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高球‧再发现郑文雅的摄影世界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8

报价宝综合消息戏曲‧高球‧再发现郑文雅的摄影世界

说起郑文雅(Olivia Cheng),每个人对她的身份都有不同的印象,不少人都记得她是首位拍写真集的香港小姐、首位在本港取得高尔夫球教练资格的华人女性,她也是一位陶艺及雕塑家,曾为智障青少年提供陶艺制作训练。然而有趣的是,她一直有一项兴趣甚少人提及,就是摄影。由七月书展开始至今,郑文雅推出“文情雅戏”戏曲摄影集及近月的个人摄影展,所有人突然觉醒这位曾在镜头前光芒四射的专业演员还有东西尚未被注视。这迟来的身份,终于在她的首个展览中得人到确认。


温文尔雅的郑文雅风采依然,经常拿起相机的她,
笑说现在反而不太懂得在镜头前摆姿势。

过往的媒体找郑文雅做访问,总是先一定提起她过去拍写真事情。若由笔者以网站的立场去问,第一个问题简单不过,就是...

记:你是从何时开始摄影的?
郑:我记行得当年是我的一位叔叔兼好友送我第一台相机开始的。那时候还只是中学年代, 摄影对我来说其实是件奢侈的事, 因为那时候菲林和冲晒都不是便宜的事。是直到进入电影圈后,接触了当年的著名电影演员钟情小姐在西藏及内蒙拍摄的相片,我对摄影的兴趣才真的爆发了出来。那些相片展现的色彩和美景完全把我吸引住了。那时我就亲自买了人生第一台单反相机。


论摄影经验,郑文雅的资历裴浅,论年资也差不多有 30 年,
还走遍世界不少角落。

记:那你买的一款相机是什么型号?
郑:那是 NIKON 的 F4

记:天呀!第一台就 F4,已经是专业机了!现在二手市场上还有一定价值呢。
郑:是吗?我也不晓得,因为我并不是那种热衷玩器材的人。如果我熟习了那款器材,就甚少想过去转。有朋友也介绍过我用另一款牌子。但没法子,感觉完全不对劲,真的不懂得使用。

记:但你在何时开转用数码呢?
郑:其实也是近年的事,就算转用了数码,我也有好一段时间是菲林和数码两种一起使用的。老实说,我当时仍然很在意那种所有光圈快门都由自已操控的感觉,有时太自动也不太习摄,也担心过一个不慎就将数码相片全删掉的可能,我好些朋友到今天还在意这些问题。后来我总算有机会上过 NIKON 的课堂,听过 PeterPenn 和 Tony Yu 的教导,对数码摄影加深了认识才渐渐全转成数码。

记:你喜爱什么摄影主题?
郑:主要是风景和自然生态,后来也加多了拍摄配合人物的题材,特别是旅行时我会选择有当地人生活相关的元素。因为我觉得风景照片拍下来,可能 10 年前和 20 年前的没有太大分别,但若有人的元素在内,你就更能看出一个地方在时间变迁下何起变化,这样有趣味得多。特别是重游旧地,比较当地人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感觉会特别强烈。


自然生态是郑文雅最爱的题材,估不到拍摄戏曲也同样得心应手。

记:这点我颇认同,包含人物的作品所带出的时间元素总是比较有意思。那你有没有一些地方有因为时间变迁而深有感触?
郑:我记得 87 年我去过贵州拍摄当地苗族人的生活,当时我们走访他们的小村落,每一个族各自有一套生活方式和庆祝的舞蹈,和族人的感觉很近很亲切。后来约前两年我因为拍摄电视节目重回贵州,却发现当地的苗族节庆变成大型集体表演,和原本那种原始小村落风味截然不同,方便了游人但就觉得不够自然。所以我现在选择地点时都会考虑目的地有没有被过度修饰的地方,落后一点也不要紧,而且要趁还走得动时要去了!(笑)

记:你喜欢一个人摄影还是一班人摄影呢?
郑:视乎情况,如果在香港,我倾向一个人摄影。理由很简单,太多人一起摄影,难免嘈吵,又会有与别人争位的情况出现。以前就见识过一些影友拍木绵花,围在树下只是闲谈没有拍过什么照片,却吵得连树上的鸟都走避,所以我会待到出外旅行时和一班人一起拍照机会较多,主要是为了互相照应。有些地区治安不好,好像以前去格鲁吉亚和圣彼德堡,当地的扒手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地从相机拧下镜头偷走,几个人一起是有实际需要的。


