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款曾被腾讯、头条模仿的资讯推送工具 终于转型ALL in社交_圈子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这款曾被腾讯、头条模仿的资讯推送工具 终于转型ALL in社交_圈子

做社交,是所有产品的宿命。

作者 | 园长

编辑 | 铁林

“我觉得我有责任和即刻镇的每一个不喜欢6.0版本的使用者道歉。”

这是即刻CEO瓦恁7月1日深夜释出动态的开场白,被发在圈子“帮扶即刻做大做强计划”里。就在这天,4岁的即刻迎来了6.0版本,App Store评论区里却是一片哀嚎。

App Store上的使用者吐槽

“刷了十分钟,还没有从前十秒钟得到的快乐多”“是想逼着老玩家离开吗?”“开启推荐内容多了一个步骤,没有点开的欲望了”“瓦恁快出来捱打”……

使用者对6.0版本的即刻毫不留情,App Store最新的几条评论几乎是清一色一星差评。瓦恁也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在改变的那段时间,对你们(使用者)造成习惯上的困扰,一定是显的冒失和粗暴”,在动态中,他这样安抚愤怒的使用者。

即刻的大型真香现场

但瓦总可能要对强烈反感即刻做社交的使用者说声抱歉。2016年9月,即刻官方曾夸下海口,“即刻不会做社交,也不会做社群。”如今,即刻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真香”。

做社交,是所有产品的宿命

开启最新版本即刻会发现,社交无处不在,培植于4.0版本的社交幼苗,终于在6.0版长出了细密的枝桠。

“几乎所有页面都大型改版了!

在即刻6.0版的新功能介绍中,官方用了9个“!”表达激动之情。即刻已经快两年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更新了,归结起来,主要是展示逻辑、互动方式和个人形象的整体社交化转型。

即刻App新旧首页(左新右老),注意“我的圈子”在新版不见了

变化最大、争议最大的是此次更新中 “圈子”的调整。(注:“圈子”是即刻App的特色,用于分类展示不同主题或垂直领域的内容)

老版本开启后的首屏展示的是系统推荐的圈子,也能直接检视已加入的圈子;新版本则将首页改名“圈子”,只用来展示系统推荐的圈子和陌生使用者动态。

查询已关注的圈子比以前多了一个步骤,先点选右上角的圆圈,才能找到已关注圈子。

这意味着使用者在使用即刻时,轻车熟路地“看完就走”越来越难了:产品正在想尽办法地让使用者“沉迷”,拼命地把演算法认为好的内容推到使用者面前,而不是优先展示使用者想要看到的内容。

这是资讯流产品的展示逻辑,但在不少即刻老使用者眼里,这是在浪费他们的时间。

好在另两个重头戏——互动方式和个人形象上的更新,让人眼前一亮。

“即刻日记”是即刻新slogan中“记录我”的又一载体。这是一个类似于朋友圈的功能,可以发图片、文字和位置资讯,关注自己的人能看到,自己所在的圈子也能借助“圈友日记”看到(同个圈子人的作品。)释出24小时后,自动转为自己可见。在发朋友圈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在,即刻日记算的上一个可以倾吐自己的地方。

新老个人主页的对比(左老右新)注意新界面还可以显示最近访客

个人主页也被改造成一个展示橱窗。原来极简风格的页面变得拥挤,新版上排满了即刻日记、兴趣圈子、个人电台以及各种可供编辑的标签。“在社群展现更多面的自己,收获更有品质的社交体验”,即刻官方微信这样评价此次“社交化”更新的对使用者的意义。

“转型其实就是求生欲。

“转型其实就是求生欲。”即刻COO林航在半年前接受36氪的采访时这样说。

加入即刻以前,林航负责网易知名评论栏目“另一面”的运营。林航带着传统入口网站制作专题的经验,在即刻搭建了成百上千个有意思的“主题”,这就是即刻最重要的功能“圈子”的由来。

但从2018年开始,情况变得不一样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内容的精准度和质量的要求并不这么挑剔,而我们想满足的是更多人的普遍需求。”林航判断,还是要做一个大众化的产品。即刻的“求生欲”源自对内容分发工具前景的疑虑,上线两年多之后,它开始向“同好社群”转型。

