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展馆生态圈到展馆新物种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21

报价宝综合消息从展馆生态圈到展馆新物种

开春事特别多,每天都在不停地奔忙,有许多的新想法诞生,也在不断尝试新事物,公号的更新就有些慢了,抱歉抱歉!

今天更新一篇近期的思考,是在《展馆四要素——定位、内容、空间、运营》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展馆运营实践而作。

很多人一直在寻找展馆运营的新商业模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的思考重点转移到了对整体运营思路来源的逻辑思考和梳理上

——这件事情的意义是在于,我们的展馆运营,应该少一些拍脑袋决策,多一些理性化思维:如果没有想清楚,大约是做不好的。

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就是这一段时间我的推理过程及思考的成果。

一般而言,展馆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是综合类的展馆,另外一类是单主题的展馆,综合类的展馆,是一个文化族群,就像是生态学里面的R选择,在竞争的过程中,以复杂度和多样性取胜,比如城市博物馆。

而单主题的展馆则类似于K选择,强调某一文化内容的个体强大与庞大,比如啤酒博物馆。

但不管是怎么样的构成,要达到运营的成功共性,就是必须拥有一个文化基层,并且这个文化基层要足够厚实和肥沃,新文化土壤也必须十分饱满,且适应当下的市场气候。

传统的展馆为什么运营得很差,不是原有的土壤不够多和厚,而是无法满足当下的市场环境和生存环境罢了。

于是问题就变成了:展馆们怎样拥有这样的新土地,并且可以持续地增长?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观察一下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有一颗树,它逐渐长大,然后它在四周落果,播种,自我传播,逐渐生长出了一片树林,再接着,风和动物带来了其他树的树种,也开始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过了许多年,一片丛林就长成了。

当然,这片丛林不是一成不变的,新的物种会挑战原主人领地的霸主地位,或被原主人反制,这种过程不断地发生,丛林的形态也不断地发生著改变……

如果没有巨大的外界因素干扰,比如行星撞击地球,这种动态平衡会一直进行着。

我们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它近似。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可能性:文化系统的多样性是获取生态繁荣的内部关键因素。

再进一步推导。

什么样的构成能够满足生态系统多样性?

自然生态圈强调生态环境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转换到文化生态圈一一对应就能发现,生态环境多样性,其实讲的是我们的文化场景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其实讲的是我们的文化形态多样性,而基因多样性讲的是我们文化内涵的多样性,它们其实是共通的。

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拥有多种多样的环境、物种、文化内涵,它们杂交,竞争,合作,并诞生出适应内外部系统的“新物种”。

展馆的“新物种”就是展馆运营之本。

那么,怎样拥有多种多样的环境、物种、文化内涵呢?

两种手段,引入和原创,这非常好理解。

引入就是我们把外界已经存在的一些新的物种,比如说新的文化或者新的业态,或者新的玩法,给加入到我们原有的生态系统当中去,引起整个生态系统一个新的变化,原创的就是在我们原来的生态系统当中去基因突变,去发展出一些有趣的好玩的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可能性有非常多,在展馆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如这些:

演艺创作、动漫游戏、出版产品、周边衍生等等围绕着IP运营开发而出来的新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是无穷大的,物种越丰富,跨界交集越大,就越容易达成。

有一点我要补充说明,就像是联想和华为的“技工贸”和“贸工技”之争,以当下的市场环境,我是更加倾向于原创的。

把这些玩法打包,放到实体的展馆空间里,我们可以得到:泛展馆文化生态系统圈。

(说个题外话,企业的发展规划其实和这个系统也是一样的,也是需要拥有这种多样性的。)也就是我常说的“知库展馆”。

再接下来,就是在“知库展馆”的基础上,嫁接“多维展馆”,实现文化圈的扩散和传播“多维展馆”包含哪些内容,线上加线下嘛。

线上部分,包含二维、三维和四维运营。

二维比较好理解,就类似于我们的博客推文或者说公众号文章,他们通过二维的一些形式去呈现是。

三维就是类似于我们的虚拟展馆,VR技术等等,而四维可能更进一步,比如我们甚至可以把时间线也叠加到一些虚拟空间里面,就比如AR技术或MR技术,实现时间的旅行——当然不是真的旅行了。

再来看一下线下空间的运营。

我们可以借鉴生态学里面的理念,可以把它划分成四个圈层: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和辐射区。

核心区就类似于我们的展馆,它是一个文化的核心,是受保护的,需要不断被挖掘出来的,可以简单理解为我们现状展馆当中的固展空间部分。

在缓冲区,我们可以有很多一些亚文化的跨界和纳入,可以做更多的文化或运营的尝试,可以简单理解为现状展馆中的公共空间、现状商业空间等。

实验区可以有一些大胆一些突破,可以联营联动,就像是我们展馆周边的商圈或文化配套。

而辐射区所述的范围更广,可以大到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乃至全球。

“知库展馆”+“多维展馆”,它能够做到的可能性就像下图的创新树一样:

每一种句式,都是一种新的可能性。

比如,在展馆里利用啤酒罐进行舞台剧的餐饮体验,就是“啤酒主题餐饮体验空间”嘛。

通过这样子的多维运营,实际上我们是可以实现文化内涵的多样性,文化产品的多样性及文化场景的多样性,这个目标,就是“广域展馆”。

想像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展馆不再是一个空间,而是一个遍布全世界的文化体系,展馆就是世界,世界就是展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是某一个展馆的载体或传播节点,而文化,也将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生生不息”。

总结:

展馆它是由一个文化基层构成的,我们想把展馆运营好,就必须拥有适应各类环境的文化基层。

为了这个目的,我们必须为这个提供一个更多可能性的一个成长空间,这个成长空间可以通过引入创新和原创来进行达成,达成的内容构成了“知库展馆”,通过对“知库展馆”的线上+线下运营,我们可以实现“多维展馆”,最终实现“广域展馆”可持续运营的展馆体系。

从“展馆生态圈”到“展馆新物种”

以上就是我的思考,欢迎大家指出我的不足,我们一起思考,感谢!

WX:yeqiu4766314

数艺网微信群(新媒体艺术行业交流)




2018-03-31 06:34: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