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市路边停车情报更新快10倍的关键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8

报价宝综合消息北市路边停车情报更新快10倍的关键

台北市-旁的松智路,目前正在测试中的智慧车柱。

图片来源: 

洪政伟

在台北市开车找路边停车位,相信是不少开车族的梦魇,在精华地段、商圈更是一位难求,可能绕了老半天还找不到停车位,尽管台北市-早已推出“北市好停车”App,让民众知道哪里有空位,但因为路边停车位的动态资讯,因人工开单每30分钟更新讯息不够即时,民众可能开车赶到现场才发现已没有空位了。

最早在2011年,停管处便提供路外(马路以外)的停车位动态资讯,如学校公有地下停车场的剩余车位,但台北市停车管理处机电科长李世芬表示,民众停车的习惯,还是偏好优先寻找路边停车位,因此如何即时提供路边停车位动态资讯成为挑战。

传统的路边停车管理仰赖大量人力,开单员每30分钟巡场,使用PDA开单,在开单的同时,以人工方式确认停车位使用状况,民众可透过“北市好停车”App知道哪里有停车空位,不过,每30分钟更新一次路边停车位动态并不够即时,特别是对在精华地段找车位的驾驶来说可能帮助不大,而且App以红色(停车位使用中)或绿色(空位)标示路段的停车状态,驾驶也难以掌握特定路段是不是有停车空位。

试办智慧停车管理实证技术可行性

台北市长柯文哲上任后,推动智慧城市的策略之一,便是开放城市成为实验场域,以验证各种应用的可能性,智慧停车管理便是一例,台北市和厂商合作,结合低功耗广域网络(Low-Power Wide-Area Network,LPWAN)通讯技术,如LoRa、Sigfox或后来电信者提供的NB-IoT,想要让民众可以更快的掌握路边停车位的使用动态,解决路边停车的痛苦。

为了实验将科技运用在路边停车管理的可行性,停管处首先在2017年11月开始试办路边停车智慧化,以地磁、智慧车柱科技,搜集每个停车位的使用状况,让民众的生活更方便,直到2018年2月结束,实证了地磁、智慧车柱确实能帮助搜集个别停车位使用情形。

台北市停车管理工程处机电科长李世芬表示,透过台北市-与业者的场域验证,实证了地磁、智慧车柱加上LPWAN,以科技实现路边停车位智慧化管理的可行性。

其中的地磁感应装置,当车辆移入停车格时,根据磁场扰动判断停车位使用情形,而智慧车柱利用两个摄影镜头,当车辆停入车格时自动拍照辨识车牌,以科技辅助车位管理,还能产生电子停车单,民众要离开之前,到车柱前查询停车单,使用悠游卡或透过pay.taipei的App完成缴费。

在试办期间,由厂商布署的地磁是透过LoRa通讯网络,经闸道器送至LoRa基地台,但当时发现某个路段的讯号不正确,最后经过调查发现是LoRa受到附近手机基地台的干扰,这个实验的结果,让后续第二阶段得标厂商,改采Sigfox或NB-IoT传送数据。

正式布署4,300个地磁

经过前面的实验,市府和业者验证了地磁、智慧车柱确实可行,2018年公告招标“107年台北市路边停车格位即时停车讯息服务案”,以采购服务方式,向厂商采购路边汽车停车格即时停车讯息服务,每年约900万元预算,最后由4家厂商得标,在台北市周转率高的路段,布署4,300个地磁感应装置,其中3/4的地磁装置采用NB-IoT,剩余则是Sigfox。

谈到采用NB-IoT与Sigfox两种通讯技术的差异,李世芬认为两者间的差异不大,但Sigfox需要另外架设基地台,在设站地点不易的台北市,有一定的网络建设难度,而NB-IoT因使用电信业者现成的手机基地台,加上当时NCC释出大量物联网门号,智慧停车管理格传送的数据不多,传输费用也不高。

台北市已在部分路段的路边停车格部署了4,300个地磁,透过地磁感应含铁量,辨识停车格是否已有车辆使用,民众透过北市好停车App,只要点入即时汽车车位页面就能查看哪里有空位(绿色空格)。和传统人工开单每30分钟巡场一次相比,实际测试,嵌入地磁装置的智慧停车格,当车辆离开后,约2到3分钟App就会更新该停车格状态为空位。

目前北市约有4.6万个路边停车格,约1成布署了地磁装置,为提高停车周转率,布署地点涵盖中正区的杭州南路一段、开封街一段,大同区的南京西路、塔城街、重庆北路一段,万华区的昆明街、成都路等,信义区的中坡北路、永吉路等路段。现在民众开启“北市好停车”App,进入即时汽车车位,就能查看分布于12个行政区、163个路段的路边停车格即时动态资讯。

