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理解头条说的通讯录资讯不属于原告的个人隐私资讯?_刘先生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7

报价宝综合消息如何理解头条说的通讯录资讯不属于原告的个人隐私资讯?_刘先生

作者 | 石灿

编辑 | 铁林

《今日头条被诉侵权,辩称:通讯录资讯不属于原告个人隐私资讯》,这条新闻标题是在6月20日下午进入进入大众视野的,在社交媒体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该条标题的重点不是今日头条被诉侵权,而是媒体把涉及个人隐私资讯部分着重放了出来。

当天深夜,今日头条方面释出公告称,今日头条绝对不认可“通讯录不属于使用者隐私”的说法。他们认为,律师答辩意见的观点需要结合完整的上下文和诉辩双方观点来理解,简单撷取律师发言片段不能作为公司观点。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律师说了什么?

6月20日,海淀法院审理了刘先生称“今日头条App软件擅自上传通讯录 ‘今日头条’被指侵犯个人隐私”一案。

此案原由是这样来的。

辽宁人刘先生是一名实习律师,也是今日头条的使用者。一年前,刘先生把今日头条解除安装了,不久后,他在一台“新手机”上安装了今日头条,并拒绝授权今日头条读取通讯录,即便如此,今日头条还是向他推荐了之前通讯里的联络人。

这里的关键是,刘先生用不同手机下载了同一款内容阅读App,之前同意授权阅读通讯录资讯,现在拒绝了,可它依旧给刘先生推送“可能认识的人”。

刘先生还说,今日头条在《使用者协议及隐私条款》中没有明确将收集使用者个人资讯的前提下,擅自上传并储存了原告通讯录。

他还认为,今日头条的智慧演算法不仅未充分提供资讯便利,而且让原告个人资讯、隐私更多曝露在网络;今日头条侵犯了他的隐私权,这才把今日头条告到法院,希望今日头条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支付一块钱作为精神赔偿。

“不同意原告全部诉讼请求。”今日头条方面在法庭上单刀直入,给出自己的结论,接下来,今日头条方面委托律师要展开反击攻势了。

被告律师称,刘先生没有向法庭证明涉案头条账号由刘先生实际使用,刘先生也没有证明涉案头条账号新增好友页面推荐人列表中的使用者,是他通讯录里的联络人。也就是说,你得证明今日头条推荐的那些人,真的是你通讯录联络人。

“通讯录资讯并不属于原告的个人隐私资讯。”今日头条方面认为,隐私是指自然人拥有的与其社会生活无关的个人资讯和个人生活资料,其核心属性为被自然人隐藏或不欲为外人所知晓。比如你身患绝症,又不愿意和别人说,这就是个人隐私表现之一。

今日头条方面称,电话号码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被很多人知晓,不应保密,反而需要告诉别人。这不应该是隐藏资讯。该方面还表示,本案涉及的“通讯录”资讯,虽然包含有个人姓名、电话等资讯,但是这些资讯并不是刘先生本人的资讯,而是其社会网络成员的资讯,所以不属于刘先生的“隐私资讯”。

原告方面是这样反驳这个观点的。

通讯录资讯是储存在个人手机内,记录其他人员姓名、电话号码等主要资讯的内容,是个人保持社会联络的重要纽带之一。通讯录中通常记录了普通人的家人、朋友、工作伙伴等内容,有的会填写昵称、对方工作单位及职务等,完整的通讯录资讯能够反映个人的家庭关系、身份关系及社会关系,属于对公民个人敏感、重要且关键的私密资讯。此外,原告还举了其他例子反驳被告“通讯录资讯不属于刘先生隐私资讯”的观点。

在刘先生的起诉中还提到,今日头条没有提前告知他,今日头条要收集个人资讯。

今日头条给出的资料显示,2018年1月29日以前,刘先生用一相同的涉案账号多次登陆过今日头条,多次授权同意今日头条使用通讯录许可权,并读取他的通讯录资讯;后来,刘先生又凭借同一个账号再次登入今日头条,通过点选“查询好友”弹窗中“现在看看”按钮表达了想要检视通讯录好友的头条账号的意愿。

没过多久,刘先生就禁止今日头条使用他的通讯录许可权了。今日头条提供的“检视好友”服务,是基于刘先生首次授权、且留存在今日头条上的通讯录资讯推送的。

他原先授权的通讯录资讯,已经被今日头条上传到后台服务器了,通常来说,账号携带的资讯不会因为手机装置而改变。

这点在今日头条方面提供的资料中有显示:在原告公证版本(6.5.6版本,释出于2018年1月19日)App的隐私政策中,被告已明确告知了使用者“公司可能会收集和使用您的相关资讯,您一旦选择使用‘今日头条’软件及相关服务,即意味着同意公司按照本隐私政策收集、使用(含商业合作使用)、储存您的相关资讯”。

