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迪智库|跨国卫星网擅自在我境内开展业务的风险_互联网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03

报价宝综合消息赛迪智库|跨国卫星网擅自在我境内开展业务的风险_互联网

【编者按】

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5月23日将首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并计划2019年至2024年间,在太空搭建由约1.2万颗卫星组成的“星链”网络,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此外,亚马逊等公司也试图于未来几年部署类似卫星网络。此类低轨卫星互联网业务引起了国内对国家通讯安全方面的担忧,因此工业和资讯化部赛迪研究院在本文中对此作出研究和预判。

2019年5月23日,太空探索公司的一枚“猎鹰9”火箭在佛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

随着航空航天产业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利用低轨卫星星座开展互联网业务(卫星互联网)已成为国际市场热点。我国国家战略也提出“发展新型卫星等空间平台与有效载荷、空天地宽频互联网系统,形成长期持续稳定的卫星遥感、通讯、导航等空间资讯服务能力”。然而,目前我国对于国外卫星互联网系统还不具备有效的监管手段。因此,重视卫星互联网风险点,推动建设我国自主卫星互联网系统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

国内外卫星互联网发展迅速

全球兴起卫星互联网热潮。在静止轨道卫星互联网方面,主要有 InmarSat 卫星系统(全球唯一的全球海上、空中和陆地商用及遇险安全卫星行动通讯服务的提供者)、W3C卫星系统(欧洲通讯卫星系统)以及 ViaSat(美国的数字卫星公司) 系统等开展卫星互联网业务。在非静止轨道卫星互联网方面,OneWeb 公司计划发射 648 颗低轨卫星为全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预计于2019 年完成全球部署;SpaceX 公司计划发射 4425 颗小型低成本低轨道卫星以及 7500 颗甚低轨道卫星打造全球卫星互联网;Outernet 计划发射上百颗卫星提供单向广播服务;O3b 公司则已运营多颗中低轨道卫星,为尚未接入互联网的欠发达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三星公司也设想发射 4600 颗卫星来打造自己的卫星互联网。此外,虽然 Google、Facebook 等公司相关的卫星互联网计划先后流产,但仍然通过投资或者租用其他卫星公司装置的方式谋划卫星互联网业务,例如 Facebook 与法国卫星运营商 Eutelsat 合作,计划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14 个国家提供卫星宽频互联网服务。

我国卫星互联网刚刚起步。目前,我国合法开展卫星通讯业务的企业主要包括中国电信、中国卫通、中信网络、亚太卫星和亚洲卫星等。在卫星互联网方面,除投入使用不久的中星 16 号等卫星可以提供宽频行动通讯服务外,国内尚未有其他卫星互联网系统实际投入使用。目前,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天科技、中国电科等公司都开始积极规划、研发、推进卫星互联网相关工作,典型的有“福星计划”、“鸿雁系统”和“虹云工程”等。

当前卫星互联网存在的四个风险

风险一:无法阻断跨境传播。根据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除卫星广播业务外,我国并不能向其他国家提出该国卫星网络不可覆盖我国领土的要求。因此,任何覆盖我国的境外卫星均具有在我国境内开展卫星互联网业务的技术能力和手段,并且其卫星通讯链路不受我国监管。

由于卫星覆盖范围广、通讯距离远,非法设定使用卫星终端的使用者之间,可通过未经批准在我国境内开展业务的境外卫星及其地球站等轻松实现境内或跨境通讯,并且绕开我国互联网监管直接接入国际互联网。

风险二:威胁资讯和空天安全。各种计划中的卫星互联网系统涉及卫星数量巨大,如果相应卫星具有观测功能的载荷,则将使我国的重要设施等处于完全暴露的状态,可能进一步造成资讯泄露、为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便利等严重问题,将给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带来新的威胁。

此外,由于卫星互联网系统中大量的非静止低轨卫星的存在,寿命较短、难以回收,容易形成太空垃圾,威胁航空航天安全,甚至威胁地面居住地和设施安全,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和人员生命损失。

风险三:缺乏有效监测技术。卫星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空间业务应用,主要涉及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系统,工作频率一般为 Ku 和 Ka 波段。而我国现有卫星监测技术仍有很大局限性,例如,对于卫星移动业务,因其终端多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移动、易隐蔽等特点,现有的无线电监测技术手段还难以对其进行准确实时的监测定位。此外,由于卫星数量很多,开展卫星互联网无线电监测也是一项繁琐、困难的任务。

风险四:难以监管终端市场。卫星互联网终端主要包括静止轨道卫星、非静止轨道卫星、卫星移动终端等,其生产、销售、进口监管的难度较大。例如,已存在非法卫星互联网终端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购买、携带进口,经非实名快递运输等方式获取后,未经国家管理部门许可在我国境内使用的情况。由于获取方式隐蔽,监管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发现查处滞后、溯源困难等问题。

建议

提升对卫星互联网的监测能力。针对目前我国卫星监测设施对 Ku/Ka 频段静止轨道卫星、非静止轨道卫星、卫星移动等终端缺乏相应无线电监测定位能力的情况,应尽快保障技术资金人力资源,加大对卫星互联网监测技术的研究力度,推动相应的卫星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具体可通过升级现有固定卫星监测装置,提升对各类卫星、卫星终端装置的监测定位能力,并逐步建立固定式、移动式的移动卫星监测网络,实现对卫星互联网讯号的测量识别、终端定位、内容解码、干扰压制、访问控制等功能。通过统一规划、合理部署,探索开展对卫星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有效管控方法。 推动我国自主卫星互联网建设。卫星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因此,我国应重视并抓住这一新发展机遇,提前布局自主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推动卫星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一是鼓励科研机构和生产厂商合作研发,实现卫星互联网核心技术突破;二是指导、鼓励相关企业进行应用创新、拓展业务范围,及早抢占卫星互联网应用市场空间,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三是追踪国际卫星互联网发展状况,推进相关单位有组织的进行卫星网络资料申报工作,争取国际地位;四是积极参与有关卫星互联网的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主动参与协商,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共同降低各种安全风险。 丰富卫星互联网风险管理手段。卫星互联网风险主要是威胁无线电安全。因此,应多角度完善对卫星互联网的监管手段。一是对国内外卫星互联网新型业务模式可能造成的无线电安全影响及早预判,例如军事安全、反恐处突等,在风险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应对策略研究,制定可行、可靠的反制方案、应急预案等,提升快速处置能力。二是加快论证境外卫星互联网与我国现有卫星网络的相容性,主动掌握过境卫星的频率及轨道资源使用情况,做好资讯储备。三是完善对卫星互联网终端装置在生产、销售、使用、进口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手段。四是寻求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采用国家间统一或相容的标准,大大降低卫星互联网给双方带来的风险管理成本。

(本文作者来自工业和资讯化部赛迪研究院)

2019-08-20 21:49: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