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销咖啡馆丨你学会与顾客永续连线了吗?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0

报价宝综合消息营销咖啡馆丨你学会与顾客永续连线了吗?

某个星期二,戴维正在家办公,打印了一半紧急信件,突然墨盒没墨了。这简直令人抓狂,而且真的不能再耗下去了。因此,他一边发着牢骚,一边到处找车钥匙,然后上车,花了15分钟开到离他最近的办公用品商店。他在货架之间来回走动,想要找到墨盒区,结果看到一堆外观没有任何差异的墨盒摆满了整个货架。他扫了一眼这些货品,希望自己还记得打印机的型号。最后他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墨盒,但只有套装,而且很贵。于是他去找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有单个墨盒卖。他找到一位经理,这位经理随后绕到店铺后仓寻找他要买的墨盒。

时间过去了很久,经理终于回来,遗憾地告诉他,单个墨盒已经卖光了。考虑到他必须打印出所有信件,戴维决定购买墨盒套装。他拿起一个套装去付款,却发现收银台前排著长队。一两个小时后他终于回到家,感到很不开心……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讲,这样的故事并不陌生。过去,多数公司只是时不时的与顾客互动,而且前提是顾客已经确定自身需求并主动寻找匹配的产品或服务,我们将这一模式称为“所供即所需”。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努力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其营销和运营则建立在只和顾客进行短暂互动的认知上。

现在,新技术让数字互动更频繁、摩擦少和定制化,因此公司可以与顾客建立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紧密的联络。公司不用等顾客来找自己,而是在顾客需求出现的那一刻,甚至更早之前就开始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双赢:通过“连线策略”(见下图)顾客体验会明显改善,公司也能实现运营层面的降本提效。

近年来,很多公司都在发展自己的“连线策略”,大手笔投资资料收集和分析。但面对海量资料,很多公司感到负担太大,难以应付。那么,管理者如何对“连线策略”有清晰且系统性的思考?利用新资讯与顾客建立更有效连线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对应顾客(消费)旅程,我们在研究中确定了四大有效的连线策略,每个策略都超越了传统的顾客互动模式,并代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称之为回应需求、规划产品、指导行为和自动执行。这些策略的创新之处不在于使用的技术,而是公司通过技术与顾客建立持续连线的方式。

我们发现,将传统顾客(消费)旅程分成三个不同阶段会有很大帮助:

1)识别,当顾客开始意识到需求;

2)要求,当顾客发现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并找到相应公司;

3)回应,当顾客体验到公司交付产品或服务的方式。

故事中,戴维在这三个阶段都感到很不自在,但墨盒公司在哪个节点都没有找到了解或减轻其不适的途径。公司和顾客在整个过程中都不能有效连线,并陷入双输窘境。

现在,我们根据顾客旅程,来具体探讨一下与之对应的四大连线策略。

01 回应需求

*策略特点:要求尽可能快速且连贯地传递给顾客他们需要的服务和产品。

*适合客群:希望有主动权的顾客一般都喜欢这一策略。

应用这一策略,就要求公司有运营层面的能力:快速交付、摩擦最小化、弹性和精准执行。为提供良好的需求回应体验,公司必须聆听顾客所想,让购物过程更简易。在很多情况下,对顾客来说,最重要的是他们要花费多少精力——越少越好!

例如,故事中的戴维意识到他需要替代品,然后上网去找他最喜欢的零售商,并输入打印机型号,那么只需点选一两下,就可以下订单并要求当日收到墨盒。他的信用卡号码和地址已经储存在系统中,所以整个过程在一两分钟内就结束了。几个小时后,他的门铃就会响起,而他会得到恰恰他所需的东西。

由此可见,“速度”在很多需求回应中都极其关键——不论白天黑夜。零售顾客希望尽快收到他们在网上订的产品。作为快速回应的优秀实践者,亚马逊专注于满足这一需求并赢得美誉,同时重新定义了与顾客互动的方式。

02 规划产品

*策略特点:公司可以在顾客旅程的较早阶段就主动为顾客提供帮助,即顾客发现自己所需,但尚未决定如何满足所需的时候。

*适应客群:重视建议,但希望由自己做最终决定的顾客喜欢这一策略。

该策略只要执行得当,不仅让顾客满意,还能给公司带来效益——顾客会转向公司可以即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其关键能力是制定个性化推荐流程。

试想一下,产品规划策略会给戴维提供怎样的服务:

戴维上网订购墨盒,网站会基于他的购买记录,自动为他推荐产品。他不必费劲去找打印机的型号并确定自己需要哪种墨盒。他只要根据网站推荐下单,几个小时后门铃响了,他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满足这一需求。

03 指导行为

策略特点:当顾客对自身需求还不够明确时,主动提醒顾客留意自己的需求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

适应客群:最适用于知道自己需要敦促的顾客。

例如,有的人想练出好身材,但不能保持健身习惯。有的人需要服药,但常常忘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看护顾客并提供帮助。对顾客需求的了解可能来自此前他们与公司分享的资讯,或者通过观察多个顾客的行为所得。其中的关键能力是对顾客需求的深刻认知(“顾客真正想实现什么?”)以及收集和解析海量场景资料的能力(“到目前为止,顾客做了什么或没有做什么?现在她能做出让自己更接近目标的行为吗?”)。

