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聊灾难电影:人们为什么会去体验银幕上的风暴?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9

报价宝综合消息聊聊灾难电影:人们为什么会去体验银幕上的风暴?

文/otaconlegend

导语:近几年,大量的灾难电影依靠着酷炫的视觉效果轮番冲击著观众的眼球。或者说,从有了电影开始,“灾难体验”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并非所有银幕上的灾难都能给人们带来好的感受。有的时候,戏外的灾难比银幕里还要糟糕(尴尬笑)。

“史上第一部电影”,也算是一场“身临其境”的灾难片

1896年一月,巴黎。

在某间沙龙中,穿戴正式的人们正襟危坐,他们每人都交了几法郎来体验一种全新的玩意儿。门口的海报上印着“ Société Lumière ”几个大字。而“ Lumière ”一字在法语里的意思便是“光”。

到了时间,房间内部灯光变暗,放映机上的胶片轮开始缓缓转动,影像逐渐出现在荧幕之上——在画面的右上方,一辆火车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驶入小镇拉西奥塔(La Ciotat)车站站台。被荧幕映衬得愈发苍白的一张张脸透露着紧张,不时有绅士掏出手帕擦拭额头留下的豆大汗珠……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这样的体验。

他们在看的东西,便是一直被误传为“史上第一部电影”的、由卢米埃尔兄弟推出的《火车进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

当然了,上面这段是我杜撰出来的。《火车进站》这部电影实际上也并不是第一部上映的电影。当日在“大咖啡馆”印度沙龙里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记录里昂工厂工人下班的电影《工人下班》(Sortie d"usine),里昂的这条街道现在也已经改名为“第一部电影街”(Rue de premier film)。而这一部虽然网上还传过更夸张的版本,什么“大家以为火车真的从画面上跑出来了一样恐慌著、尖叫着跑出放映室”。其实卢米埃尔兄弟一直致力于将影片3D化,他们也利用3D胶片重新拍摄过《火车进站》,并且于1935年在法兰西科学院播放。因为早年的电影历史记录混乱,所以可能将2D、3D播出时的情景弄混也是有可能的。

虽然那个时候还没有灾难片这种分类,但是如果要强行扯上关系的,这种3D胶片拍摄的立体影片可以算是灾难片鼻祖了吧。

以《国际机场》为代表,灾难片的处境一直很微妙

让我们再把时间往现在推进一点:1969年的时候,环球影业请来了曾拍出过《34街奇缘》的导演乔治·希顿(George Seaton),想让他把1968年阿瑟·海利(Arthur Hailey)小说《国际机场》改编成剧本拍一部电影。而演员则请来了当时的一票大腕,包括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迪恩·马丁(Dean Martin)、珍·茜宝(Jean Seberg)、海伦·海丝(Helen Hayes)、杰奎琳·比塞特(Jacqueline Bisset)和凡·赫夫林(Van Heflin)。影片预算也达到了在当时惊人的一千万美元。

看海报怎么也不像是灾难电影

影片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在被十年一遇的的暴风雪覆盖的林肯国际机场,机场经理正在为家庭和工作上的事情焦头烂额之时,得知有一名携带着炸弹的乘客登上了飞往罗马的全球航空2号航班……而此时飞机已经上天,一切只能靠机组人员处理……

《国际机场》结构十分工整,虽然故事剧情在现在看来显得老套,在当时还是新颖的、并且是被人们所欢迎的。但是人物间复杂的爱情关系显得冗余,我到现在其实都怀疑很多人物是因为给大明星腾位置才加入到剧本之中的。

拍摄电影的时候,导演看上了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Minneapolis-Saint Paul International Airport),因为那里的冬天会有大雪天气,与影片的背景极为契合。谁知道在拍摄当时,晴空万里,机场上空一点下雪的迹象也没有,于是只好用塑料泡沫制作假雪拍摄。所以在这部影片之中所有的雪都是人工制作的,这也可以说是old-school范儿的特效了吧。

