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文理解互联网趋势 以资讯&能量模型为切口_人类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1

报价宝综合消息一文理解互联网趋势 以资讯&能量模型为切口_人类

本文作者用“资讯&能量”模型梳理了科学史,从远古时期到文艺复兴、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的建立,回顾过去,解读当下,展望未来。

01 一切都是能量和资讯

世界应该是能量的,因为物质从本质来讲就是由能量构成的。

那资讯是什么?

资讯就是组织和调动能量的法则,比如语言、文字、公式等等。

从这个角度讲,一切事物都是能量和资讯。能量和资讯,这两条线索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都充满了解释力。

不说远的,就说现在,我们会用GDP这类指标去判断不同经济体的发达程度,而用能量的尺度来衡量不同文明。在使用能量总量的背后,反映的是出它能够创造财富或者动员战争的可能性。

“资讯&能量”这个模型最大价值是联合科技这个关键点。

历史总是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事物,其实都在摇摆,寻找一个合适的点,它们没有一个确定方向,但是科技不一样,科技是我们理解未来的一条线。

为什么这么说?

这就需要我们去回看科技的发展历史,它是一种可以产生叠加式收益进步的力量,它是一步一步地走过来的,它是有方向。而且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在推动社会变革,或者说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只有科技。

科技史就是一部确定的,不断向前的历史。从科技是给出的视角去串联历史,你才能真正洞察世界变化的趋势。

02 远古→农业文明→文艺复兴

那我们试试用“资讯&能量”模型,来重新梳理一下人类走过的路程,在一个个事例中,你会感受到历史现象其实在不断轮回。

人类的祖先现代智人最开始是生活在非洲,非洲食物资源都很充裕,依靠狩猎采集的方式生存是完全没有问题。但人口规模无法得到突破,没办法产生文明,必须是农业才行。

“非洲为什么没办法产生文明”这个问题就可以转换成:“为什么人类在那个时期无法在非洲形成大规模的农业。”

简单来说就是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非常有限,非洲当时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农田,人类只能先以适应自然的形式完成向农业定居生活过渡,所以非洲人必须往北迁徙走出非洲。

用模型解释,就是狩猎文明已经发展到了能量过剩的程度,当前的资讯系统没能对溢位来的能量进行组织协调,资讯成为人类发展的瓶颈,人类在等待文明的出现。

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对能量不太重视,那是因为我们身边的能量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自身的需要。但是原始人的时候并不是这样,和所有其他动物一样,你要活下来,你获取的能量必须大于你消耗的能量。

而要离开非洲向北迁徙这项大工程,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的能量是巨大的:

衣服,火,住所,武器,语言,这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衣服、火、住所是对能量节流,让人类活动得以用生存之余的能量改变世界。

武器和语言都算是资讯,武器让能量的使用形式有了聚焦,语言是让能量的组织更灵活高效。

走出非洲下一步,人类为进入农业文明做准备,也就是需要完成定居,因为定居扩大了人类规模,文明才有可能发生。

这需要3个条件:村落的建设,谷物的驯化,工具基础。村落是提升储存能量载体的容纳度,谷物的驯化让能量获取的密度得到了提升,工具基础就是农具的发展,它提升了能量获取的速度。

定居后人类就开始了文明之旅,需要3个条件:书写系统,修建城市,冶炼技术,下面我们逐一讲解。

人类根据基因本身的限制,交流沟通产生的最大规模也就只有200人左右。基因这套资讯无法组织更大规模的能量,于是需要使用另一套资讯系统,也就有了神来帮助管理,神这套资讯系统直到现在都在使用。

所以与其说人是神创造的,不如说神是人创造的。

神的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必须得保证其正统性,这是神之所以是神的条件。

口口相传的神很容易让其正统性遭到怀疑,于是有了书写系统,有了神职人员和祭祀保证神的资讯一代代传递下去。神和书写系统其实都是为了管理和组织更大规模大能量。

造神完成后人类总算是安定下来了,从能量上考量也形成了正反馈,人口的密度也就上来了。

人口密度是开启文明的必要条件,它首先是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外部威胁,让发展得到了持续性,其次是多出来的能量会让资讯得到发展,资讯会更高效地组织能量,促进分工,农业之外也有了商业的发展余地。

第三个条件冶炼技术的发展,这让人类掌控能量得到飞跃,生产效率提高,生产关系产生变革。农业文明开启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在沉淀。

这段时间有4点重大事件是值得注意的:

覆盘一下,可以总结出两个要点:

下个阶段是科学的开启,科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是脱胎于神学,但是科学要发展起来,必须挣脱神学的束缚。那个阶段神学这套资讯系统对能量的组织由盛转衰,溢位来的能量给科学发展创造了条件。

首先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伽利略确定日心说,接着牛顿建立定义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力学三定律,搭建起人类整个物理学的大厦。

期间的医学、化学、光学等诸多门类都得到发展,不一一细说。

17世纪,英国开始了以改进工具和更种方法为核心的农业革命,农具和更种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超过了当时的中国和印度。

