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释出颠覆性研究:AI首次具备自主判案能力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阿里释出颠覆性研究:AI首次具备自主判案能力

AI在垂直领域的智慧化水平还很初级?这个观感已经过时了。阿里达摩院释出了一项新研究:AI进化到助理法官水平,可一秒“判案”。

阿里的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资讯检索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SIGIR官网。SIGIR组委会认为,阿里巴巴的这项技术是司法智慧领域的一项开创性成果。

阿里巴巴达摩院论文入选SIGIR 2019学术会议

2018年4月,杭州西湖区人民法院出现了令人惊奇的一幕:在一次审判中,原告在家中,被告在1200多公里开外的律师事务所,靠智慧法院线上面对面,现场的书记员也是个“机器人”,整个庭审现场仅法官一人。这场独特的“一个人的法庭”打开了社会对“智慧司法”的想象空间,其背后正是阿里AI技术。

如果说“一个人的法庭”还属于审判流程的数字化、线上化的1.0阶段。那么,阿里的最新研究成果标志着智慧司法2.0阶段到来。AI不再只是停留在完成庭审记录和证据链条的数字化工作,而是进入到真实诉讼环节,开始具备自主判案能力,真正成为一名“助理法官”。

阿里AI作为“助理法官”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试点上岗

实现这一能力的是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迁移学习技术。阿里AI分析了上万个交易纠纷类案件,学习了近千条交易领域的法律条款,针对每种案由,整理成计算机能理解的模型,同时,针对案件的每一个要素,阿里AI自动提供相关法条等判决依据,从而建立了一整套审判知识图谱,深刻刻画了交易人、交易行为与法律事实的关联性,并且把这种关联性融入到了AI中。当法官遇到类似案件时,阿里AI就能够针对纠纷争议点迅速开启“大脑”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向法官给出调解和判案建议。

在传统诉讼流程中,法官判定一个交易纠纷案件的调解与审判方向,需要经过读案卷、查询交易对话记录、提炼争议焦点、查询相关法律条款等步骤,大约需要2小时,而通过上述精准识别模型,阿里AI只需要1秒左右时间,就可得出调解与审判方向并给出建议。这将大大节省法官的重复劳动时间,从而大幅提高司法效率。

阿里AI这一研究成果目前主要应用在网络交易纠纷类案件审判中。随着中国网络交易量的快速增长,网络交易纠纷类案件每年也以惊人数量增长,2018年,杭州互联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网络交易纠纷案由占到了总案件量20%的比例。这些纠纷案大部分为简单纠纷,但需要耗费基层法院大量精力。杭州互联网法院资料显示,平均每位法官每年要审理案件高达300件。

目前,该技术已在杭州互联网法院试点应用。

— 完 —

诚挚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编辑/记者,工作地点在北京中关村。期待有才气、有热情的同学加入我们!相关细节,请在量子位公众号(QbitAI)对话界面,回复“招聘”两个字。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2020-01-02 00:13: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