直至今日,在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还立着一块显示牌,上面记述著这段历史。

影片中除雪的场景

而影片中出现的飞机则是真的飞机,是影片剧组向其他航空公司租来的,在机尾处重新喷绘了影片中虚构的“全球航空公司”(Trans Global Airlines)字样。而在现实中,这架飞机于1989年在降落巴西的时候坠毁,酿成了机上3名机组成员以及22名地面人员丧生的惨剧。

影片中的“全球航空2号班机”

虽然这部电影的卖点好像并不在于特效本身,但是因为拍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人工假雪,被认为是树立了“将灾难和历险融合到微观情景剧中”这一电影类型的典范,在当时取得了1亿多惊人的票房成绩,这个数字依旧能排在历史电影票房的第43名。

当然,除了观众买账之外,影评却对于《国际机场》剧本的改编颇有微词。甚至主演之一的伯特·兰卡斯特自己本人都讨厌这部电影,认为其是“电影史上最大的一坨垃圾”(the biggest piece of junk ever made)。

而这部《国际机场》也是配乐大师阿尔弗雷德·纽曼( Alfred Newman)所谱曲的最后一部电影。实际上当时刚刚完成作曲的纽曼已经无力亲自指挥乐团演奏,他甚至都没等到影片上映便于1970年2月17日去世了。终其一生,纽曼获得了45个奥斯卡原创配乐奖的提名,仅此于大名鼎鼎的沃尔特·迪士尼和缔造了《星球大战》系列原声的约翰·威廉姆斯;而他获得的9次原创配乐奖,也仅次于迪士尼的26次位居次席。

同样,《国际机场》是饰演“炸弹客”的凡·赫夫林生命中的最后一部电影。次年,他在游泳时因为突发心脏病昏迷,最终送医不治,人生在第62个年头画上了句点。

技术越发展,人们越喜欢营造灾难

随着拍摄技术的全面革新以及投资预算的水涨船高,灾难片的种类也开始逐渐增多。除去类似《国际机场》的空难题材以外,还增加了海难、僵尸、自然灾害等等的题材类型。

提及自然灾害片,不得不提及的名字便是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在2004年拍摄《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时候,为了拍出逼真的洪水淹没纽约城的效果,剧组特意在废弃车站设置了一个大型水箱,在其中放置了人造图书馆等建筑,外加50多部格式车辆搬入其中,最后注入了25加仑的水,令场景中的纽约市被洪水淹没。最后为了拍摄暴风雨中洪水泛滥的镜头,将这个大型水箱连上一个小型水箱,中间安有闸门,拍摄时随着导演一声令下,15加仑的水从小水箱快速涌入大水箱的布景当中,外加吹风系统吹起的浪花,最后成功地做出了暴风雨的场面,效果拔群。

看似耗费巨大人力物力拍摄的《后天》是首部达成“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电影。“碳中和”指的是在计算拍摄电影所需二氧化碳总量后,在加州和不丹种植能够消耗等同于这个量二氧化碳的森林。另外剧组还购置了一批节能灯泡,送到了低收入家庭中,帮助他们进行节能计划。这可以说是剧组为防止《后天》里的景象成真而做出的努力吧。

从《后天》震撼人心的画面开始,到大后天、大大后天(误),再到可能是灾难片巅峰的《2012》,有了3D特效辅助的灾难电影,已经用了一千零一种方式毁灭地球了——被冰冻的、被火烤的、被太阳风暴刮成灰的。这种题材几乎是每年都会有那么几个例子,这还不包括外星人来袭、地球裂开、巨大机器人跟怪兽打拳击什么的。

就在这个月的27号,灾难片的最新玩法,将由《全球风暴》带来。这次,变成了人类用来操控天气的卫星暴走,导致全球各地出现了因气候异常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看预告,吴彦祖掉在地上的鸡蛋直接就被煎熟了,我不禁想到,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炎炎夏日,其实一直都可以啊……

