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DC和微软联手发布亚太AI大调查的台湾数据,仅3成台湾企业拥抱AI,保守文化是最大阻力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5

报价宝综合消息IDC和微软联手发布亚太AI大调查的台湾数据,仅3成台湾企业拥抱AI,保守文化是最大阻力

IDC台湾区总经理江芳韵与微软共同发表亚太地区AI研究报告,透过线上问卷、电访、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调查台湾企业拥抱AI的现况、面临的困境与未来的发展。

图片来源: 

摄影/翁芊儒

研究机构IDC亚太团队和微软今天在台公开了一份针对亚太15个市场的亚太AI大调查结果,IDC台湾区总经理江芳韵指出,台湾目前只有32%的企业开始拥抱AI,低于亚太地区的41%,阻力包括普遍保守的企业文化、习惯规避风险的思维以及缺乏稳健的导入计划。

IDC调查了亚太国家1,605位企业CXO等级高阶主管和1,585位第一线员工,其中包括了台湾100家企业的决策者,以及104个第一线员工,最后在2月发布了一份《未来预备式:借助AI掌握亚洲的增长潜能》报告 (Future Ready Business: Assessing Asia’s Growth Potential Through AI)。其中,IDC台湾特别针对台湾调查结果与亚太区结果进行比较。全亚太区调查对象所属产业遍布金融服务、政府部门、医疗照护、制造、教育、服务、电信和零售等,以线上问卷、电访或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

IDC指出,AI对企业的影响可从三个面向来看,分别是创新力、生产力与竞争力。创新力是企业因AI技术而发展的新产品/新服务占所有产品或服务的比例。亚太区的比例是22%,IDC预估2021年预测可以达到42%,但台湾则只有13%,2021年也预计达到31%,不过,台湾区的成长幅度以2.4倍高于亚太区的1.9倍,IDC指出,虽然台湾低于亚太区平均值,但反过来说,台湾拥抱AI后将带来更高的效益与机会。

亚太地区(左)与台湾(右)创新力的比较。

第二项是生产力指标,跟根据IDC调查,台湾企业导入AI后,生产力从现今的12%到2021年预测可达30%,预估可成长2.5倍,也高于亚太地区的1.9倍;在竞争力指标上,71%的台湾企业认为,AI未来3年将与公司的竞争力高度相关,对已经导入AI的领先企业来说,3年后的竞争力将有2.2倍的成长。江芳韵指出,企业的竞争力将取决于创新的速度与营运的效率。

亚太地区(左)与台湾(右)生产力的比较。

研究报告中也揭示了5个驱动企业导入AI的因素,包括与顾客更好的互动(Better Customer Engagements)、更多创新(Accelerated Innovation)、更多获利(Higher Margins)、更有竞争力(Higher Competitiveness)、生产力的提升(Productive Employees)。

不过,台湾与亚太区拥抱AI的理由差异很大。44%的台湾企业认为,“与顾客更好的互动”是导入AI最重要的因素,远高于亚太区的26%,江芳韵解释:“对台湾企业来讲,怎么样去经营跟客户的关系、得到客户的支持、提升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在目前是有很高的需求与期待。”

虽然台湾企业对于AI前景乐观,但也非所有企业都具备了拥抱AI的体质或思维。IDC设计了一个AI准备度模型,来衡量企业是否已经准备好要拥抱AI,衡量指标包括了企业对AI的发展策略(Strategy)、投资程度与回报率(Investment)、开发、部署、管理、监控AI的能力(Capabilities)、基础设备(Infrastructure)、资料的品质、可用性与即时性(Data),以及企业文化(Culture)。

在上述模型中,台湾的综合准备度指数与亚太平均差不多,但在投资项目的准备度指数,台湾以2.6高于亚太平均2.43,代表台湾企业对AI的重要性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并且愿意投资;不过在企业文化的部分,大部分的台湾企业比较保守,还是容易选择规避风险,江芳韵表示,“台湾中大型企业的创新还是由上而下(Top Down)发动,由员工自己由下而上(Bottom Up)发动的创新比例,仍比亚太区情况更低。”

江芳韵也提到,不论是台湾决策者与员工填答者都一致认为,台湾缺乏发展AI的企业文化。如高达63%台湾作答者认为,企业没有赋权给员工做决策、承担风险、快速敏捷的做出反应(Empowerment),另有56%台湾作答者认为,企业并无提供创新的环境(Innovation),更有47%台湾填答者认为,企业不鼓励员工垂进行直或水平的合作(Collaboration),这些数据都反映出,台湾的企业文化还有进步的空间。

由左到右的研究项目分别为:赋权(Empowerment)、创新(Innovation)、超越(Going Beyond)、合作(Collaboration),每个项目的左侧为决策者的想法,右侧为第一线员工的想法。

不过,决策者与员工也有对AI态度分歧的地方,主要是AI的工作影响性(AI will augment jobs),员工们多认为,AI可以协助员工更完善的完成工作与减少重复性工作,但决策者支持这项的比例较低。有趣的是,当被询问到AI是否会取代员工工作的问题,只有2%的员工认同此说法,远低于决策者的22%,这数据反映出,员工对AI的接受度比决策者想像的更高,江芳韵也因此鼓励企业大胆拥抱AI。

每一个项目的上方为决策者想法,下方为第一线员工的想法。

目前已有32%的台湾企业导入AI,其余68%的企业在导入AI时面临了不少困难,第一是缺乏相关技术、资源与学习计划,第二是找不到适合、能解决问题的合作伙伴,第三则是缺乏进一步的分析能力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来发展组织需要的技术。江芳韵对此鼓励台湾企业,要改变过去的心态、把创新与可能带来的风险列入常态,并将AI作为长期战略,才能在未来充满变动的环境中维持竞争力。

左侧为亚太地区导入AI时面临的挑战,右侧为台湾的数据。

2019-04-10 10:16: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