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市前 一群博士成立的公司被包工头起诉侵犯专利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0

报价宝综合消息上市前 一群博士成立的公司被包工头起诉侵犯专利

2019年3月22日,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科创板上市获得受理。首批入围科创板的企业仅有9家,只有在大方向上都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才能入围,技术门槛极高。

可就是这家自主创新高科技企业,最近却被两家重庆公司告上法庭,被起诉侵犯专利权。起诉安翰科技的,是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的法人都是王金山,起诉涉及侵犯8项专利。

甚至在昨天,两条新闻进入我的视野:首先一条,是当天的新闻联播中,出现了安翰胃镜胶囊的画面,这意味着安翰的技术水平得到了中国最权威媒体的实质性认可;另外一条,是上海某知名媒体,连发三篇新闻,以“谎言”、“过度包装”来形容这家即将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两条新闻天地之别,那到底谁说的更贴近事实?黑奇士展开了调查。

查阅招股书得知,安翰的四人创始团队,董事长吉朋松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学与探测学技术硕士学位,是“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其他三人全部拥有博士学位。

有图有真相,资料来自天眼查:

按照常理,这样的一家企业如果侵犯专利,则被侵犯的企业,也应该拥有相应的实力。就像高中生抄作业也是抄高中生,不会去抄小学生作业一样。

那么,重庆金山科技的技术实力如何?

网络搜寻可知,重庆金山科技的创始人王金山,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分配到长寿县水利局当秘书,1993年下海,成立重庆皇城装饰工程公司。用更通俗的话说,王是一名“装修包工头”。

到了2004年之后,王金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即开始以“硅谷精英”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自称带头研发出“全球第二家胃病胶囊”。

从中文系毕业、干房屋装修,到研发出“全球第二的胃病胶囊”,“从事胶囊机器人研发十多年”,转变之巨大,令人有些不可思议。

深扒:25年专注做装修装潢,一朝成医疗专家

最近被媒体爆出的南阳“水氢车”,董事长庞青年从给生产队放羊开始,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发明了加水就能跑的汽车,把物理学所有的定律都给颠覆一遍,还获得当地-的认可。

与之相比,重庆金山科技有过之而无不及。

1993年,中文系毕业生王金山开始干房屋装修装潢,这个业务直到现在,仍然是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的现金牛。当然,现在摊子大了,除了装修,他们也开始卖房。

黑奇士在安居客上搜索发现,金山科技开发的楼盘叫金山美林,均价5333元,状态为售罄。

通过天眼查搜寻,王金山在1993年创立的重庆皇城装饰工程公司仍在正常经营,只不过名字改成了“重庆皇城互联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名字里加入“互联网”,增添了一丝高科技气息。

(工程装饰和医疗器械放在一起,违和感很强,资料来自企查查)

在重庆金山科技集团的官网上,开启就是一行巨大的字:“全球智慧医疗专家,科技追逐梦想”。装修公司怎么转型成的“全球智慧医疗专家”,主要研发人员是谁,学术经历都是啥样的?

这就好像李白写诗写的很好,但你要说他发明了造纸术、指南针,多少人会相信呢?

除非他所说的是“汉芯”、“水氢车”那种发明。

(走近科学,手动大笑脸)

再扒:金山科技宣称“可查胃的胶囊”,准确性未获验证

黑奇士向专业人士询问,胃镜胶囊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能让两家企业这么打?

据了解,胃镜胶囊的最早概念设想早在1992年已经出现,以色列导弹制造工程师GavieIIddan博士受导弹制造理念的启发,首先提出胶囊内镜的设想。英国胃肠病学家、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外科教授Paul Swain医生在“世界胃肠病会议”上宣布了胶囊内镜的概念。

8年之后,Nature(自然杂志)发表首张胶囊内镜拍摄图片。

本质上,胃镜胶囊是一个极小的摄像头,自身带有电池和无线电装置,进入人体内后可以拍摄消化道照片,传送给体外的接收装置。接收到照片后,由医务人员进行分析,进行相应处理。

从技术角度讲,胃镜胶囊的技术难点在于:

