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企业会有百年老店的基因吗?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2

报价宝综合消息中国企业会有百年老店的基因吗?

  创建一家有内在品质的公司,如果它不幸消亡,那会让这个世界感觉若有所失。

  有学者说过,行业不停在变,世界上怎么可能有百年老店?尤其在当今中国,我们持续稳定的商业环境还不够长,还难以证明中国企业是不是做得成“百年老店”。事实上,中国企业往往被评价为:在一时一事上容易成功,但基本不具备从一个成功到另一个成功的持续成功能力。那么,探讨中国企业的百年老店“基因”是否存在,就显得更加艰难而有价值了。

  这里的“百年老店”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指的是那些我们愿意让它长盛不衰、永续经营的企业。那么,这个问题实质上是问:中国企业有长盛不衰、永续经营的基因吗?

  在今天,这个问题是严肃的。因为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造就的大多企业,如联想、海尔、华为、万科等知名企业,都已有近30年的历史,正要面临着这个问题的考验。

  1994年,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写了一本书,名叫《基业长青》,探讨的就是应该创建那些“值得”长青的基业——创建一家有内在品质的公司,如果它不幸消亡,那会让这个世界感觉若有所失。这里面谈到18家企业百年不倒的基本要素,总结提炼后指出:造钟而不是报时;利润之上的追求;保持核心、刺激进步;胆大包天的目标;教派般的文化;择强汰弱的进化;自家成长的经理人等等。

  作为仅仅有30年的中国企业家们,对照《基业长青》书中百年企业的成功要素来检验自己的企业是有必要的。当然,我们也知道具备这些要素、这个基因,并不保证一定是百年企业,但却能提高成为百年企业的可能性。

(联想控股董事长 柳传志)

  首先,传承机制。 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七灾八难甚至九死一生在所难免,一个企业要突破一个人的职业寿命而持续经营,成为百年老店,必须要能够超越对某个人的过分依赖,形成公司的传承机制。所以,书中讲到“要造钟不是报时”、要“自家成长的经理人”。自家的经理人是这个“企业钟(企业机制)”的重要部分。1892年成立至今的GE,就是有一种传承的机制,最让人信服的是,建立在领导力的基础上的一种传承机制。

  联想建立了这种机制,联想控股董事长、70岁的柳传志说:“30年来,联想就像一个奔日子的人,前面,永远有不断往高了挑的目标,脚下,联想的大小‘发动机’层出不穷,而且同步开足马力,才催生了无比澎湃的动力,推动我们勇往直前。”联想系的企业一直秉持“事为先,人为重”,从柳传志到各核心业务的领头人,学习做老师、培养后备力量。领导力专家刘澜曾撰文称,柳传志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他不仅教出了杨元庆,而且杨元庆还带出了陈绍鹏等优秀学生。联想集团在风雨中走过30年,在努力发育和培养组织的传承机制。

  这方面,王石带领万科集团也实现了很好的传承接力,从王石到郁亮,他们已经意识到团队与制度远比“接班人”可靠。关于交班,在如今的万科,早已不是人与人的问题,而是人与制度的问题。这便是万科交接班的智慧所在。

  其次,立意高远。 正如书中所说,要有“利润之上的追求”、“胆大包天的目标”。1996年,在华为还是一家很小的企业的时候,就撰写了《华为基本法》,明确了华为的追求: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顾客的梦想。这种立意是非常宏大的。

  柳传志也曾经说过:“在创办联想以及企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曾经经历了很多困难,之所以能挺过来,跟自己有很高的立意是有关系的,要拼命把联想做好,做成一个百年老店。” 联想从IT产业起步开拓科研院所产业化道路,到审时度势多元化拓展,诚如柳传志所说,希望做一个“值得信赖并受人尊重”的公司,希望在“多个行业拥有领先企业”,还希望能够有“国际影响力”,目标不断往高了挑……大约两个月前,30岁的联想控股战略投资了20岁的拜博口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拜博也有着“百年老店”的梦想。拜博良好的业务基础和黎昌仁“保持长期发展、对患者负责、为医生提供更好平台”的核心价值观与联想控股的事业理论,与联想“事为先,人为重”的投资理念十分契合,最终双方走到了一起。

  再次,方法和方法论。 “保持核心、刺激进步”、“择强汰弱的进化”,企业要进步、成长,必然要有自己的方法和路径。很多中国企业找IBM做咨询学管理,可是只有华为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为什么呢?华为“削足适履”,但并不照搬IBM,而是让IBM帮助华为培养专家,再依靠自己的专家建立自己的管理体系。正是因为任正非对企业发展有系统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事业理论:我是谁,从哪来,向哪去,如何去,才实现了从一个成功走向又一个成功,不断增强持续经营的能力。

  30年来,联想在柳传志的带领下,总结提炼了很多经营管理的方法,形成了独到的方法论。如“复盘”。凝聚了30年联想控股管理精髓的复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论,复盘四步骤是实际运用的方法。各个企业运用复盘的工具,在自己的实践中总结行业经验,并再次形成自己的方法论。从方法论到方法最后回到方法论,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

  从机制、立意到方法论,中国的企业在默默奋斗着,追求着!

  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已经具备百年老店的基因,也相信中国企业必然出现百年老店!

特别提醒:本网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2020-05-10 09:09: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