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嘀嗒拼车】成为2016艾瑞咨询“中国移动端拼…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5

报价宝综合消息【嘀嗒拼车】成为2016艾瑞咨询“中国移动端拼…

  2016年4月,一直致力于为新经济领域提供可量化的数据产品服务的艾瑞咨询集团,发布了一份“2016年中国移动端出行服务市场研究报告”,嘀嗒拼车成为艾瑞咨询“中国移动端拼车市场企业案例研究”范本。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嘀嗒拼车已覆盖了50余座城市,拥有4000万用户、700万车主,位居国内第三大出行平台,成为中国拼车领域的领头羊。艾瑞以嘀嗒拼车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度分析了嘀嗒拼车自2014创建至今的成长之路,包括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产品服务等方面。

  嘀嗒为什么要做拼车?

  最早生出打造“拼车平台”的想法,其实缘于嘀嗒拼车CEO宋中杰两年前的一次打车经历,“当时我在国贸参加完一个会议,要去中关村,那天限号,只能打车,结果等了20分钟,都没拦下一辆空车,当时站路边,身旁还有几位打车的路人,看着一辆辆空载的私家车呼啸而过,有人开着空车,有人却打不上车,如果能有个平台,将这些私家车资源整合利用起来,号召这些私家车主来搭载和他们顺路的乘客,不就能解决大家打车难的问题了?”宋中杰谈到创建嘀嗒拼车的初衷时说。

  后来,嘀嗒拼车创始团队的核心成员聚到一起,决定将最初的想法变成现实:打造一个共享经济的互助出行平,嘀嗒拼车从此诞生。

  城市白领上下班拼车出行神器

  大概在2015年5月,有了“嘀嗒拼车”的雏形。

  拼车是让有其他职业的人士(非专业司机),在上下班时顺路搭载乘客,一方面增加了存量车的使用效率,同时又不会带来出行车辆的“增量”,非常有助于缓解拥堵、减少油耗,车主、乘客双方还能分摊出行成本。正因如此,嘀嗒拼车从创业之初,就获得了来自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4年9月,嘀嗒拼车一对一拼车服务模式上线。

  当“一对一拼车模式”运营成熟后,车主在上下班接单过程中,能通过软件搜索出不少与自己出发时间、行程匹配的乘客。“如果在保持原有“顺路拼车”属性基础上,车主再多拉一名顺路乘客,一辆车、一条路便可解决多人出行问题了。“嘀嗒拼车的产品负责人如是说。

  2015年11月初,“拼车1+1”版本上线了,乘客下单接受“1+1”,出行费更低。

  从“上下班短途”到“长途领域”,“城际拼车”顺势而生

  “出行难”一直是中国一大民生问题,从春运、或平日里的短途运输,我们不难发现,出行市场频频遭遇“一票难求”、“交通瘫痪”等问题,人们在出行方式上,一般以飞机、火车、大巴为主,但并非每样交通工具都能做到尽善尽美。比如飞机,看似抵达目的地所用时间最短,实则时间成本最大;乘坐动车高铁,速度和舒适度皆能满足需求,但费用也较高,而且一些城市并未开通高铁;大巴,也是大众常选择的一种交通工具,但大巴的舒适体验最差,环境较为吵杂。

  那么,如何有效缓解这一局面呢?

  2015年11月下旬,嘀嗒拼车推出了“城际拼车”,将“顺路”概念从“上下班旅途”延展到“长途领域”,为起点与终点城市一致的车主和乘客,提供远距离的顺路出行。在今年的“春运大潮”中,我们很多用户都选择拼车回家,嘀嗒拼车的大数据显示,从1月24日至2月7日,全国范围内使用嘀嗒拼车回家过年的订单总数达141万,合计共有225万名乘客通过嘀嗒拼车返乡过年,相当于增开了4.5万辆51座大巴车。“拼车返乡”作为除飞机、火车、大巴之外的第四种跨城出行方式,有效分担了各大交通枢纽的客流压力,也是对“共享经济”的深度践行。

