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叹为观止的设计 据说灵感来自于人类大脑皮层的褶皱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让人叹为观止的设计 据说灵感来自于人类大脑皮层的褶皱

杭州的这一场跨界艺术展让我们了解到,原来蕾丝都是可以3D打印的

近日,由杭州布料图书馆携手东瑞士圣加仑纺织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一场《Lace to Meet You 绣外慧中》蕾丝主题跨界艺术展在杭州嘉里中心成功落下了帷幕。

该展览以过去、当下与未来,文化演变、科技发展与概念外延为线索,让观众们体验到了一场关于蕾丝的探索之旅。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款展品是由圣加仑最著名的面料研发中心所带来的一款由 3D 打印技术制作的蕾丝产品。其精致的 3D 仿蕾丝纹样,科技感十足的光泽和质感,让我们看到了蕾丝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3D 打印技术在可定制化领域具备了很大的优势。对于蕾丝制品来说,3D 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其错综复杂的结构设计,在构图选择上也更为灵活多变。它能够让设计师们以去实现更加自由的创意。或许,用不了多久,3D 打印的蕾丝刺绣就会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

3D打印金属立面,艺术与 3D 打印技术的完美融合!

近日,来自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生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作了一款美观而复杂的金属立面。这件雕塑艺术品由 26 块铰接板,高 6 米,宽 4 米。

它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人类大脑皮层的褶皱。立面雕塑的整体结构是由 3D 打印的沙模组成。之后,再在表层铸上了一层金属铝。可以说,这件作品将 3D 打印的几何自由度与铸造金属的结构特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在 3D 建模方面,学生们使用一种拓扑优化的计算机算法完成了这款立面的复杂结构设计。通过 3D 打印制造而成的结构件具有非常精细的细节和复杂的几何结构。此外,这种定制化的金属结构件的重量也很轻盈。

据悉,该 3D 打印的金属立面表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性。随着 3D 打印技术,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的发展,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生们将深入研究 3D 打印在创建定制金属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

哈佛大学尝试研发能感知到压力、运动和温度状态的 3D 打印软性机器人

为了创建带有嵌入式感测器的 3D 打印软性机器人,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员们特别开发了一个平台,这些搭载在机器人上的感测器能够灵敏地检测出触摸、运动、温度和压力的数值。哈佛的研究员将其称为机器人领域中的“基础性发展”。

据悉,该平台使科学家们能够创造可感知运动、压力、触觉和温度的软性机器人。这对 3D 打印在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飞跃。

项目发起人之一的瑞恩博士表示,该制造平台能够将复杂的感测器结构轻松集成到柔性机器人系统中。其关键就是对感测器本身的 3D 打印。研究人员们使用了一种由有机离子液体导电油墨制成的 3D 打印材料。这种油墨可以在软性机器人的内部进行感测器的 3D 打印。

这种方法的功能和设计灵活性是无与伦比的。目前,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了对 3D 打印平台的测试。他们制造了一个柔软的机器人抓手并且获取了其充气压力、曲率、触摸和温度感应的数值,结果相当令人满意。或许这种新的技术将会对未来机器人的制造方式起到关键性的影响。

3D 造案例分享: 3D 打印娟云胸针,让你变得与众不同

胸针的来历,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古人在将兽皮或简陋的织物披在身上时,会用锐利的兽骨或鱼刺来固定自己的遮身物。现在,胸针多佩戴于西服的驳领、羊毛衫、衬衣或裙装上,起到装饰的作用。

前不久,3D 造推出了一款造型别致的 3D 打印“娟云”胸针。娟云,象征着一切秀丽美好的事物,这也正是这款胸针的精髓所在。在设计结构上,它是由多个五角星形状交错环绕而成。从整体上看,形成了一个半球状的玫瑰花结构。在制作工艺上,是在使用 3D 建模软件完成 3D 模型设计后,使用尼龙材料和工业级 3D 打印机一体打印而成。之后,设计师为它加装了一枚别针,完成了制作。

尼龙材料让这枚胸针具备了较高的强度和流畅的表面。它的细节部分也相当精细。正是 3D 打印技术,实现了其错综复杂的表面结构,让设计师的创意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这款 3D 打印的胸针可以与各种颜色的衣服搭配使用。相信,它一定能够让你显得与众不同。





2018-06-26 22:3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