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创业强国全民当兵激发创新路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4

报价宝综合消息以色列创业强国全民当兵激发创新路

环顾全球的创新大国,人口只有 850 万的以色列,占了重要席位。当地的科技公司近年经常获欧美企业巨额收购,如 Intel 今年 3 月出价 150 亿美元买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Mobileye,轰动业界。以色列驻港总领事 Sagi Karni 直言,当地缺乏天然资源,国际关系复杂,迫使国民勇于创新,成为今日的创新大国。

以色列首都虽在耶路撒冷,不过最大的城市特拉维夫在多个国际机构的创业城市排名中,长期占十大位置,例如在 Startup Genome 的 2017 年全球创业生态排第六位,仅次于美国、英国和中国的城市。

特拉维夫是目前全球最集密的创业城市,面积 52 以平方公里,人口 40 万,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 19 间创业公司,每 431 人有一位创业者。风险资金是创业生态的指标,以色列的投资活动相当活跃。根据当地风险投资数据公司 IVC Research Center 的资料,今年首季,来自本地和外国投资者的融资各有 12 宗,比去年同期共 19 宗有所增加。涉及金额 3.16 亿美元,虽然较前一季跌 45%,却比去年同期增 22%。Startup Genome 的报告称,平均每间创业公司早期融资获超过 50 万美元。

Sagi Karni 表示,香港和中国到以国的科技投资,去年升至占整体的四成。

Sagi Karni 表示,香港和中国到以国的科技投资,去年升至占整体的四成。

维港投资活跃当地

在当地众多外国投资者中,以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最活跃。根据该公司网站披露的资料,目前在全球投资了 81 间创业公司,其中 24 间在以色列,仅次于美国的数量。所投资的创业公司种类繁多,如生物科技的 Accellta、人工智能图片搜寻 Cortica、VPN 服务商 Hola、再生能源发电预测方案 Meteo-Logic 等。

外国科技企业亦对以色列的创业公司感兴趣,近年不时有重大的收购。在 2005 年到 2014 年间,平均每年约有 86 间以色列公司被业界巨头收购。Google 在 2013 年 6 月买下交通社交平台 Waze,并拼入了地图服务,成为 Google Maps 报告路况重要功能之一。微软看中当地的资讯安全技术,先后收购 Aorato、Secure Islands 及 Hexadite。Intel 在今年 3 月更掷 150 亿美元买下自动驾驶技术公司 Mobileye。

收购以外,上市亦是投资者的出路,美国是目前以色列创业公司的上市目的地。在过去 40 年,有 250 间科技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香港交易所看准以色列“新经济”的潜力,今年接纳以色列为海外司法地区,刊载以色列司法权区指引,简化当地企业和创业公司在港上市的程序。不过,至今未有以国公司来港集资挂牌。

获维港投资入股、其后被 Google 收购的 Waze,是以色列近年著名的成功创业例子之一。

获维港投资入股、其后被 Google 收购的 Waze,是以色列近年著名的成功创业例子之一。

获Intel高价收购的 Mobileye,其一技术为具备电脑视觉人工智能的 防护预警。

获 Intel 高价收购的 Mobileye,其一技术为具备电脑视觉人工智能的防护预警。

港中投资升至四成

香港及中国跟以色列的经济关系愈来愈紧密。以色列驻港总领事 Sagi Karni 表示,以国去年有四成的投资来自香港和中国,仅在数年内从零投资变成领先全球,比例增长相当快速。“除了李氏的风险投资,还有收购和开设研发中心。”

不单华为、联想和小米,上汽、吉利等大陆车厂也在以国设研发中心,发展电动车和智能汽车技术。Karni 指出,今年是以中建交 25 年,两国已建立贸易平台,促进投资活动。包括连续四年办中以创新投资峰会,向中国投资者介绍逾百间以色列创业公司。“香港愈来愈多传统投资者对创新科技感兴趣,尤其富豪家族的后代,渐渐从房地产转到投资创新科技。以国的创业公司有独特的创新元素,较具吸引力。”