铜锣湾展场开幕反应不俗,非常热闹。


Nikon 除了提供器材支援外,Nikon 香港区总经理 Jimmy Wan 也到来撑场。

记:不如分享一下有关你的戏曲舞台摄影的经验吧,其实与我们常见的神功戏摄影有没有相类似的地方?
郑:最简单的讲法,就是精致和认真。如果你可以比较他们的之间的分别,自然会发现国家级的戏曲表演和神功戏是完全两回事,所以有人曾问我为何他过去拍的神功戏照片,和展览所见的感觉差很远就是这原因。当然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因为本身戏典表演是不容许摄影的,但经过我的戏曲界好友安排,可以在香港、上海和北京等地特准在场中摄影,已是非一般的体验,但更深体会是看到戏曲是可以非常感动人心的,一些场面真的能令你落泪。


在铜锣湾展览中最多人喜爱的是这一张大老倌粉墨登场前的特写,
不过郑文雅发现旺角展场则喜爱另一张花旦上妆,港、九人的口味各有不同。

记:在拍摄过程中你发现有什么问题要注意?
郑:有很多,但当中遇到的困难也颇考验我的技术。控制相机只是一部分,当时我已带备了 Nikon D3S 和 D300S 同行,还有 Nikon 方面借出的 300mm f/2.8 镜头。因为现场灯光经常转换,衣服的又会影响测光,所以我惟有经常用快门先决和自动 ISO 等方法确保相中人的动作不会模糊和曝光正确。还好当年我有学习中国舞蹈的根底,对於戏曲演员的表现与做手节奏有一点认识,帮助我很多。虽然困难重重,还好我今次的作品都没有需要裁切,每张都是原原本本的展示出来,场面的拿捏算是做得准确。反而最尴尬的是难免会影响他人的雅兴,毕竟站出来拍照,无论镜头和身影都可能影响到别人的视野,还有快门声,再多不好意思也是会有点打扰别人的。


这张是郑文雅最喜爱的作品,演员的兰花手是令她最着迷的地方。


记:“如果你有机会,你会走去学戏曲吗?”
郑:“会,我学过中国舞有舞蹈根底,有机会我一定会学!”

好奇心加好学,仍然像当初学高尔夫球时一样旺盛。

记:在摄影时你有没有人助手从旁协助?
郑:其实助手就是我的丈夫,当我需要换相机或镜头时他就会给我递过来,真的很感激他能够放开怀抱支持我的行动(笑)。

记:那你丈夫 (虞哲辉) 也爱摄影吗?
郑:他比较喜欢看我影相多过自己去做,他个人较喜欢烹饪。不过呢,他以前总是对我说,出色的厨师大多是男人,出色的摄影师大多是男人,出色的高尔夫球手大多是男人,我可没好气和他争辩(笑)。


《文情雅戏》摄影集除于各大书局有售外,
亦可于慧妍雅集网站内订购,收益会作中国戏曲发展基金慈善用途。


展览反应热烈,现在已移师到中环花旗银行广场地下大堂
展览至 9 月 30 日,可按此再了解详情。

记:话说回来,近日香港华人女子高尔夫球会举办的摄影比赛,你能说说这个摄影比赛的原旨和值得拍摄的地方是什么吗?
郑:这个比赛当然是想更多人学会欣赏高尔夫球比赛,不过参加比赛不一定要懂得高尔夫球,有时候爱打高尔夫球的人不一定带相机拍照,可能有会错过了一些上好的摄影时刻。

其实参加者可以当是欣赏一项消闲活动去看高尔夫球,例如拍摄绿油油的草地与树林,拍摄练习人士的姿态或小动作,或布置球杆和用具摆拍相片也可。以前也见识过一些参赛作品,纯粹黄昏路过高尔球场拍下的照片,效果却非常好。其实甚少人会在黄昏打球,反而这些出其不尔的作品会有惊喜。拍摄这些题材,不用待到比赛才进行,香港有不少高尔夫球练习场是对外开放或可租用设施的,如屯门、和宜合、马鞍山的高尔夫球场均可进入。其实比赛拍摄的要求更高,因为你未必获准拍摄,也不能轻易接近球员,最好有 300-400mm 镜头才拍得够近,所以以平日可接触的目标入手就可以了。


第五届香港高尔夫球摄影比赛 ,现正展开,有兴趣人士可以一试身手。

再深入认识郑文雅的摄影世界
经过今次的访问,对于郑文雅的摄影观了解更深。可以看得出她对各项事物都有一份执著,无论对陶艺、对高尔夫球,或对摄影,都是认认真真的去对待。就像今次她谈及为《文情雅戏》拍摄的过程,由拍摄至出版的过程均非常投入,值得摄影爱好者好借鉴。

相关新闻:
移师中环:郑文雅中国戏曲摄影展 继续高清细味灿烂舞台
赢取 Nikon D7000 及其他丰富奖品:第五届香港高尔夫球摄影比赛展开

2018-01-06 15:0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