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锂电池原料滥用童工采矿,国际特赦组织点名苹果、三星、微软供应链审查有疏失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锂电池原料滥用童工采矿,国际特赦组织点名苹果、三星、微软供应链审查有疏失
图片来源: 

国际特赦组织

包括三星、苹果、Sony、微软、福斯等多家电子与汽车大厂以及台湾的英业达,因采购的锂离子电池中的矿物原料“钴”的采矿过程涉及滥用童工,遭到国际特赦组织点名批判,连最基本的供应链审查都不完备。
 
国际特赦组织与非洲资源观察(Afrewatch)在19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主要电子与汽车大厂采购的锂离子电池当中的钴矿来源,存在严重的童工问题,位于刚果的矿区可见年纪小至7岁的儿童协助在狭窄、缺乏安全防护的矿场手工采矿,恶劣的安全条件甚至可能造成采矿工人永久性的肺部伤害。
 
“数百万的人在享受新科技好处的同时,却很少过问这些产品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这些国际大厂早就该为帮他们赚了大把钞票的产品所使用的原物料采集,负上一些责任。”国际特赦组织商业与人权研究员Mark Dummett表示。
 
国际特赦组织分析了浙江华友钴业及其全资子公司刚果东方国际矿业公司的供应链关系,发现可能涉及童工、不安全手工采矿的钴矿,透过两间公司卖给了其他在中国、韩国的电池零组件供应商,并进一步销售给电池制造商,最终再成为汽车、电子大厂产品的一部分。
 
被点名的最终产品厂商包括苹果、三星、LG、比亚迪、福斯、奔驰(戴姆勒)、Sony、Dell、HP、华为、中兴、联想、微软、Vodafone、ATL、Ahong,以及台湾的英业达。国际特赦组织表示,这些被点名的大厂,全部都号称对童工采取零容忍政策。

↓报告揭露了锂电池供应链关系,从上往下来看,最上层为采矿冶炼业者,第二层为电池元件制造商,第三层为电池制造商,第四层则是终端电子产品业者如苹果、三星、LG、Dell等。(图片来源:国际特赦组织)


 
被指为问题源头的华友钴业在回复给国际特赦组织的函件中表示,并没有该组织所指控的问题,并表示已经加强了供应链审查。
 
而各大厂中,包括苹果、Dell、比亚迪、LG、Ahong、中兴等厂商都未否认其电池原料供应链与华友钴业有关;三星电子与其电池供应商三星SDI则表示并未向华友钴业直接或间接采购钴矿,并称要确认钴矿是否来自国际特赦组织所点名的刚果特定矿区,是不可能的事。
 
而微软尽管确认有向刚果东方矿业采购钴原料,但表示利用这些原料所生产的电池,目前仅用于专案开发阶段,还没变成产品上市销售。
 
而英业达则表示并未向国际特赦组织提到的电池制造商Coslight采购。

 

2018-02-01 16:25: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