即刻“同好社群”海报 图源:36氪

转型期间,即刻发现自己的每个“圈子”中已经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性格相投的人。借助运营人员、机器演算法和使用者的推动,即刻把圈子的规模做到了极致,一个事件、一个兴趣爱好、一种心理状态都可以组成圈子。林航认为,“订阅”某个圈子的背后,是一群喜欢相同内容,有着相同品味,兴趣和审美高度契合的一群人。这天然就是一个社群。

2018年底火了一把的“即刻电音”

剩下的事情是让更多的“活水”进来。2018年,即刻冠名的几档网络综艺相继播出,最有名的是与腾讯视讯合作的“即刻电音”。即刻试图用综艺营销的方式告诉潜在使用者,这里有一个有着良好小众文化氛围的社群;又直击对电音等小众文化非常认同的老使用者们,强化了“同好社群”的身份标签。

接着是此次的更新。“圈子”是即刻做社群的起点,也是即刻赖以为生的卖点。将系统推荐圈子的功能放在App的首屏,摆明了就是要使用者多多刷自己还没加进去的圈子。也用海量的圈子对使用者头脑中的兴趣点、情绪点等等进行“撞库”(注:黑客用语,指大批量试错解密码),试图碰上使用者的心头好。

在即刻,发对圈子真的很重要

即刻渴望使用者在圈子里进行连线。当使用者释出内容时,会要求先选择圈子。并且有一句提示语“不加圈子,你的动态将较难发现”。这就意味着,使用者如果要让更多人看到自己,就必须尽量带上圈子。这与微博话题榜的玩法不一样,更像是卖二手的闲鱼鱼塘,想要更大曝光,只能发到鱼塘。

另外,此次更新的“圈友日记”、个人电台等功能,都是为了给使用者搭建更多的交流场景。即刻曾把圈子比喻为城市里的街区,资讯流和各种功能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游乐场”。即刻用两个小小的改动,完善著从社群到社交的拼图。

“一千个圈子可以有一千种即刻”吗?

如果说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跨越,那么从社群到社交将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洗礼。从来都是建立社群容易,从天涯到B站,不论是依靠内容还是互动,建立一个成熟的社群并不难。但是成功的社交却极少。

即刻的尝试会成功吗?

一切还是要从即刻的基本盘“圈子”说起。今天的圈子是2018年底从“主题”修改而来,那时各个圈子已经聚集了不少使用者,形成了无数个小小的人群。每一群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话题区。前文说到,这是一个个天然的社群。

仅有社群还不够,这不能让即刻和过去的天涯、人人网拉开距离。依靠社群做社交,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让社群的资讯和人际网络流动起来。

例如,即刻开通的圈子内聊天群,直接把入口建在圈子里;个人展示页,被想尽办法补足了个性化标签和圈子展示。一切都在向着推动优秀的社群,形成组团效应的方向努力。

新版即刻,挖空心思地方便使用者加好友、加圈子

在一群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共同情绪的陌生人里面,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会相对容易。比从头开始,新上线一个App,再软磨硬泡地拉新拉活看起来有前途的多。

即刻最初以Geek(极客)形象示人,大家分享的往往都是和年报、资料有关的“硬核”内容。还有如“一起来做投资人”“xx读书今天更新了吗”等等圈子渐渐热闹。每个行业的圈子都聚集了一批行业大佬,更多的是普通的工作者。

即刻给了同一行业、关心行业进展的人们一个很好的展示和交流空间,也方便了使用即刻找到行业资讯的人。相对于专业的职场社交App,即刻在这方面表现的很不错。

也有人说即刻用社群的形态去做社交,完全是画蛇添足。它应该做好的是自己的资讯流,引导好使用者,毕竟内容才是立身之本;协调好下沉使用者和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减少他们的摩擦。但即刻,已然All in 社交了。

不过,大可不必为即刻的前途过于操心,更不用担心瓦总的命运。毕竟他还是一个饿不着的富二代——“我想感谢我父母,让我做个富二代,即刻自掏腰包我也会做下去。”诚实的瓦恁在即刻6.0遭遇恶评的当夜这样说。

园 长

关注社交、音视讯领域

微讯号:309514305

END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络微讯号 | ciweimeijiejun

2019-08-14 15: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