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中介 年轻人的第一个社会老师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2

报价宝综合消息黑中介 年轻人的第一个社会老师

"没想到租个房还这么危险,骗点钱就算了,还差点把命搭上"。

回想起一个月前的租房经历,小敏依旧心有余悸。作为2019年应届毕业生,出于对北京这个"大城市"的向往,更为了实现自己在武汉难以承载的梦想,小敏决定放手一搏做一名北漂。

到了北京,小敏在西二旗找到一家互联网公司做实习生,正式成为后厂村30万互联网大军的一员。梦想有了栖身处,接下来就是寻找住处,安放肉体。

在自如APP,小敏搜寻后发现,回龙观最便宜的一间房,租金就要1900以上,并且房间小到仅能放下一张床和一个两门衣柜。看着APP上"离谱"的房价,小敏决定亲自去试试运气。趁著周末他来到某小区,希望能找到房东,因为这样能省下一大笔可观的中介费。

到了小区,小敏发现,想遇到房东,要有买彩票中五百万的运气才行。谢绝一大波穿着衬衫西服的中介后,一个穿着便装的小伙子来到小敏跟前,"姑娘,我这有便宜的单间,一千块不到,没有中介费,要不要去看看?"

小敏跟着他来到所谓的"便宜单间",狭长的通道,又小又黑的房间,完全没有一点住的欲望。提出要走,没想到便装男立刻变脸,拿出合同硬要跟她签约,并且打电话喊来了另一名壮汉。

此刻,涉世未深的小敏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传说中的黑中介了。最后在缴纳了500元所谓的"看房费"后,小敏才得以脱身。

黑中介,这个广为诟病的职业,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了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个"老师"。

源于资讯不对称

1998年6月29日,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机关职工成为商品房第一波吃螃蟹的人。接下来,商品房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涨涨涨,在造就无数亿万富豪的同时,更让很多人通过投资商品房享受到了国家经济高速腾飞的红利。

有了商品,自然也就有了交易。增量市场扩大的同时,存量市场的交易也日趋频繁,房屋中介应运而生。

商品房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因为手续繁杂,条例众多,并且交易数额巨大,买卖双方存在不信任。作为桥梁,游走于资讯不对称的买卖双方的中介,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蛮荒时代,讲究一个快字,谁能尽快占领市场,谁就更有话语权。高额的佣金,超低的门槛,吸引著无数渴望一夜暴富的淘金者。中介行业吃的是"资源饭",这样的行业面对高利润的时候最容易滋生阴暗面。

中原地产、中大恒基、中天置业这三家最具代表的房产中介公司就起家于这个年代,分别盘踞在沪、京、深三座一线城市。

而这三家中介的创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身草莽,有的甚至还坐过牢,"自称"黑社会。蛮荒的代价就是混乱,中介这个行业从那时候开始,似乎就已经"染上"了江湖气质:抢客户抢房源抢地盘,暴力和斗殴成了家常便饭。

拿着客户的房款跑路;利用虚假房源吸引客户,再用高价成交其他房源;承诺零佣金,暗地和房东一起吃"差价";诱导客户签看不懂的霸王条款……

中介行业本该是王者,硬是被这些"不守规矩"的人,做成了青铜。

霸主更迭

08年,中国喜忧参半。1月,大半个中国遭遇持续的大规模雪灾,损失惨重;5月,汶川大地震,夺走了六万余名同胞的生命;8月,北京奥运,中国与世界同步……同时,还有一件大事值得铭记,那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持续加剧)。

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房市低迷,中国也未能幸免。房屋中介巨头纷纷收紧钱袋,停止扩张,应对寒冬的到来。

"我现在68岁,我的对手38岁,你很清楚世界是谁的"。这是号称"房地产中介教父"的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在2017年对记者说的话。他说的对手指的就是链家的左晖,彼时的左晖初出茅庐,相比三大中介巨头,藉藉无名。

但就是这样一个行业新贵,没有选择在行业低迷期消沉,反而急流永进,誓要成为北京排名第一的中介公司。市场遇冷,正是抄底的好机会,低价收购同行店面,成了链家此时的战略。

好在,左晖赌赢了这场战争,风雨过后,链家店面已经从30多家扩张到100多家,成为京城房产中介的龙头老大。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左晖带领链家一路南下,用同样的方式攻陷四川、广州、深圳多个市场,于是,才有了十年后施永青等传统大佬的自叹不如。

到了2014年,一个新鲜名词突然走到了大家的视野,这就是O2O。曾因上调埠费,和58一起被链家们声讨的搜房网,此刻不满足于作为一家平台,决定转型成为一家中介公司,此举再次被链家发文公开声讨。但左晖似乎从BAT们的崛起看到了互联网的威力,公开信发出四个月后,链家网上线,四年后贝壳找房上线。一个向上,一个向下,双方命运就此改变。

至此,施永青们"被迫"交出权杖,年轻人们成了新江湖的首领。

新霸主,老套路

原以为,互联网的加持,会让黑中介从此销声匿迹。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8年8月,一篇《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推文刷爆朋友圈,再次将长租公寓推到风口浪尖。

报道称,阿里P7级别王姓员工,1月份赴杭州任职,租住在自如旗下的一间公寓内。到了7月,身体不舒服,在301医院检查后发现血小板减少,随后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几天后,病情恶化去世。

2011年5月,连结正是启动自如公寓,从出生那天起,自如就频频因甲醛房上热搜,但链家一直没有做出妥善整改,归根到底,还是成本问题。长租公寓的盈利模式一直存疑,为了利润,平台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降低装修标准、缩短装修工期、垄断房源、租金贷沉淀资金用于房源扩张……

百度贴吧一位名叫"markliu00628"的网友列举了自如的种种劣迹。

第1, 租房前管家承诺转租扣半个月租金,退租扣一个月,实际转租发现系统会上调租金,"逼你"租不出去,真的退租也要提前20天申请,否则扣一个月租金之外还要再扣20天租金。

第2, 说的不收中介费,其实自如服务费是房租的10%,一年相当于拿出了1.2个月的房租作为隐形"中介费",而且不会停止,这笔账,平台比你会算。

第3, 甲醛超标、煤气水电费做假、房屋拥挤、人员混杂,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好人,成不了"好中介"?

"现在想想,离开肯定是对的,哪怕赚的少一些,但至少心里踏实"。

这是离开中介行业两年的王辉发出的感慨。房产中介是王辉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进入这个行业,他发现这不是一个你努力了就有收获的行业。而那些做得好的同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会使一些"手段"。

王辉的"第一次"就是配合同事演了一出好戏,最终促成了成交。此后,每次成单,王辉晚上都会辗转反侧,"罪恶感"让他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

二十年来,作为房地产的衍生行业,房产中介从野蛮拓荒,到寡头易主,再到模式创新。如果从业者都将"我们这里没有真话"奉为真理,那真的是这个行业莫大的悲哀。

随着商品房增速放缓,整个房地产行业已经从增量市场发展成为了存量市场,可以预见,未来的中介行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如果还是指望跑马圈地,拉帮结派的那一套江湖手法来发家致富,显然是自掘坟墓。

做好"人",做"好人",做"好中介",做"好服务",才是人间正道。

2019-08-25 15:56: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