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越多越好吗?华尔街日报限制评论以后......|德外独家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0

报价宝综合消息评论越多越好吗?华尔街日报限制评论以后......|德外独家

经过长达5个月对评论区的专项研究之后,《华尔街日报》在今年4月推出的新评论策略,对可评论文章的范围、数量、评论资格等进行全面限定。限制性评论仅试行了一个月,评论及点赞的人数就实现了超过5%的增长,不仅如此,互动使用者结构更多元,整个使用者群体也更加年轻化。

新闻策略编辑Louise Story曾说过,媒体必须了解并反映受众的喜好,他们实际上渴望参与对话,但只想在舒适的环境中发声,这正是《华尔街日报》通过评论区“改革”抓住的机会。迄今,《华尔街日报》已经拥有260万订阅读者,其中包括180万的付费数字使用者。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通常认为评论越多代表互动的效果越好,可事实好像并非如此绝对,对评论是该持开放还是限制态度,如何看待评论质量与数量的关系,以及评论区到底有多大价值等问题,引发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探讨。

《华尔街日报》:“以退为进”

此前的漫长岁月里,《华尔街日报》网站上的所有文章都预设开放评论,“画风”转变的拐点出现在去年11月,经过历时五个月的研究之后,今年4月份新评论策略粉墨登场,对可评论文章的范围、数量、评论资格等进行全面限定,包括每天仅40%的的新闻报道和评论性文章可供评论,数量在30篇左右;它们都有明确的标记,记者会丢掷一个问题来引导讨论,且只有付费会员能释出评论。

《华尔街日报》表示,新战略的目标是提高网站上的互动质量,从而改善使用者体验。在试行期间,新评论策略根据读者的反馈做了部分调整,如把可评论时间从文章释出后的2天延长到4天。此外,《华尔街日报》还将质量高的评论“高光”显示,并在社交媒体等平台推送,在它的新闻邮件“The 10-Point”中,读者对话部分的点选通过率甚至超过了报道本身。

限制性评论策略仅试行了一个月,《华尔街日报》就宣称,释出、阅读、回复评论和点赞的人数增幅都超过5%,与此同时,参与互动的受众变得更加多元,使用者群体更加年轻化,女性使用者的占比也有所提升。

这个结果似乎印证了一项假设,即许多沉默的受众也想抒发观点、贡献才智;而此前评论区的重度参与者可能并未读完全文,有些更倾向于回复他人,小部分甚至会违反社群守则。新闻策略编辑Louise Story指出,媒体必须了解并反映使用者的喜好,他们实际上渴望参与对话,但只想在舒适的环境中发声,这正是《华尔街日报》通过评论区“改革”抓住的机会。华尔街日报》目前已经拥有260万订阅读者,其中包括180万的付费数字使用者。

除了增强媒体与受众的互动,评论区的活跃还帮助记者拓宽了做报道的思路——若一个故事能引发较多讨论,那就证明它还有深入挖掘的空间。《华尔街日报》在五月中旬释出的一篇报道,聚焦于当时的一个热门事件:SAT(美国学术能力评估测试)计划将考生的“环境分数”纳入考量,“环境分数”来自对包括考生的毕业高中和周边环境的犯罪率、贫困率等的考核,这种引发热议的做法,为报道贡献了2000多条评论。《华尔街日报》随后又写了一篇关于学生额外花时间参加SAT考试的文章,获得了800多条评论,作者还引导读者投票决定进一步的报道方向。

《华尔街日报》负责评论的团队被称为“使用者之音”,短短几月之间,它的规模已从3名兼职人员进化为6名有编辑背景的全职员工,还准备再招聘2名新员工,而他们的任务也不仅是稽核评论这么简单,还要负责从评论中挖掘具有新闻价值的“好”故事。评论区干货源源不断,因此,《华尔街日报》计划在今年夏天推出精选评论的视讯及音讯内容产品,在记者与付费会员(以及会员)之间粘性社群这件事上,《华尔街日报》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

审视评论区:有效互动为媒体指明方向

数字时代来临,媒体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会员付费逐步取代广告成为媒体收入的主要来源,媒体也越发“依赖”使用者。为了读懂使用者,新闻集团(News UK)开展了一项针对《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研究,在过去17个月内分析了两家报纸释出的各1000篇文章,每篇文章按照内容语调、标题型别等16项元资料标注分类,以了解读者面对特定内容会做出哪种选择。

而能直接反映使用者态度的评论,被格外“器重”,成为此次研究的核心指标之一。研究发现,在世界新闻版块中,使用者评论最活跃的是当地记者撰写的深度分析类文章,《泰晤士报》随后调整内容发力点:决定更多地让伦敦本部的记者撰写基础的世界新闻讯息,从而给驻外记者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做深入报道。

何故要将评论推上“神坛”?北欧媒体集团Schibsted,近日正在研究哪些话题能引发读者互动,以及在互动背后的人口特征。经过研究它发现,原因之一就在于现在的媒体大都想吸引到更年轻、性别比更平衡的读者群体。Schibsted地区报道的产品负责人Frode Haugland Pedersen则认为,能够发表评论将是激励受众建立账户的重要因素,他的团队已经为集团旗下十多家新闻网站开发了统一的评论平台。

Schibsted旗下名为VG的新闻网站首页采用了类似报纸的排版,突出简短的大标题,截图自vg.no

《纽约时报》、《金融时报》也在鼓励使用者在其平台上开展讨论,他们认为,鼓励评论在改善受众的阅读体验的同时,对媒体也大有帮助:如果读者在参与互动或阅读评论时获得了价值,他们倾向于阅读更多的文章,并更频繁地访问网站,而这是一项衡量媒体价值的关键指标。除此之外,评论区也可以成为媒体手中的一把利器,在解决使用者留存、媒体数字化转型及使用者群体扩充套件等“老大难”问题上有所助力。

媒体通常会认为评论越多代表互动的效果越好,而实际上结论却未必如此绝对。受众互动公司Ifrågasätt为瑞典和芬兰的29家报纸提供评论释出、管理、核查等服务,它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ustav Hjärn指出,增加评论数量并不一定是关键,质量比数量更加值得追求。媒体平台上的评论对受众而言是否有意义,对于发表和阅读评论的人,结果可能大相径庭。一般情况下,媒体倾向于把注意力放在经常发表评论的少量活跃使用者身上,不够活跃的大部分使用者时常遭受“冷遇”,这个更大的“宝藏”被错失了。

评论区要告别野蛮生长。瑞典日报Borås Tidning曾在五年前关闭文章的评论,当时的评论区不慎沦为了种族主义和辱骂的温床,但它在一年前重新引入了评论,经过小心建设,读者已经可以在评论区开展良好的对话。

评论区完全开放或者关闭都不是上上之选,有限制的鼓励似乎是目前的最佳方案。

结语

评论一方面能给媒体带来新闻层面的效益,同时,它背后的忠实受众还象征着庞大的经济收入。如何挖掘评论的深层价值,在有效互动中实现媒体和受众的共赢?这是当今的媒体还需要不断学习和试验的课题。

推荐阅读

2020-01-08 22:52: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