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柏金逊救星港产防震手套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柏金逊救星港产防震手套

柏金逊症患者大多受手震困扰,影响起居生活。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生禤彦勋的硕士毕业专题正是研究防震手套的理论,帮助病人减轻病情。为将理论实践变成产品,向学校申请休学,创立 MedEXO Robotics 专心开发,目标集资 100 万美元种子资金,要将这款手套量产,成为平民化的柏金逊病人日常工具。

现时愈来愈多创业公司关注医疗科技,如 2013 年 Google 收购生物技术公司 Lift Labs 所推出的智能匙羹 Liftware,帮助柏金逊症患者进食。微软剑桥研究中心研究出防震手带 Emma,让病人重新执笔写字。MedEXO Robotics 的防震手套目标更进一步,要令患者可应用在生活中任何场合,重过正常生活。

禤彦勋表示,见到有朋友家中的长者患上柏金逊症,单是手震问题足以影响生活,连拿起水杯饮水亦不能。这引起他想发明一些技术帮助行动不便病人做复康治疗的兴趣。

在入读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研究院前,中学时代的禤彦勋已爱上科研,当时研发出给截肢伤残人士用的机械脚。他在研究院主修医疗机器人与图像引导介入研究,即微创手术用的机械臂。教授知道他过去的研发项目,建议研究外骨骼装置,兼可为学院发展医疗机械。

防震手套用上特制布料, 通电后可局部拉紧,达至防震效果。

防震手套用上特制布料,通电后可局部拉紧,达至防震效果。

防震手套现时还在开发阶段,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

防震手套现时还在开发阶段,预计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

学术论文变产品

结果他的硕士课程专注研究手戴式机械臂,从理论到雏型,开发出一件从肩膊到手臂的支架,有效减低手腕至手掌的抖动。既然证明想法可行,禤彦勋在毕业后决定进一步发展,把学术研究转化成产品。

他指出,目前全球大约有 1,000 万人患柏金逊病,其中约 5% 未到老年便发病。当中最困扰肯定是静止时的手震问题。事实上,该病的医疗成本相当高,美国平均每名病人每年开支 250 万美元。若手戴式机械臂能为他们解决问题,起码可应付日常生活。再者,香港人口老化加速,需要更多创新医疗科技减低社会成本。

以这目标出发,将硕士课程的研究成果视为第一代雏型。禤彦勋在 2015 年带着研究回港,不久后造出第二代雏型,从手掌的活动推展至手指,不过仍要连接体积颇大的摩打和电池。继而发展至第三代雏型,用上 3D 打印制作支架,基本上已掌握技术原理,能透过感应器探测病者手部震动,如震幅、频率和动作等,并以摩打产生相应的反向力抵消震动。下一步便着手改善产品造型。

从毕业项目至手套设计,禤彦勋的防震手套经过多个雏型设计。

从毕业项目至手套设计,禤彦勋的防震手套经过多个雏型设计。

手套设计应受落

机械手臂的设计雏型始终未符合实际环境。禤彦勋指出,当身体出现问题时,病人往往因为跟常人有异,不敢外出或跟人接触,甚至断绝社交。“要柏金逊症病人戴着这机械臂怎能自在出外,因此要开发可隐藏的防震装置。”

其后他改变设计,以特制布料的手套,达到同样减轻手震的效果。他解释,布料上满布电线,经通电后可拉紧变硬,为使用者作力点支持。戴上这手套后,在手震的相反方向通电,手套部分布料自动拉紧形成阻力,可有效防止震动。“目前尚在研发中,只要防震手套做到跟一般手套无异,相信柏金逊病者会接受使用。”

他透露,已获一位在英国伦敦修读时装和物料设计的专家加盟团队,待她毕业后将全身投入一同研发。除了防震效果,新款手套更可给一般人使用,提升个人能力。例如搬运重物时减轻压力,施予更少力度达到同样搬重物效果,或同一力度可搬更重物件。不过,一切在研发中,未知重力效果如何,却是医疗以外的另一潜在商业用途。

借培育计划加速发展

回港初期,为募集研发资金,即创立 MedEXO Robotics,同时参加多个本地培育计划,如特区政府的社创基金、商界的 AIA Accelerator、星展基金会、南丰作坊,也曾在 RISE、Entrepreneur Square 等创业平台亮相。

去年又参加环球电梯募投比赛,入选最后 10 强。但当时身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禤彦勋未能亲身参与。之后他决定向学校申请休学3个学期,把握机会专注开发防震手套。目前正跟几位投资者商讨,寻找 100 万美元的种子资金开发产品。“始终研发硬件产品需要较高成本,若获得投资后,将可扩大研发规模,加速开发过程,及早让病人受惠。”

2017-12-25 08:0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