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生 我想整成我自拍的样子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3

报价宝综合消息医生 我想整成我自拍的样子

据南华早报6月17日讯息,“自拍异形症”(Snapchat dysmorphia)是医美行业新产生的一种心理健康问题,也是一种体象障碍症,这类患者往往非常年轻,寄希望于整形手术能将她们变成加滤镜后自拍照的样子

世界各地的整形外科医生说,想成为名人的日子已经过去。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看起来像自己——一个手机自拍照片里的自己。

近年来,自拍的人数激增。2016年,Google Photos宣布,其2亿使用者已经向该应用程序释出了240亿张自拍照。

随着智能手机上的前置摄像头与SnapchatInstagram和Facetune等照片应用程序的结合,使用者现在拥有了Photoshop般的功能。

若要评选本世纪中国最受欢迎手机软件,美图秀秀、美颜相机、轻颜、无他都是自拍APP中的翘楚,各自占据一壁江山。

感觉自己脸太圆,P一下;感觉自己脸太方,P一下;感觉整张脸都不对,全P掉……

总之,对于许多“自拍上瘾”的人而言,可以不拍照,但拍照一定要开“美颜”!

(图片来源:网络)

但是小心了,我们对美颜相机的这种依赖可能是种病——一种“躯体变形障碍症(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BDD)”的精神疾病。

我们在临床中,近年来越来越多地遇见这样的病人,他们接受整形手术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自己在自拍中看起来更好

美国面部整形与修复外科学会(AAFPRS)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55%的外科医生报告他们的患者希望通过手术来改善自己在自拍中的样子,这个数字在2015年是42%。

作者说,这些长相往往难以企及,模糊了病人的现实和幻想的界线。

医学博士尼拉姆·瓦希是波士顿大学化妆品和镭射中心主任,他与人合著了这篇社论。作为一名美容面板科医生,她说,这种趋势在20至40岁的人群中似乎最为普遍。

“人要漂亮。这是生活在我们社会中的一个自然部分,”瓦希说。“不过,我真的相信社交媒体正在宣传和强调这些不切实际的美丽期望。"

自拍异形症:让整形趋低龄化的体象障碍症

(图片来源:网络)

从“自拍上瘾”到“整容上瘾”

研究人员表示,经过编辑、修饰的图片模糊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不断美化人们对美的理想,而这可能带来精神上的伤害。最近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喜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自拍照的女孩,更有可能低估自己的外貌、体形,并由此产生不满。

同时,对自拍的过度使用也改变了人们在整容中的表现:

在自拍流行前,来到医院要求鼻部整形的人大多是对自己的鼻背不满意;而现在,人们更常抱怨的是鼻子和面部不对称,同时植发和眼睑手术也成为改善自拍效果的热门需求。以前人们拿著名人的照片来找医生咨询;而现在,人们拿着自己美颜后的照片来,希望自己变得更像美颜后的自己:更饱满的嘴唇、更大的眼睛,或者更薄的鼻子。

但是,这些他们想要当做整容范本的自拍照片,即使是未经编辑的自拍,可能也无法准确描述一个人的真实长相。

(图片来源:网络)

前段时间JAMA便在另一篇文章中警告大家:觉著自己自拍中的鼻子太大而来整形,可没必要。因为,自拍使我们的鼻子看起来比实际大30%(看下图)!

左图为自拍距离(12英寸)、右图为常规肖像距离(60英寸)拍摄的照片

患有BDD的人总是忍不住对自己的外貌挑刺,通过穿着、化妆、遮掩、晒黑等方式,绞尽脑汁隐藏自己的“不完美”,并经常去看整形医生,希望改变自己的外貌。

事实上,高达76%的BDD患者会寻求整容咨询,同时60%的BDD患者实际上对其感知的缺陷“动刀”。

但显然整形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超过90%的BDD患者在整形后并不满意,他们会一再咨询、抱怨,甚至投诉、暴力医生,要求一整再整。

其实BDD是整容的相对禁忌症,对这些患者而言,需要的不是外科手术,而是心理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 本文为综述摘要,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参考来源如下:

1.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 How Snapchat dysmorphia drives teens to plastic surgery to copy looks phone camera filters give them

2. Selfies—Living in the Era of Filtered Photographs, Susruthi Rajanala, et al., JAMA Facial Plast Surg, 2018, 10.1001/jamafacial.2018.0486

3.沉迷自拍无法自拔?当心!这可能是种病……,《医学界妇产科频道》公众号

2020-01-22 12:49: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