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睹大师风采:Joe McNally 工作坊见闻及专访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8

报价宝综合消息一睹大师风采:Joe McNally 工作坊见闻及专访

Joe McNally  到港亲授闪灯技巧的事件,令不少影友都非常关注。这点其实不难理解,首先  Joe McNally  过去为国家地理杂志拍过不少经典照片,也是 American Photo 杂志获选为其中一位“美国 100 位最重要的摄影师” ;第二,他是 The Hot Shoe Diaries: Big Light from Small Flashes  的作者,几乎是每位学闪灯人士的书架必备。当然,还有是今次的学费达  750  美元,绝非人人舍得。笔者有幸到现场了解实况,亲身验证这位大师的魅力所在。


先理论  后亲授
一日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为 Joe 在讲堂内亲自示范,下半部学员在室外实战,由  Joe  从旁轮流指导。当日大会安排了四位模特儿作为拍摄目标,在室外自由发挥,配以一辅加的闪光器材如闪光灯及反光板等营造效果。作品完成后,Joe  会为每个学完评点作品。就现场所见,一些学员更是远道自马来西亚参加的讲座,Joe  绝对是魅力没法挡 。

【热卖推介】TicWatch S2 & E2 最强 CP 值 智能手表

当日的天气并不理想,阴云密布,感觉上不会有好作品,但看过参加者的作品后,感觉可谓完全是另一回事,至少可以非常肯定的说,影楼灯做到的,机顶灯也做到的。这又是发挥器材极致的好例证。


Joe 在适当时间集合学员指导,他指出一个学习闪光灯摄影常犯的毛病:“在你按快门
之前, 先想清楚要拍什么效果,不要按快门后才看你拍到什么,然后不断去撞。”




学员在酒店外的海傍试拍,以大会安排的模儿做目标,并使用 Lastolite 的
闪光灯配件如 Ezy Box 及反光板等做各种离机闪光灯试验。


如果遇到较难处理的环境 Joe McNally 也加入了帮忙,提供意见直至拍到理想效果为止。


回到酒店讲堂,也是时候为 Fans 签名,Joe 著作转眼被抢购一空。


Joe 带来的器材阵容鼎盛,这只是他的一小部分,
所有器材其实要两架 7 人车才能完全装妥。


先来个大合照


Nikon Speedlite SB900 灯阵,这里只展示了一半


Joe McNally 的 Nikon 相机及镜头配备


Joe 常用的闪光灯配件,包括 LumiQuest 的柔光罩


环型柔光灯 Ray Flash 也在他的使用之列


Joe 认为用什么灯不是先决问题,应该是以题材决定用什么闪光灯器材。

学用闪光灯是心理关口

席间,Joe  接受笔者访问,内容围绕以闪光灯作为摄影创作工具方面的见解,希望让读者对这位闪灯神级人物的摄影观念。

记:记者
Joe:Joe McNally

记:就你今日观察,你觉得参加者的摄影水准如何?

Joe:相当不错,特别在今天这种环境,及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习,都看得出他们能显现个人风格,这点颇为可喜。

记:像今天的这类摄影课程,过去也有做过吗?

Joe:其实不多,最类似的规模过去只在欧洲做过一次。参加的人其实都有一定水平,当然来参加这我的讲座,也是想在闪光灯摄影方面做得更好。

记:哪么你对欧洲人的摄影有什么评价,对比起其他国家的人,就他们有较长的摄影历史和传统,是否造艺都较好?

Joe:很难一概而论,无疑他们真的有较多的代表性人物和组织,例如  Magnum 及他们的成员。就我观察,反而是取材的倾向有较明显分别,在美国,其实很多传媒不太喜爱与坏消息有关的影像,而欧洲则相对较为开放,较能反映现实。

记:就以你的作品所见,题材都很广,由野外生态、人像,以至高空摄影都有,当中你最喜爱的是哪种题材。

Joe:一定是人像,因为影人像要有交流,而每位被影者的脸孔有许多元素,像有许多故事可以告诉你,吸引你去探索。

记:你认为以学习闪光灯摄影是件艰难的事吗?我见很多人踏入闪光灯摄影就觉得寸步难行,你认为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Joe:闪光灯摄影的确不是易掌握的,因为现场光摄影大致上是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但闪光灯有很多难以预计的可能性,所以当很多人无法做出理想效果时,心理上就产生障碍,可能会认为闪光灯摄影效果一定不自然,所以就没有进一步钻研,当然这是件可惜的事。

记:不用闪光灯和使用闪光灯摄影,特质上有什么不同?

Joe:我会说不用闪光灯,有两方面的限制。首先是创作方面,只用环境光令你的题材偏于狭窄,运用闪光灯可以令你的题材更广;第二是画质,虽然现在的相机进步到高  ISO  也有理想效果,但无论如何,画质和颜色表现总没法和低 ISO 相片相比。

记:我见你手上全是用  Nikon  的闪光灯,这是否有些特别原因?相比用一些便携式的影楼灯,每支闪光灯连电池匣的成本也不轻,你认为这配套可取吗?

Joe:很多人在网上讨论,说我是受  Nikon  赞助,所以用多少灯都不成问题,这个我只能说随你怎想。我用机顶闪光灯而不常用影楼灯,是因为影楼灯做到的,它同样做得到,而且它有非常好的便携性,布局也容易。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先从题材出发,去判断你的器材应该用什么,几支细轻便的闪光灯,或辅以一支出力较高的大灯,加几块反光板,已经可以做到很多效果。

(P.S.) 据  Joe  的助手说,团队 手上的闪光灯约有  22  支(Nikon SB900 20 支,SB800 4 支),不过大部分情况下,6  支闪光灯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工作要求。


在评点学员作品环节之前,Joe 也分享了他一些摄影工作的体验与花絮,
过程与拍摄的作品同样精彩。


Joe 认真地逐一审视学员每一张作品,并指出各张品的优、缺点。


这张照片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已经觉得很不错,Joe 亦赞赏这张相的构图与气氛,
不过还是找到要改善的地方:“模特儿的右边眼部仍然看到闪光灯反射的光点,
右臂拳头只有前端曝光,显得不平衡,建议在闪光布局上再改良一下;
左手最好提高多一点,看到全个手掌及填补空间。”这是大师的话。

大师亲授评点千金难求
今次工作坊最多人议论的,莫过于是否值得付千金与大师见面。笔者在场旁观,当日学员分为四小组轮流为模特儿拍照,每组亦有助手为队员作引导,不过 Joe 仍然会亲力亲为地向学员教路,必要时帮忙举反光板或灯箱也没所谓,看得出他对教学的热诚。在评点作品的环节,Joe 也发挥他的最专业水平,很多学员本身已有根基,作品也有一定水准,一般人相信已经收货,不过 Joe 仍然能作品中找到最关键的改善空间,教懂学员如何达致完美。笔者认为,难得能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受教、评点作品,还有令人茅塞顿开的提点,已不是随便有机会得到。纵使参与者不会因此立即成为大师,但更重要是学员的自信增强不少。就以上种种,根本无法用金钱去衡量,体验从来无价。

2019-04-26 03:15: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