人工智能在短期内众多消费领域的产品创新上期望过高,因此投资过多。坦率地讲,这里有很大的泡沫。

现在似乎只要谈及人工智能,有大量的资金都会涌向你的产业,人工智能成为像当年互联网一样吸引投资者圈钱的金字招牌,而我相信这里面大量的投资会打水漂。

这个错误与第一个错误是完全相关的。因为大量投资者经验并不丰富,可能大学毕业不到五年,甚至也许是MBA刚毕业,拿了很多人的资金。这个世界的资金并不短缺,短缺的是投资机会。资金在手里投不出去,会显得投资经理无能。

所以,此时此刻是人工智能的第二个泡沫。

AI改变生产方式和商业决策

与此同时,现在也出现了两个改变我们世界和经济的环节,而且这两个环节还远远被低估了。

第一个环节,人工智能已经改变了生产方式。一年前,重庆有一个投资的生产大屏幕的工厂,现在以及基本实现了无人化。一块玻璃在车间里历经28天,十多个工序,出来后机器再根据客户需要进行切割和检测,这就是广义人工智能已经改变我们世界的地方。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样的工厂在经济领域会接连出现。很多标准化、重复型的工作被机器人所代替,被人工智能各种各样的软件所代替,而它的生产效率、质量控制水平远远比人工操作要好的多。

以机床产业为例,机床产业曾经是一个大产业,现在逐步都不存在了。为什么?因为机床以前是依靠人工操作和编程操作,现在都被流水线所取代了。

中国经济82万亿的GDP,制造业大概占38%到40%。也就是说大约32万亿人民币的产业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改变,而这个进程已经开始了不止10年了。

10年前,我参观了广西的卷烟厂,这个工厂在10年前已经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上卷烟,卷完烟后再打包、封包,整个生产线全部依靠机器人操作。

当时,我问卷烟厂的经理,“广西的工人工资很低,为什么不雇工人”,他回答说政府对卷烟行业的管理非常严格,如果有人进去容易出乱,而机器人就容易规范得而多。

现在,这个32万亿的大产业正在被人工智能所改变,而大家的意识却还不够到位。很多生产高精尖机床的老总还在抱怨市场经济不好、政府政策不到位。我认为,他们对形势判断错误了,以后是靠流水线这种大规模设备取代了一个一个的车床。

第二个我想特别强调的领域,是被大家远远低估的商业决策领域。这个产业与跟消费者密切相关,生产出来的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

以前的传统模式是,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再决定到哪里投放广告、投放宣传资料,根据什么样的人群、通过什么渠道递送广告。现在不一样,在生产之前就开始通过大数据或者各种人工智能渠道分析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比如玛氏集团,这是一家生产口香糖、巧克力的美国家族企业。

很多人对该企业不够了解,因为它没有上市,但是这个家族已经有一百多个成员了。而且玛氏现在也开始用大数据了,他们有自己的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根据每个用户传递到玛氏公司营销部门的宠物图像,来分析客户的宠物大概需要什么样的食品。

现在来说,与消费者相关的零售行业大概占GDP的48%,也就是约有40万亿都是与消费者、零售相关。这每一个企业,背后都需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方法来精准定位产品和去向。

再举一个例子,共享单车现在大概在3000万辆左右,存量在各个城市里。而一年的自行车产量也就是8000万辆左右,这其中还包括5000万辆要出口,剩余的3000万辆在国内销售。所以一年自行车的销量也不过相当于共享单车的存量。

现在共享单车每年要投放600万辆,那么这个产业里面有什么学问可以做?大有学问。比如每次刷车时产生的数据,包括在哪里刷的车,骑到什么地方等等。所以共享单车以后未来最大的资产可能不是那3000万辆单车,也不是现金流,而是它的数据。

它严格地、大量地控制了人们生活的方式,知道每个人大概早晨什么时候出门,大概晚上什么时候下班,大概在哪个地方取单车,附近有什么样的商场、餐馆,更不用说根据骑行习惯的推荐。所以这个行业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且非常重要的行业。

如果说与消费者紧密相关的零售的行业是在50万亿的规模,其中至少有10%的行业可以被大数据改变,那就是5万亿的行业。

绕开AI迷雾进行转型

所以,我最后呼吁各个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要学习,思考自己的产业是否正在被人工智能、大数据所改变。这个时代,自己的产业在哪些方面可以用更多的数据进行更精准的分析,从产品设计、目标人群,到营销手段,再到售后服务等等,加以改进。又或者是观察竞争对手们在怎么改变

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绕过人工智能的迷雾区。把消费者从对人工智能的迷雾中剥离开来,绕开人工智能所产生的投资泡沫。我们真正的要抓核心是人工智能在改变商业决策,人工智能在改变整个行业的模式。要从这个角度领先市场半步,领先同行半步,才能够真正做到转型,真正变被动为主动。





2018-06-10 23:3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