全民当兵孕育创业

独特的创新元素是什么?Karni 称,国家身处的环境和天然资源匮乏,迫使创业者启发创意,以生存为目的解决生活问题。以色列被阿拉伯“宿敌”包围,除了沿岸地区,大多是内陆沙漠地带,因严峻的外在生存环境,令国民不断研发国防科技。Karni 指出,以色列采取全民当兵政策,男士三年、女士两年,高中毕业后经一连串甄选分配到不同军事单位服役。“行军的知识让国民对国防、资讯保安等技术有一定了解,成为日后当上创业者的基础。”

其中的 8200 部队更是军队中的精英,培训顶尖人才专门跟黑客打攻防战。因而衍生出多间著名资讯保安公司,如 Check Point 创办人 Gil Shwed、Palo Alto Networks 创办人 Nir Zuk 等也曾在 8200 部队服役。

有些创业技术从军用科技而来,如胶囊内窥镜 PillCam 便是由 Gabi Iddan 和 Gavriel Meron 在军队研发导弹技术时的启发,他们多年后将技术转化,成立 Given Imaging 公司,将产品推向医疗市场。“以国缺乏水资源,迫使发展相关技术。如今海水化淡、食水净化、智能水表等技术已领先全球。”

以色列受环境迫使,推行全民当兵政策,反而培养出创新精神。

以色列受环境迫使,推行全民当兵政策,反而培养出创新精神。

敢于挑战权威

Karni 续指,民族不服权威亦是敢于创新的原因。以色列家庭从小教育不畏惧强权、具批判式思考,只要有理据便直接提出,即使对象是父母、上司,以至军队的上级一样可以挑战,不会觉得不好意思或羞于表达自我。其次,不怕失败,不必理会过程的失败与否,最后都能成功,这就是当地人的特色。这种性格驱使国民不断自我颠覆,创业精神成了整个社会的共识。

犹太人擅长做生意的特征亦有助创业公司的成长。Karni 称,特别适合设计快速推出市场的产品,无论是开发产品或重新包装,推出后按市场需要再调整,都是普遍国民的专长。“反复计算市场,闭关数月再三调整产品才推出,就不是犹太人的性格。”

政府承担风险

其实,以国政府早在 90 年代积极推动创业,当时还未有创业(Startups)、创业者(Entrepreneur)等名词,政府已在创新生态中通过创业加速和配对资金,支持创业公司初期成长。以色列国家科技孵化器亦在 1991 年推出,创业公司首两年开支预算有 85% 资金来自国家保证金,余下 15% 从私人投资者而来。若项目失败,政府承担最大风险。

发展超过 20 年,政府早已退场,由私人机构接手。目前当地总共有 25 间孵化器、70 间加速器、16 间技术转移中心。Karni 补充,全国有超过 300 个研发中心,大部分由跨国科技公司开设。除了中国企业,微软、Google、Facebook、SAP 等也有在当地设研发中心。

港以研发合作计划

对于港人到以国创业和投资的途径,虽然目前未有专为创业者或投资者而设的签证计划,不过 Karni 表示,港人持护照到当地有 3 个月免签证入境,大可把握机会探索市场。

他又提到,以色列跟特区政府在 2015 年推出“香港与以色列研发合作计划”,让香港及以色列的公司,可向所属政府就合作的研发项目申请资助。特区政府出资最多 1,000 万港元资助,而以国政府则以项目成本的五成作上限,冀助两地的研发产品推向全球。然而,计划推出两年至今未有公司获批款项。Karni 称,落实项目的验证工作不容易,要花点时间及功夫,期望尽快促成两地的合作。

值得香港借镜

在香港当了四年总领事的 Karni,任期至今月底届满返国。香港现在才推动科研创新,他认为,特区政府可参考以色列的模式,初期应向创业公司给予更多支持,代他们承担风险,好让创业者有更大空间和资源。即使创新项目失败,创业者可从中汲取经验,作为下次创业的本钱,政府的投资仍是物有所值。事实上,由公营机构开始投资,吸引私人机构一同参与,方可推动整体创业生态。只要培育出成功例子,就有吸引力,然后政府逐步退场,正如今日以色列的创新机构已由跨国企业和私人投资者主导。

2017-12-24 17:0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