还以戴维案例为例:也许打印机本身能够追踪到戴维最后一次换墨盒时生成的页码,并将这一资讯回传给制造商。随后制造商就会知道戴维需要换新墨盒,并发一封电子邮件给他,提醒他重新订购。此外,制造商还可能建议戴维启动打印机的清洗功能,避免之后出现问题。受到这类指导后,戴维会在旧墨盒还没用光前就换用新墨盒,中间几乎没有宕机时间,而且他还能及时清洗打印机,确保装置处在最佳状态。

要正确使用行为指导策略,公司必须不断从顾客处得到资讯,避免错失给予指导的最佳时机。这种关系中的技术挑战在于,与顾客进行低价且可靠的双向沟通。过去这是个难题,但正变得越来越简单。

04 自动执行

* 策略特点:公司在顾客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需求时,就满足这些需求。

* 适应客群:那些愿意将自己装置中的资料来源源不断发送给装置提供商,也相信公司会以合理价格并在不损害隐私的情况下,利用这些资料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人。

在自动执行策略中,顾客会授权公司处理一些事情,而从这一刻起,公司就接手了所有事。其中的关键要素是强烈信任感、顾客为公司提供大量资讯,以及公司利用这些资讯准确预测顾客需求的能力。

自动执行策略应用在戴维案例中的可能场景:戴维在购买打印机时授权制造商远端监控墨粉量,一旦变低,公司就会寄给他新墨盒。从这时起,公司就负责管理戴维的需求,戴维也避免了不少麻烦。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各种自动执行操作都成为了可能。戴维的打印机墨盒场景并不只是种假想:惠普(HP)和兄弟(Brother)都可以在顾客打印机发出“墨粉量低”讯号时,为顾客寄送替换墨盒。很快冰箱也可以感应到牛奶快没了并下订单,要求第二天早上之前送到。当然,这些操作是在检查完我们的日历,确定我们不会去度假,可能根本不需要牛奶的前提下才会进行。

自动执行会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有时甚至能挽救生命。以检测跌倒的感测器为例,很多老人都会佩戴这种小型医疗装置。最开始,公司通过需求回应模式开发了这类产品。佩戴感测器的老年人跌倒后需要帮助,可以按下启动求救功能的按键。但现在,医疗公司通过可穿戴联网技术,持续实时监控患者;也就是说,顾客遇到困难时不必主动请求帮助了。假设有一款可以监控生命体征,并用加速度计检测跌倒的手环。如果佩戴手环的人滑倒了,从地下室的楼梯上滚下来,随后陷入昏迷,手环上的感测器会立即检测到紧急状况并请求帮助。这就是自动执行。

需要强调的是,自动执行并非解决所有问题、适用于所有顾客的最佳方案。人们对资料分享和服务商使用资料方式的接受程度,存在很大差异。有的家庭乐意在游览完迪士尼乐园后,收到自动生成的个人纪念册,但有的家庭可能认为,这种纪念册既让人不舒服,又侵犯了隐私。如果公司想让顾客以自动化方式持续提供大量个人资料,就必须证明自己值得顾客信任。公司必须向顾客证明,自己将保障个人隐私和资讯保安,并诚心推荐产品和服务。到了这一层面,破坏一位顾客的信任意味着永远失去这位顾客,甚至其他更多顾客。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公司面向的客户可能有不同偏好,所以多数公司都要综合运用多种连线策略,而这要求公司建立一系列新能力。“一刀切”往往都起不到作用。

“重复”的意义

前文提到,顾客旅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识别、要求和回应。但实际上还有第四个阶段——重复。这个阶段对所有连线策略都极其关键,因为通过重复,单个经验会转变成具有重要意义的长期关系。也就是在这一阶段,公司从现有互动中学习,进而改变未来与顾客的互动方式,同时了解到如何建立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连线策略的重复部分有助于公司掌握以下两种学习方式。

首先,公司会更擅长将个别顾客的需求,与公司既有产品和服务对应起来。例如,通过长时间的多种互动,迪士尼发现,某顾客似乎更喜欢冰激凌而非薯条、剧院演出而非畅玩专案。于是,公司就根据这一资讯为顾客做出更有趣的行程安排。

其次,公司在重复阶段可以进行族群层面的观察学习,进而对产品和服务组合做出明智的调整。

这两种学习闭环都有正反馈效应。公司越了解顾客,就会为顾客提供越多定制化产品或服务。顾客对定制越满意,就越有可能成为回头客,公司也就会得到越多资料,进而提供更精准的定制产品或服务。同理,公司通过高阶定制吸引到的新顾客越多,其族群层面的资料资源越丰富,公司也就可以创造更理想的产品,进而吸引更多新顾客。以此类推。两种学习闭环都可以无限延展,因此公司能不断扩大自身竞争优势。

这两种闭环还有另一重要影响:公司将在长期学习中处理更深层的顾客需要和需求。这些知识给了公司机会;公司可以考虑扩大服务范围,与顾客建立其他竞争对手难以破坏的信任关系。

总之,“所供即所需”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如果你想获得长期竞争优势,连线策略势必成为你所在公司的最关键要素之一。因此,不论是初创公司,还是想要捍卫自己市场份额的在位企业,也不论你是直接面向消费者,还是面向企业,趁其他行业伙伴还没发起攻击前,现在就开始考虑连线策略吧。

(本文摘编自《哈佛商业评论》2019年5月刊,有删节)

2019-12-10 10:57: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