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T十年关键浪潮 3】开源:全球性软件技术发展新模式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1

报价宝综合消息【IT十年关键浪潮 3】开源:全球性软件技术发展新模式

台湾在GitHub上的贡献者快速成长,2019年首度成了美国海外开源采用程度全球Top 20的国家。

如何将全世界的开发社群,化为自己的研发能量?20年前的答案是不可能,但过去10年,这个问题,有了众人都同意的答案:开源。在2010世代,开源不只是少数技术社群或软件先锋的运作模式,更成了全IT产业积极拥抱,甚至现在是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新软件技术发展新模式。

搭上云端服务的发展浪潮,第一代开源商业模式还有另一种作法,就是技术开源,但提供云端服务来收取订阅租金,这正是许多云端业者的获利模式,例如AWS的EC2服务,一开始就是源自开源的KVM/Xen虚拟化开源专案。Linus Torvalds早在30年前就开源释出了Linux核心的专案,这可说是第一个成功的全球性开源计划,确立了开源模式的可行性,甚至发展出了第一代的开源商业模式,也就是开源版免费、而多了支援服务的商用版则收费的双重授权方式,最知名的例子就是红帽RHEL或甲骨文的MySQL。

Google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从开源计划直接获利(Android在多年后在欧盟要求下才开始采付费授权), 而是用来打造全球性的生态系,再从中获利。尽管在2000世代,开源逐渐在商业市场站稳脚跟,但是仍是少数族群的作法,而非软件发展的主流。直到Google在2007、2008年先后发起的两个重量级开源计划,成了第二代开源商业模式的新典型。这两个计划就是Android和Chrome。

Android在2017年时,超越了Windows,成为全球第一大的作业,而Chrome则是现在的浏览器市占龙头,连微软都把自家浏览器的核心,改成Chrome的开源社群版。

Google与甲骨文的侵权争议缠讼多年,但无疑地,开源可以是发展全球性生态系的途径,甚至,换个角度来看,企业的技术或开源专案,只要够有吸引力,就能将全球软件开发社群,甚至许多大型企业的开发人才,化为已用,甚至可以靠竞争对手的程序员来帮自己开发产品,微软开源了.NET之后,就吸引到许多过去竞争厂商的开发团队。

GitHub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开源专案平台,已有超过4千万名贡献者,代管高达4,400万个专案。台湾过去一年开源贡献者也大幅成长了34%,成长率全球排名第八。

连IT软硬件龙头都竞相拥抱开源之下,逐渐累积出一套套开源商业模式,版权和获利模式不再是未知的困扰,而是开源专案的价值和竞争力成了新的焦点,这也让开源,成了企业吸引全球软件开发技术社群的可用手段,甚至像Walmart、Netflix2都干脆把自家产品的核心软件技术框架,开源释出。GitHub利用开源版本控制软件Git,发展成了一个云端服务,采取了封闭付费或开放免费的双重计价模式,特别的是GitHub设计了多项社群沟通机制,来强化开发协作,例如星等、跟随等,开发者也很容易复制(Fork)一份专案到自己的账号中来研究。上线3年,GitHub代管的专案数,在2010年时达到了1百万个,也让开源专案有了一个全球共同的交流平台,这正是在2010年世代,带动了开源蓬勃发展的土壤。连微软在2015年时,要向外界证明,开源是玩真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NET程式码放上GitHub,因为这里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开源集散地。除了找到了有例可循的成功开源商业模式,开源在2010世代开始大鸣大放的另一个关键是,开源专案全球协作平台的出现,也就是2008年创立的GitHub。

台湾开源贡献者在2019年成长了34%

从GitHub去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可以一窥全球拥抱开源的盛况。已在GitHub注册的开发者人数全球达到4千万人,光是2019年就有1千万名开发者加入。目前代管的专案达到4,400万个,光是过去一年所有专案的程式码提交次数(pull request)超过了8,700万次。来自全球70国近290万家企业或组织,都在GitHub上开立企业账号。

2019年,超过8成贡献者来自美国以外的国家,亚洲地区的贡献者是大宗。在2万人贡献者排名上,开源贡献者成长最快的地区,前两名是香港和新加坡,过去1年的人数都有翻倍成长。

台湾企业和开发者对GitHub的运用,也越来越深,尤其在2019年,根据GitHub统计,台湾开源开发者的人数,成长了34%,是GitHub全球排名第8高的地区,开源专案采用量(复制)的排名,也首度进入美国以外地区的全球Top20排行榜。

尽管台湾在2018年已有超过上万名开源贡献者,但从未进入全球开源贡献者人数排行,直到2019年,这也反应出,台湾在2010世代的最后一年,开始加速拥抱开源这个新模式。

 相关报导  数位转型浪潮的源头(上) IT十年

2020-01-16 10: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