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瘾人物:从创新到务实的全民智慧双轮,Gogoro设计总监、产品经理诠释Gogoro2的设计理念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8

报价宝综合消息瘾人物:从创新到务实的全民智慧双轮,Gogoro设计总监、产品经理诠释Gogoro2的设计理念

在 Gogoro 推出后两年,睿能推出全新的 Gogoro 2 系列车款,从独特创新到成熟务实,两系列的 Gogoro 自一开始就是截然不同的出发点所设计,在前几天睿能针对 Gogoro 2 举办媒体试乘活动,在一开始的说明会上,由产品经理 Hans 以及设计总监水哥针对 Gogoro 2 的规格、性能以及设计理念做说明。

水哥 Walter 表示,睿能对于旗下载具的出发点,是要达到干净、安静、强劲与智慧,而 Gogoro 在设计之初考虑的是以一个人为主的个性化载具,从车架、结构都让他能够大胆的发挥,也使用大量特规的组件;不过在 Gogoro 问世后,睿能就开始规划第二款产品,不同于 Gogoro 为展现独特性,新车款是要能够更大众化。

Gogoro 2 的基本想法是希望能够做出一款适合于全地形的车款,故在前后胎的设定是以欧洲盛行的大轮径,虽然前 14 宽胎、后 13 窄胎在台湾是罕见的车款,但台湾目前也有不少选择;放眼全球,其实也只有台湾、日本的轻速可达是以 10-12 吋为主流,欧洲与东南亚则以 12 吋以上为大宗。

在 Gogoro 推出后,睿能从各种管道搜集使用对于大众化车款所需,最终设定是要能够提供双人乘坐,并且在结构与组件尽量采用公规的实用车款,然而核心价值的干净、安静、强劲与智慧不能因此被打折扣。故 Gogoro 的特质是创新、圆润、灵巧与乐趣,而 Gogoro 2 则是一款成熟、大方、平稳且实用的车款。

水哥在设计第一代 Gogoro 的时候,线条采用方中带圆,希望让它能够友善并容易亲近、但不失个性,并以内装与外观呈现内与外的区别以及定义,以大架构体包覆动感的内装,以及前后 50:50 的分配,且为了提升识别度,不能让线条过于复杂,水哥表示这需要在设计上具有一秒瞬间、一笔记忆的特质,故 Gogoro 以基于三角形的侧边线条构成,以一比三角循环绘出基本框架。

到了 Gogoro 2 ,水哥认为在基本的线条设计还是要延续 Gogoro 的特色,一样是强调能够有着一秒瞬间、一笔记忆的基本风格,然而考虑到 Gogoro 2 是一款双人乘载的车款,故将原本的三角形延伸,成了六边形的线条,六边形依旧是友善的基本线条,且又可借由端点延伸提供可塑性(搭配配件),视觉重心也依旧设定为 50:50 。

对于水哥来说, Gogoro 是让他由内到外发挥自己的设计理念,是他理想中的最佳坐驾,而设计大众化的 Gogoro 2 ,对他来说就有那么点痛苦了,毕竟考虑到实用性以及能搭配通用组件,很多设计需要与既有组件的机构妥协,有些被限制的框架不能自由发挥,整个设计是与机构并行讨论,但得到的结果,就是一款为全民而生的智慧二轮。

Gogoro 2 共保有 30 个以上的车身保留锁点,能够搭配各式的配件,同时通用规格的悬吊、金属链条传动,也让使用者能够使用市售速可达、轻型档车的改装组件,热血的车主亦可透过将前三角台变更后,由预设 31mm 前叉变更为 35mm 改装品,碟盘也是采用通用的 5 孔设计方便替换,这些通用配件可在传统车行以相容组件替换。

虽采用通用规格设计,不过 Gogoro 2 仍与协力厂商提供一系列符合规格的选配组件,为何需要认证,因为要确保这些组件能够适合 Gogoro 2 ,例如展示车后方的货架看似仅以扶手的两个支点固定,但却是确保 8 公斤附载、 15G 重力也不会折断。

只是水哥个人并不喜欢后行李箱设计,但他的出发点并非美观,是顾及台湾用车的安全性,毕竟行李箱货架是延伸载原本车台之外的加装物,在台湾都会区大车、小车交杂,很难保过弯时因为更为延伸的行李箱因后方车辆擦撞导致意外。

产品经理 Hans 表示, Gogoro 2 的设计是更符合双人用车的需求,相较 Gogoro 仅有 50 公分左右的椅垫, Gogoro 2 延伸到 70 公分,同时也将后扶手设计与位置调整,双载时更好握、也不用担心影响方向灯或是刹车灯。

因为车厢更长、车厢的空间也因此受惠, Gogoro 2 的车厢更为方正,且前端向下沉,可以放进两顶小型的 3/4 安全帽,或是放入一顶大型的竞速型全罩安全帽,车厢内也保留 USB 充电孔( Gogoro 2 Plus 为预载、 Gogoro 2 为选配)。

同时为了因应新法规, Gogoro 2 也采用拥有全角度高辨识度的全时点灯设计,并且搭配 SBS 同步刹车系统; SBS 同步刹车是针对后刹车进行连动,采用前 4:6 的连动分配,这是因为通常在紧急刹车时容易因为后方直接锁死而发生事故,而借由后刹车连动将力道也分配到前轮,能够确保一定的安全性。

Gogoro 2 的仪表版采用全新的胶囊型设计,标准的 Gogoro 2 采用白底液晶, Go 键为与 Gogoro 相同的机械式按键,至于 Gogoro 2+ 则使用黑底液晶搭配全彩可自定义外圈,与 Gogoro 相同的是仅有晚上外圈才会以彩色显示,白天则以辨识度较高的白光显示, Go 键采用触控设计。

在智慧系统方面, Gogoro 2 率先导入 iQ 4.0 系统,也加入将手机作为智慧仪表板的延伸功能,可提供包括时速、能源使用状况、过弯 G 力、角度等资料;另一个就是再次加入对防盗的马达二重锁定。

新防盗机制透过四位密码的方式帮马达作第二层加密,钥匙开启后,要在手机输入正确密码或是利用 iPhone 的 Touch ID 才能解锁启动马达;万一忘了带手机怎办? Gogoro 2 利用油门转动数字、刹车视为确认、方向灯作为删除的方式替代密码输入。四位密码不够? Gogoro 当然也想过,所以输入错误密码太多次就会限制半小时无法解锁,增添安全性。

至于在性能方面, Gogoro 2 虽是以大众导向,不过动力并未因此打折扣,马力与扭力依旧与 G1 相同,全新的马达在重新设定的配速下,比起 Gogoro 加速慢了一点、尾速低了一点,却依旧相当剽悍,且未开启方格旗也更为流畅、接近 125cc 等级速可达的反应,不会像初期的 Gogoro 在未开启方格旗那样的孱弱无力。此外新设计的马达与齿轮组还有水冷系统在搭配前 14 、后 13 胎的设定,更使 Gogoro 2 具更高的传动效率,相较 Gogoro 延长了约 10km 续航力。

不过也由于是采用传统速可达的避震结构,加上是以全民需求为出发点,故避震设定是以”够用”而非 Gogoro 的运动化配置,除了预设的倾角略小于 Gogoro ,避震也是以较舒适的设定,但基本设定则是与有职业车手身份的公司同仁协助,故仍有一定的操控水准;前叉也采用较容易保养的防尘套而非运动车款常见的铁封;不过也因为通用性,对原厂避震不满意还是能有大量改装品供选择。

回应 0
2018-06-15 16:34: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