当能量积累到一定量,就开启了新的能量台阶的起点,富余的力量被卷入新产业。

在那样的条件下,手工业中纺织业的需求和前景就变得客观,但当时人口总数支撑不起庞大的纺织业,于是飞梭和珍妮纺纱机得到普及,机械代替人力,后面水能、风能,畜力各种能想到的动力来源都用上了,但能量缺口还是巨大,动力成了英国产业发展的瓶颈。

后来大家都知道,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解决了这个动力问题。

总结起来,就是牛顿找到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那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诞生就是能量富余的结果,工业革命的本质是动力革命,人类使用能量的水平得到了飞跃。

除了时代必然趋势之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当时科学协会和学术团体的出现,他们让商人、科学家、发明家、工匠有机会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资讯,取长补短,让科学成就在那个时代大量出现。

它们是新时代的推动者,新科技的助产士。工业革命开启后,原有产业+蒸汽机=新产业。

整个社会进入转型热潮,新一轮回的能量积累又开始了。

工业革命是基于机械论,机械论的思想有3个特点:确定性、可拆解、标准化。

这对那个时代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比如管理学之父泰勒看中的就是优化流程和标准化管理。(即使现在很多企业模式也还是按照这个特点)

好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转型完成后,人们对效率有了更高的需求,于是用电开启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从能量角度来看,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动力,其实历次工业革命的发展都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从资讯的角度看,电的普及带来了通讯革命,电信业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发展的程式,电报是通讯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意味着时间和空间能控制人类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电报让各地的人类文明第一次无时差地连线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后,现有产业+电=新产业。整个社会进入转型热潮,新的轮回又开始了。

这段时间的重大发明有汽车、飞机、机关枪。在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它帮助人们开启了一双天眼,第一次采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生物的发展,但是进化论只会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没办法告诉我们去往哪里。

04 量子时代

牛顿的经典物理开启了我们的新世界,但牛顿的很多底层逻辑都是基于生活观察,来源于我们的直觉,比如:时空是独立在运动之外,运动并不会对时空造成影响。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打破了这个观点,紧随其后的普朗克、玻尔、薛定谔等众人将整个经典物理冲垮了。

人们得以用全新的世界观去观察世界,新一轮的革命又在孕育当中。

经典物理性基础的方法论已经不再适用。我们所在的是信息时代,有着新的科学基础和方法论,主要是3点: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

简单来说,控制论的研究是在一个动态系统里,如何在很多内在和外在不确定的因素下,保持平衡状态的方法。他思想的核心是利用对各种输入讯号反馈来控制系统问题。

具体到我们自身,就是要根据反馈作出调整,适应现状而不是预测未来。信息论就是消除不确定,系统论就是1+1≠2。

05 互联网

最后一节说说我们现在的互联网,那得从计算机说起,计算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算盘,算盘的本质就是利用人的能量在珠算口诀这种资讯集合的控制下,完成资讯处理。

不难看出,完成越复杂的运算就需要越多的能量。

从计算机的发展来看,算盘完成一次计算需要一粒芝麻的能量,摆弄帕斯卡和莱布尼兹计算机需要一颗绿豆的能量,而巴贝奇计算机需要一粒花生米的能量,楚泽计算机需要一个橙子的能量……这个趋势下去人类无法实现大资料运算。

后面经过夏农、图灵人物的理论贡献,晶体管、芯片,积体电路等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才能慢慢一步步走到今天。

计算机的本质就是资讯的控制下,利用能量实现运算。而互联网的本质是以资讯换能量。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用资讯手段节省能量。

这么说可能不是很理解,举个例子:电商为什么发展这么迅速,本质上也是资讯换能量的结果。

大家买东西方法有两个,第一个选择是去商店买,这费时费力;第二个选择是网购,这样不仅自己的能量和精力消耗减少了,商家那边推广成本也降低了,经济上统一配送也节省了很多能量。

好,我们回归互联网这条主线,我们从互联网1.0发展到互联网2.0,——移动互联网时代,这需要4个预先条件:

1.0实现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的联网,2.0实现的是人和人的连线,3.0是实现的万物互联。

但要完成3.0的过渡,我认为有3点问题需要解决:

看完后,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历史总是在重演,科技总是在向前,资讯和能量在这个过程中相辅相成,人类科技发展历程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放大的正循环。

我们用“资讯&能量”模型试着解读当下,世界进入近代以来,能量的增加速率放缓,资讯增加的速率在放大,原因是人类不能控制核聚变,不能低成本获取可再生资源。

那些便于利用,但是污染和温室效应严重的能量要省著用,于是资讯在科技和经济的权重增加。

近几十年互联网之所以突飞猛进,就是突破为了能量使用的瓶颈,用资讯换能量。

这个思维模型以能量和资讯为主线,可以判断一项技术是否有生命力,对我们的未来方向的选择也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启发:

《科学史纲60讲》——吴军

本文由 @23 原创释出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2019-08-25 01:5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