第一,因为体积小,电池供电有限制,导致对摄像头的分辨率、无线电功率都有极高的要求;第二,胃镜胶囊自身不带动力装置,无法自行动作,如无精准控制技术则可能造成漏诊现象。

国际上从事胶囊胃镜研发四家主要的厂商,分别是中国安翰科技,Given影像公司,Olympus和西门子公司,然而三大国际品牌均未能实现突破拿出成型产品,只有中国人自主研发的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从2013年起就进入市场并技术成熟。

胶囊胃镜有三大类磁控方法:手柄式、磁共振(MRI)线圈式和机器臂式磁控,其中前两种均未正式被批准应用于临床胃部检查。

那么金山科技的胶囊技术原理是什么呢?据了解,2018年8月,王金山在中国国际智慧产业博览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跟以前的胶囊胃镜不同,这台胶囊胃镜机器人通过自动识别、自动导航,实现了从检查到诊断的全自动控制,是胶囊内镜检查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

听起来很玄奥,新华社的一张图片揭示了真相:金山科技的胃镜胶囊采用的就是“手柄式磁控”,这种控制方式就是医学界所说的“磁扰动”,技术原理(通俗)是:

在胃镜胶囊上嵌入小磁铁,外面操作人员拿一块大磁铁,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让胃镜胶囊在体内调整姿态,以求摄像头能拍到更多的角度,这种操作方式可控性差,无法预计检查效果。

通过新华网的图片明眼人一看会有很多疑问:

1. 检查的医生为什么穿着西装?有无上岗证?

2. 检查医生以何种顺序进行检查?凭经验吗?

3. 大磁铁“异极相吸”如何控制好操作距离?靠手感吗?

如果此刻是我或是我的家人躺在检查床上,我可能会立刻选择放弃。毕竟人命关天,不是儿戏!

李鬼遇李逵,真正的胃镜胶囊是啥样?

通过在国家药品管理管理总局网站上查询,安翰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利用机械臂精准多维旋转移动、自适应匹配实现精准磁控的胶囊系统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现为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173223192),并于2013年率先在临床上投入使用,现在已经应用到31个省市的数百家医疗机构。

注册证上适用范围明确标识:“该产品适用于胃疾病的检查,以供临床诊断。检查中拍摄的食道和十二指肠图片可供医生进行相关部位的辅助诊断。该产品用于8岁以上儿童和成人。”

上图是目前被主流应用的机械臂式磁控装置,医生可以在体外通过操作手柄精准操控胶囊的姿态。

同时,黑奇士又拿到了一份关于胃镜胶囊的专家共识,名为《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7,上海)》,共识中指出:“(胃镜胶囊)外部驱动的主流方法是依靠体外磁场控制。

并且磁控胶囊胃镜检查有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胶囊进入胃腔后,要严格按照规范依次按胃底、贲门、胃体、胃角、胃窦、幽门的顺序进行观察,以确保每例检查的准确性。

上市前遭遇恶意诉讼,真正的创新为何如此艰难?

扒了这么多,让咱们来回到原点:为什么重庆金山科技提起专利侵权诉讼,而且选在了这个时间点?

熟悉资本市场的人都知道,在公司上市前后有一段静默期,按照惯例,静默期从提交上市申请开始,到正式上市之后一段时间结束。

在静默期内,企业不会主动做大型市场活动,向外发声,与同行产生纠纷等,以免影响到上市程序。更不用说被拖入诉讼,那简直是一场灾难,最严重的可能上市失败。

黑奇士采访的律师指出,根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发行人应当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关事项。如果发行人存在重大未决诉讼,很可能影响其上市程序,甚至终止上市。

重庆金山科技选择这个时间点,在重庆本地提起诉讼,颇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黑奇士查看了公开资料,金山科技所涉及的被侵权专利包括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其关联公司金山医疗所诉被侵权专利涉及也是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

所谓“实用新型专利”,一般是在外观、结构方面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就叫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难度低,但同时商业价值也不高。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公司善于钻法律漏洞,先拼命申请专利,一旦想挑起诉讼,就挑一些似是而非的专利出来将对手告上法庭。这样不管官司输赢,都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把对手拖入泥潭。