今日头条最新版本隐私政策截图

这就是说,一旦刘先生使用今日头条的“新增通讯录好友”功能,今日头条App不仅会读取他的通讯录资讯,还可能会储存其通讯录资讯。而那些资讯,“可能包括姓名、性别、联络方式等单独或者结合识别使用者身份的资讯”。

在法庭上,法院还启用了技术调查官,针对本案的一些技术问题做提问,技术调查官问了今日头条方面一个问题:后来的通讯录资讯是否会覆盖掉之前读取的通讯录资讯?今日头条方回复,和版本有关系,有时间差,没有实时覆盖。

这点能间接说明,今日头条可根据不同版本需求,选择使用者在不同时段的资讯进行读取。按照现有证词来看,在刘先生身上,今日头条可能读取的是他最先授权的通讯录资讯。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有多次授权行为,那么,拒绝授权的行为一旦发生,是否能否定掉先前的授权内容?也就是说,我先前同意你读取我的通讯录资讯,但现在我反悔了,我不同意你读取我的通讯录资讯了,你还能不能继续使用先前我提供给你的通讯录资讯?

原告方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今日头条应当停止对刘先生通讯录内容的读取、使用,但从庭审材料来看,应用此时仍然在使用原告的通讯录内容向原告推荐可能认识的通讯录好友。

这里有一个过程需要提一下,2018年1月19日之后,今日头条继续使用刘先生的通讯录资讯,是使用了以前的库存资讯,还是使用了实时同步资讯?

这直接牵扯到今日头条,有没有在那部恢复过出厂设定、没有任何通讯录内容的新手机上读取通讯录。如果有,那就可能是没有得到授权的读取行为;如果没有,那就可能是对之前资讯的“云读取”。

原告将责任推给今日头条,说它没有实时同步刘先生的使用状态。该方面找来了其他两款软件支撑自己的论点。他们说,微信和QQ会随着使用者授权的不同而变化,不会累积储存使用者所有通讯录内容,“这才是符合正当、必要的使用通讯录内容的做法”。

原告还认为,被告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的收集、使用个人资讯“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原告把今日头条读取使用者通讯录资讯的行为,视为为了获取额外商业利益的侵权行为,个人资讯资料具有商业利用价值。这种价值可以延伸到为了增强产品的社交属性上。增强社交属性,就容易利用人脉网络扩张使用者数量,达到社交网络规模效应,实现商业变现。

被告则坚持认为,本案被告没有公开宣扬使用者的个人隐私,只是推荐给使用者本人,没有利用网络公开个人隐私和个人资讯。本案的另一个难点在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条规逐条作出评判。在辩论阶段,被告也称,今日头条做了明确界定,所收集的个人资讯,向社会公开,无需征得同意,也符合相关规定。

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审判长问,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各方是否同意调解?原告说,不同意调解。

中午12点,本次审理结束,尚未有定论。

在6月20日晚间的“澄清”宣告中,今日头条方面指出,今日头条尊重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使用者资料必须由使用者授权使用,权利属于使用者,今日头条也一直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服务使用者。

在国内,手机App涉嫌非法获取使用者个人资讯许可权的情况多吗?

4月,上海市消保委释出了一项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国内多款手机App涉嫌非法获取使用者个人资讯许可权,涉及网购平台、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诸多方面,至少有25款存在问题。

此前,中消协释出了100款App个人资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情况,报告显示,共测评的10类100款App中,有91款App列出的许可权存在涉嫌“越界”,即过度收集使用者个人资讯的问题。

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还显示,有52.5%的消费者有使用手机日历记录行程、待办事项的习惯,一旦这些资讯被不法App获取,后果将会非常恐怖。

“美团饿了么被质疑App偷听讲话”的话题在3月发酵,很多网友反应,自己有时候谈论某一个商品后,不少软件能在话毕后,给他/她推荐谈话中的商品。此前从没在该软件搜寻过该商品和该型别商品。

有程序员团队自程式设计序,证实了安卓手机锁屏后,App仍然能“监听”的非授权行为。该团队在梨视讯的访谈中还说,做这个程式就用了几个小时,基础研发人员懂得原理的,都能做出来。

美团和饿了么则称,“不存在偷听”,“无端猜测”,也不“不具备相关技术条件”。这件事后来不了了之了。

很多主流软件都有“授权听筒”的功能,有资料显示,包括今日头条在内。如果你想取消这些授权怎么办呢?可以在今日头条里面设定,这是你的权利。但今日头条最新版本的隐私条款也写到:您撤回同意或授权的决定,不会影响公司此前基于您的授权而开展的个人资讯处理。

石 灿

微讯号:S1468002343

END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络微讯号 | ciweimeijiejun

2019-11-05 19:59: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