  嘀嗒拼车涉足“快递领域”,“嘀嗒·顺路送”上线了

  在这过程中,嘀嗒拼车产品团队发现基于“顺路”概念,还能衍生出其他功能,嘀嗒的用户在使用软件过程中,也发现、“创造”出了一些新功能,给产品团队做产品带来许多启发。有次,一位车主在嘀嗒论坛留言,他接了一名乘客的单,那位乘客没搭乘,却给了他一个纸盒和一名收件人联系方式,委托他带到终点。

  这个故事让嘀嗒拼车有了推广“顺路送”功能的想法,车主顺路拼得一位乘客的同时,还可以接一单物品的送递服务,这段路不仅满足了乘客出行需求,还有效利用了汽车闲置空间、解决了物品急送问题,满足了同一路段上各个人群的需求。这也是“嘀嗒拼车顺路送”结合“共享经济”理念开启的新里程。

  三五好友拼车出游,“嘀嗒·周边游”来了

  除了主要解决城市白领上下班的出行问题,那么,工作日之外的出行需求如何得到满足?为此,嘀嗒拼车做了一次全面的市场调研,发现不少白领在结束一周忙碌的工作后,都期待周末去近郊,来一次短暂的放松休憩,比如冬天找个地方泡温泉、滑雪,春天踏青、爬山……所以城市人群近郊出行比重就会加大,没有车的出行人士面对的最大难题就是——乘车、返程等问题。

  基于大量用户的需求,嘀嗒拼车于2016年1月上线了“周边游产品”,尽管不少网站都在做“周边游”,但嘀嗒拼车仍秉承“共享车辆、互助出游”的模式,延续了车主与乘客间点对点的接送,还特设返程功能,解决了“有去无回”的尴尬出行局面,使出游更尽兴,如预约去程的基础上,再预定返程,返程的价格仅是单程的半价,节约了更多出行费用,在共享车主的闲置座位的同时,双方都享受到了便捷实惠。

  周边游本就是一个放松的事情,车主与乘客结伴而行,路途不再枯燥,双方还能一同游玩,游玩时的见闻又为双方提供了丰富的聊天话题。

  嘀嗒周边游拼车将线上的拼车转为线下的社交,为拼车提供了新的社交模式。

  670万人“关注”拼友,200万人使用“添加好友”

  作为拥有4000万用户的嘀嗒拼车,“拼车功能”成为连接车主和乘客的平台,换种说法,拼车是将车主和乘客“约”在一起,两个陌生人,通过约车相聚,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别,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许多用户通过拼车,成为了好哥们儿、好姐妹,有的通过拼车得到了工作机会,有些还成为男女朋友甚至走进了婚姻殿堂……

  可以看出,嘀嗒拼车一直在追求“用户体验最好”,并在产品细节上进行了非常多的社会化延展,如车主和乘客互评环节、摇一摇选择车主、车主关注乘客等功能,让软件更具趣味性和人性化。

  2016年3月8日,嘀嗒拼车“嘀嗒好友”功能上线,与其他社交软件不同的是,嘀嗒拼车是将线下社交转为线上社交,你的通讯录好友、或曾和你拼过车的车主、顺路乘客,都会出现在“好友栏”,以见面为提前的社交,是在熟悉对方相貌、谈吐、性格的基础上,完成进一步交流的需求,避免互联网虚拟社交的尴尬和不安全性。

  从一种出行理念,到一款出行软件,再到一种让人依赖的出行方式,继续演化为一群优质用户,一系列生活社交体验……嘀嗒拼车一直希望将“出行”和“社交”融为一体。根据用户特点,嘀嗒拼车还开展了各类线上线下活动,来增强用户之间的粘性,而且针对车后市场做了一系列动作,让其与竞品形成差异化,不过,这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嘀嗒拼车将会有怎样的创新和突破,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2019-04-21 11:2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