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华人科学家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5

报价宝综合消息那些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华人科学家

每到10月诺贝尔奖公布之时,反思为何中国获得诺奖的科学家这么少已经成为固定话题。本文梳理了几位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的国内外华人科学家。

陈列平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公布,奖项同时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医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然而,却有很多记者和学者在为华人科学家、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授陈列平。争议的核心在于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但首先迈进大门意识到PD-1能用来对付癌症的却是陈列平。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这样评论:“本庶佑的发现和抗癌药物无关;艾利森的发现无法解释为何PD-1如此重要,两人得奖的真正原因是PD-1抗体是‘神药’,而从理论到实践,把PD-1抗体推到现在的是陈列平。”

综合目前国内报道,业内推测陈教授为何未能获得诺贝尔奖部分原因是不如其他两位科学家高调,其科研贡献未能为业内广泛熟知。另有部分人认为陈做的是应用转化工作,而诺贝尔奖是奖励基础研究,不会授予应用转化或者产业界。

赵忠尧

赵忠尧先生出生于浙江省诸暨县,1927年赴美国留学,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从导师密立根攻读学位。1930年获博士学位。

1929年赵忠尧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留学时与导师合影。前排左五为赵忠尧导师密立根,二排右二为赵忠尧。

在密立根指导下,赵忠尧先生开展了硬γ射线通过物质时的吸收系数方面的研究。1929年至1930年,他先后发表了题为《硬γ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系数》和《硬γ射线的散射》。他提出当硬γ射线通过重元素时,存在着反常吸收,并产生一种特殊辐射。后续的科学家工作证明,所谓反常吸收是由于部分硬γ射线经过原子核附近时转化为正负电子对,而特殊辐射则是一对正负电子湮没辐射。

这个成果是具有极大的意义的。它为狄拉克提出的粒子空穴理论,提供了第一个实验验证,为后来电子对撞机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赵先生研究的启示下,1932年,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同学安德森(C.D.Anderson)在宇宙线的云雾室照片上,观察到了正电子的径迹。

安德森因观测到正电子的足迹而获得了196年诺贝尔物理奖。可惜赵忠尧先生这个最先发现正电子的人却被遗漏了。

为何赵先生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后分析有极大的可能性是当时有数组研究团队因自身原因未能重复出赵先生的结果,再加上知名科学家出现的评述失误,导致赵先生的成就未能及时得到认可。

而后,在杨振宁、李政道等人的努力下,这桩误会方才消除,赵忠尧首先发现正电子的卓越功绩得到认可。

获得诺奖的安德森在1983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承认,他的实验是直接在赵忠尧的实验结果基础上做出来的,并受到了赵忠尧实验结果的直接启发。

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前诺贝尔物理奖委员会主任爱克斯朋(GEkspons)教授在其著作中曾专门提到赵先生这一历史功绩,告诉人们这是一桩“很令人不安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赵忠尧在世界物理学家心中是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吴健雄

吴健雄1912年出生于上海,1936年到美国加州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留在美国。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共同提出了一个理论设想,认为过去物理科学上一直以为的关于左右对称的"宇称守恒",事实上在弱作用中是不成立的。

杨、李的理论并没有马上获得认可。而得知他们的理论后, 吴健雄立即领导她的小组进行了一个实验,在极低温(0.01K)下用强磁场把钴-60原子核自旋方向极化(即使自旋几乎都在同一方向),而观察钴-60原子核β衰变放出的电子的出射方向。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电子的出射方向都和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相反。就是说,钴-60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和它的β衰变的电子出射方向形成左手螺旋,而不形成右手螺旋。但如果宇称守恒,则必须左右对称,左右手螺旋两种机会相等。因此,这个实验结果证实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吴健雄迅速写好实验报告论文,在1957年的1月15日寄到《物理评论》,于2月15日那一期刊出。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证明宇称不守恒理论的吴健雄却没有。为此大量科学家表达了不满,认为宇称不守恒的构想虽然是杨、李提出的,但是却是吴健雄做实验发现的。

据推测,吴健雄未能获得诺贝尔奖可能跟证明实验并非她一人。该实验据称是由吴健雄发起,因为吴并非低温物理学家,故邀请安伯勒、哈德森等美国国家标准局4位科学家加入组成的实验小组。实验主要在国家标准局完成,其低温原子核极化技术是验证实验必不可少的实验。此外,吴健雄也并非“唯一”最早认识杨、李假说的意义并着手进行实验检验的科学家,另有其他科学家于同一天将实验报告寄达《物理评论》。

郭可信

郭可信先生1923年8月23日生于北平(今北京),中科院院士、物理冶金和晶体学家。

1982年,以色列科学家Shechtman和Blech,无意中在急冷Al6Mn合金中发现五次对称衍射图。然而传统的晶体学理论断言,由于受到晶体平移周期性的限制,五次旋转对称是不存在的。所以直至1984年11月,他们的研究成果才首次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报道。而后,Shechtma因发现“准晶”而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

早在1953年,郭可信先生曾在Acta Metallurgica发表了3篇有关ηM6C,η2-(Ti,Ta)4Ni2C,Laves相和sigma相的论文,这些合金相的晶体结构中都有众多稍微畸变了的二十面体原子团簇。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至1983年,郭先生才能重启合金相的电子显微镜研究。

1984年初,郭可信团队在在高温合金中Laves相、Frank-Kasper相及C相的单晶衍射图中,都发现有五次对称分布的强斑点。11月,郭可信的学生张泽在中科院金属所的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下得到五次对称的电子衍射图。为进一步弄清情况,张泽受命在1985年春天去上海硅酸盐所进行大与角度倾转实验。1985年2月,张泽在钛镍合金中如期发现了五次对称准晶。这也是全世界第一次在过渡族金属合金中观察到准晶,扩大了准晶出现的合金范围。

1985年3月13日,郭院士在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的研究生邹进向郭先生寄来Shechtman等在1984年11月12日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的论文“一种具有长程取向序而无周期对称性的金属相”的复制件。稍后,这种金属相就被命名为准晶体(Quasiperiodic Crysta1),简称准晶(Quasicrystal)。

而后,郭先生团队写了“一种新的具有m3 5对称的二十面体相”和“急冷NiZr合金的十重孪晶”两篇简报在1985年的同一期Phi1osophica1 Magazine A中刊出。

郭先生团队在准晶上的贡献得到了认可,Shechtman的合作者Gratias称郭可信院士的Ti-V-Ni准晶为中国相(China Phase)。

Shechtma论文在前,郭先生论文在后,诺奖授予一人的话自是非Shechtma莫属。

文章来源:材料人,石墨烯资讯

加入社群

机器人大讲堂Rob社群开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从事或想要从事机器人行业、想要学习这一方向,都欢迎您加入我们共同探讨机器人前沿科技。

在机器人大讲堂公众号对话框回复“交流群”获取入群方式!

Humanoids 2018

由IEEE(国际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主办,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的2018年IEEE-RAS仿人机器人国际学术会议( Humanoids 2018)将于2018年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大会主席由黄强教授、戴斌教授共同担任。

现已全面开启企业赞助和招展通道,强烈推荐机器人、科研仪器等与高校合作有关的企业参展。

联系人:堂博士 13810423387(同微信)

IEEE-RAS仿人机器人国际会议是仿人机器人领域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从2000年开始在全球各国巡回举办,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7届,会议涉及的信息具有极高的前瞻性和应用价值。2018年IEEE-RAS仿人机器人国际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




2018-10-07 09:35: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