《全球风暴》将掀起又一场有关灾难的感官盛宴

由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年度科幻灾难大片《全球风暴》(Geostorm)即将于10月27日在内地公映。

《全球风暴》是《独立日》制片人迪安·德夫林(Dean Devlin)自编自导的全球性灾变故事,以好莱坞顶级水准打造“全门类气象灾难”的视听盛宴,科幻史诗范儿的太空抢险和绑架总统的动作戏。影片也通过高科技反噬人类来反思科技进步的得失,带来更多看点。《全球风暴》是2017年唯一一部进口灾难巨制,可以说是今年我们唯一能在银幕上看到的大制作灾难片。

导演迪安·德夫林在受访时透露,对全球变暖的思考是创意来源之一,影片反思了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敬畏应该维持怎样的平衡。《全球风暴》讲述的是在不远的未来,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打造能控制天气的气象卫星网络。但失控的系统开始攻击地球,全球著名的地标城市接连遭受重创甚至摧毁,灭世浩劫席卷全球。

和大多数灾难片不同,《全球风暴》中的灾难不是自然现象,而是高科技失控的结果。在影片中,打造卫星系统的原因是日益增多的灾害天气,这和现实世界中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几乎一致。而人类的应对方式是借助高科技打造控制天气的“武器”,试图进一步征服和控制自然,结果却被“黑科技”恶狠狠地反噬,这种颇有因果循环意味的设定引人深思。

雨点一样密集的闪电、50多个龙卷风的特效塑造灾难全景

但《全球风暴》首先是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影片毁天灭地的末日灾难场景极致震撼。通过陆续曝光的物料,“全门类气象灾难”的创意引发广泛热议。从气象灾害到地质灾害,《全球风暴》将灾难电影中的经典元素有机融合,海啸、寒潮、冰雹、龙卷风、地裂等轮番登场逞威,花式摧毁世界级地标城市如迪拜、里约、东京、孟买、香港等。同时受惠于未来科技的设定,主创大胆打造规模和形态都前所未有的灾难视效。

在采访中,视效总监自信表示:

“我们想要打造灾难片粉丝一直寻求但从未能在大银幕上见到过的宏大场面,比如我们都在电影中看到过闪电,但从未有人看过《全球风暴》中雷电像雨点一样密集的炫酷图景,或者50多个龙卷风同时集结的宏大气势。”

陆续发布的物料曝光诸多亮眼细节,如东京雹灾中大如篮球的密集冰雹、迪拜标志性高楼被轻松摧毁、香港地热煎熟鸡蛋、里约寒潮冰封热带海滩等,都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

《全球风暴》以观众熟悉的地标城市莫斯科和孟买来展现两国遭遇的灭世浩劫。俄罗斯向来给人以寒冷国度的固定印象,在影片中却偏偏遭遇热力考验,强烈反差带来更大冲击,也凸显主创匠心。

在已曝光的预告片中,失控卫星向莫斯科发射强度激增的热力攻击,明亮光束照亮夜空,堪比科幻片中的星际战争场景。受到攻击的莫斯科秒变熊熊火海,克里姆林宫、红场等象征辉煌历史的经典地标淹没在火焰浓烟之中,末日景象令人窒息。

同时,中国版本海报以举世闻名的上海外滩为主体,堪称建筑奇观的陆家嘴美轮美奂,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的背景气势宏大,带来深刻的不祥之兆。人气明星吴彦祖此番饰演卫星系统中国香港负责专家,但也有显露身手的机会。(授权转载)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国,让科学知识在网上和生活中流行起来。温馨提示:以上为科普百分百网上阅读所浏览内容,转载分享只为知识传播和学习宣传,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如有意见建议,请私信留言,我们会及时处理。欢迎关注,谢谢。




2018-07-03 18:3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