黑奇士查阅了Innojoy专利搜索引擎,上面标明了双方申请专利的历史纪录:

2013年1月,安翰磁控胶囊获得国家三类注册证,正式上市。

2014年4月,金山科技提交诉讼中所使用的两项专利申请,其中有些原理与安翰已上市的产品原理重合。(我觉得这是对安翰产品拆解后提出的方案)

(金山科技申请专利被驳回的记录)

从申请记录来看,金山科技在申请跟安翰类似的发明专利之后,如果被否,则马上会提交类似的实用新型专利。因为实用新型专利不会有实质性的稽核,很容易被通过,后来就被拿出来用于专利缠讼。

这种做法在国外,被很多大公司玩的出神入化。

2014年12月,印度德里高等法院本周通过了爱立信(印度)提交的一份申请,要求在印度停止销售、宣传、制造小米的智能手机,当时给小米手机在印度的销售带来极大困扰。

这种利用诉讼攻击对手的手段,近年来在国内也有大行其道的趋势,金山科技诉安翰虽然是最新的一例,确是早已屡见不鲜的套路。

肿瘤早期筛查,关乎上千万人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科技兴国、制度创新已经成为国人共识。但怎么创新、怎么保障创新,正是我们需要探索的新课题。

如果仅仅给钱、给政策,不从制度上保障创新者的利益,就容易出现“汉芯造假”、“水氢车”那样的笑话。

黑奇士查看了安翰的官网,他们在官网上列出了各种荣誉,比如,2016年,安翰胶囊曾经登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的首页。CGH是美国胃肠病学会的官方杂志之一,2017年SCI影响因子达7.683,在全球78个胃肠与肝脏病类杂志中排行第7。能在这个杂志做封面报道的产品,在全球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粗略统计,安翰磁控胶囊胃镜系统领域目前共发表SCI论文14篇,IF>5分5篇,其中美国胃肠病协会临床官方期刊CGH 1篇、美国消化内镜学会官方期刊GIE 2篇、欧洲消化内镜学会官方期刊Endoscopy 2篇;2篇荣登CGH、GIE封面文章。(懂行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世界顶尖级技术。)

再看金山科技的官网,“某某官员来视察”、“王总跟随某领汇出国访问”,两者是完全不同的风格;虽然自称是世界第二的胃镜胶囊,但一无证据二没论文,起诉别人的理由还是“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水平,可见一斑。

从我的本心,我还是希望安翰这样专注创新技术的公司能走的更远、更成功,为万千病人带来福祉。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68万,死亡50万人,平均每分钟都有人因为胃癌而死去。中国胃癌发病例数与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是名副其实的胃癌大国。日,韩推行胃癌筛查、早癌的诊断率超过了60%,而中国胃癌死亡率高的一大原因是人群胃镜检查率低。

《中国磁控胶囊胃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指出:磁控胶囊胃镜技术将对我国胃部疾病的早发现和早诊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翰磁控胶囊胃镜也已经在“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中作为胃癌筛查的重要手段,为老百姓提供舒适化胃癌筛查。对于不敢做、不想做、不愿做插管胃镜的中国人来说,绝对是个福音。

安翰是国内胃癌早期筛查技术的领先企业,他们的遭遇,直接关系到中国人的身体健康,马虎不得。

-----感慨的分割线------

本文写作于上周,为了为病人的健康负责,我在不断求证细节,以求最大限度逼近真相,并未急于发表。

结果刊发时看到,上海某知名媒体连续刊载安翰科技的负面新闻,以“谎言”、“过度包装”来形容这家即将上市的高科技企业。

为了更清楚的描述真相,黑奇士昨天深夜向安翰方面发去了采访要求,今天一早拿到了他们关于此事的最新宣告,宣告中说:

“在本公司申请科创板期间,重庆金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以发起恶意诉讼、向监管部门恶意,通过媒体散布不实讯息等手段,极力阻挠本公司的上市程序,上述报道与重庆金山的恶意行相呼应”

一个能把中文系毕业的创始人,包装成“智慧机器人专家”的企业,提供给这家媒体的证据却被全盘接受。

这是创新的悲哀,还是新闻行业的悲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2019-11-19 09:5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