看好智慧停车管理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及解决人工短缺的问题,北市委外的开单合作厂商也准备今年9月在大安、中正区布署2,400个地磁,市府没有花费预算,这些地磁除了回传停车格使用情形,还有时间纪录,传统上仰赖开单人员每30分钟一次巡场开单盖印,未来,开单人员只要开第一次单,接下来就不需要频繁巡场盖印,只要确认现场停放的车辆和PDA上地磁回传的资讯相符、设备运作正常即可,加快工作速度。

李世芬表示,开单人员的工作性质将转变为稽查的角色,负责确认现场和地磁系统上的资讯相符,工作效率因而提升,每个人负责管理的区域将变得更大。

测试民众自主开单及电子开单

由于地磁能够纪录停车时间,停管处也思考新的开单方式。

从2018年9月开始,停管处在试办路段开放民众自主开单,由民众自己登录停车时间并线上缴费,李世芬不讳言“这对人性来说真的是一项考验”。

为了提高民众自主开单的意愿,停管处虽祭出自主开单可享停车费8折的优惠,但是他们发现,若无旁人的协助下,仅有8到10%的人愿意自主开单,有人协助下,比例则提高到2成5,但仍有7成6的车主习惯人工开单,且多少抱持临时停车,人工来不及开单就能免缴停车费的侥幸心理。在这个试验中,若车主没有自主登录停车时间,开单人员也会以地磁纪录的停车时间作为开单的依据。

目前在台北市-旁的松智路、延平南路等少数停车格试验智慧车柱,车柱配备两个镜头,当侦测到车辆移入停车格,自动拍照辨别车牌,纪录停车时间,车柱还具备电子开单、缴费的功能,车主离开前可先在车柱输入车号,以悠游卡感应支付停车费,或透过pay.taipei App线上付费。

台北市-旁边的松智路停车格布署了智慧车柱,智慧车柱为三角柱状设计,两侧分别内建两个镜头,可透过镜头辨识停车格使用情形,当车辆移入停放时,透过镜头自动辨识车牌,并提供电子开单、停车缴费功能。为避免环境光线昏暗,镜头配置补光灯,一个车位由前后两支智慧车柱拍摄辨识车牌,经过比对提高辨识的准确性。

 

智慧车柱结合车牌辨识可执行电子开单,民众离开前可在车柱上查询停车费用,以悠游卡感应当场支付停车费,或是使用pay.taipei线上支付,但目前已改为人工开单处理。

相较于地磁使用电池及无线通讯技术,李世芬指出,智慧车柱成本较高,且受限于供电问题、不同路段上的道路宽窄问题、路边店家的感受等等,车柱的部署会以特殊的路边停车格为主,例如限时或累进停车格,或是建国高架下这类的封闭停车场域,车柱上的镜头辨识车牌,在限时停车格就能协助纪录车辆是否停放超出时间,需要开立违规单。市府已准备在明年部署上千个智慧车柱。

赶上AIoT的趋势,台北市-也和业者合作测试,结合AI及CCTV影像,透过摄影镜头拍摄4到6个停车格,以人工智能辨识多个停车格的使用情形,如此一来,不需要在每个停车格嵌入地磁装置或布署多个智慧车柱,不过,目前仅止于测试验证阶段。

不论是地磁或是车柱,都能纪录民众实际的停车时间,产生电子停车缴费单,未来借助科技的力量,除了提升管理的效率,过去民众临时停车的侥幸心理,以后,将不能再心存侥幸。

尽管通过实验证实了技术上的可行性,但李世芬表示,如何让民众接受新的开单及缴费方式是一个难题,为吸引民众使用智慧车柱缴费,市府提供悠游卡缴费享有8折停车费优惠,吸引至少4成的民众愿意使用,要让民众适应接受新服务需要时间培养。

明年智慧化的停车管理将扩大到8,000个路边车位

台北市部署4,300个地磁停车格,加上开单厂商今年将部署的2,400个地磁,以及明年上千个智慧车柱,这类智慧化的停车管理将会愈来愈普及。

“未来规划会是全市采用,但还不是现在,市府会先观察今年将部署的2,400个地磁停车格搭配人工开单的成效,真的可行,就会扩大推广”,李世芬说。

至于未来会不会以电子开单取代人工开单,她表示,电子开单确实有在规划中,但还没有确切的时程,未来透过科技协助停车管理,开单人员将转变工作性质为稽查,部分人力也可能转为后台的监控角色,甚至可以科技执法,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

除了台北市,其他县市也陆续推动智慧停车管理,例如中华电信和经济部工业局、宜兰县-合作,结合地磁及NB-IoT,计划在2019年完成全县900多个路边停车格的地磁建置工作,当车辆停入时,停车的即时资讯会送到后台管理系统,停车管理单位便能掌握最新的路边停车格使用状态,并开放民众查询即时车位资讯。

 

2019-07-19 14:49: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