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疫情指挥中心”学防骇】面对资安事件不能群龙无首,必须建立资安应变团队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31

报价宝综合消息【从“疫情指挥中心”学防骇】面对资安事件不能群龙无首,必须建立资安应变团队

为了因应武汉肺炎的疫情,在今年农历春节前,台湾就已在1月20日宣布成立“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因为,根据当时-掌握的情资,我们已经观察到中国的肺炎疫情,持续升温,且邻近国家,如泰国、日本、韩国等,接连出现确诊个案,为了做好因应疫情的行动,因此透过防疫指挥中心,统筹整合各部会资源与人力。

谈到疫情指挥中心,相信大家都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这次防疫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从检疫措施、卫教宣导、防疫物资整备,到针对医疗院所感染管制预作规划、演练等,这个专业团队随疫情变化持续做出对应的处置动作,减少了事件对国内的冲击。

不过,这个防疫指挥中心的设立,也是因为过去我们有着惨痛的防疫经验。在2003年,台湾受到SARS事件的冲击后,-体认到当时的资讯交换、人员调度,以及执行的决策,不论是在平行或垂直整合都相当受限,因此,-在2005年参考美国卫生部指挥中心的概念,让指挥中心在平时能监测疫情,依疫情及灾变需求设立应变指挥中心,而且,这10多年之久,以今年而言,为了因应武汉肺炎疫情,已是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第9次开设。

企业需打造资安紧急应变力

事实上,紧急事件应变在很多领域都同样重要,在资安领域也是如此,毕竟,资安没有100%安全,就跟健康的人仍有生病可能性的道理一样,所以,应变与复原都是重要的一环。

在此同时,近年来,由于企业遭受网络攻击事件更频繁,资安界开始流行安全事件应变(Incident Response,IR),以及电脑资安事件应变小组(Computer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 Team,CSIRT)的概念,还有近期像是近年美国提出的NIST网络安全框架,当中点出五大安全构面,包含识别、保护、侦测、回应与复原,其中最后两项也都与此有关,近年资安界常谈的资安韧性,其实也都具有这样的概念。

而无论是防疫工作的统筹执行,或是资安事件应变,都仰赖一个有远见、有指挥力、执行力的团队,也因此,多位资安专家也都看见防疫指挥中心(资安应变团队)的重要性。

简单来说,当企业遭遇资安事件时,紧急应变团队能否迅速动员起来将是关键。一般而言,从编制来看,有些是实体的固定编组,有些是虚拟的负责单位,虚拟所指的是不同团队人员组合起来,这就与我们日常工作中,接到多个任务分组一般,如此一来,面对重大事件时,就能有获得充分授权的指挥团队与指挥官,以加速确认资安事件发生的手法及范围,并根据现况来应变。

那么,国内企业、组织都已经具备资安紧急应变力了吗?TeamT5杜浦数位安全首席执行官蔡松廷认为,我们应该先回答下列问题:以疫情指挥中心而言,大家都知道事件由哪个单位负责,因此不会有踢皮球的状况,而从企业资安来看,当事件发生时,又是由谁来掌控呢?

他表示,在大多数状况下,相关人员是各做各的事,例如,资安和IT彼此独立运作,然而,当资安人员在处理事件时,调查过程会牵扯到很多电脑、网络、设备与机房等,但负责人员没有权利调用这些资源,此时,就需要找IT部门协助,或是请示长官等,这会造成很多时间的浪费,而这样类似的状况,正不断出现在国内许多产业当中。

真正能做好应变准备的企业或组织相当少,在蔡松廷的经验中,仅有一成的台湾企业能够达到要求,有部分企业则是虽然已有概念,但因为缺乏演练,因此应变上仍出现混论的状况。

要持续推动这些工作,需要许多条件配合,然而,防疫指挥中心的成效,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沟通,最终证明了大家的努力没白费。相对来看,值得国内企业进一步思考的是,组织是否已经透过制度设立紧急应变小组,并做好演练。

成立最高层级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是紧急事件应变的好方法,TeamT5杜浦数位安全首席执行官蔡松廷建议,资安应变团队至少要有专门负责事件调查、灾难复原与沟通协调等不同角色。

应变团队有效运作有两大重点

从这次疫情指挥中心的运作来看,其实,团队分工与横向沟通,是背后容易忽略的焦点。

以疫情指挥中心下的编组而言,包含了专家咨询小组、疫情监测组、边境检疫组、社区防疫组、医疗应变组、物资组、研发组、资讯组、行政组、新闻宣导组,以及法制组/法务组。而在资安应变团队背后,也有其不同角色分工,是事件应变计划所要预先规划的。

例如,现在重大受瞩目的资安事件发生时,企业可能会受到厂商、上层单位、媒体与客户等的关心,如何不让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询问,干扰到资安应变团队的运作?TeamT5蔡松廷给出基本的建议,企业至少建立三个任务小组,包括事件调查、灾难复原与沟通协调,让对外的窗口能独立,而这三个任务小组也要做到同步协调,像是每天早上开应变会议。

而且,为了要让直向与横向的沟通,以及跨部门的协调,都要能够顺畅,因此应变团队负责人的均需充分授权,他提醒,这都要一开始要规划好的部分。

对此,勤业众信风险咨询服务执行副总经理林彦良表示,以资安紧急应变小组的角色而言,横向沟通相当重要,例如,公司部门有6个副总,谁要听谁的?谁要扛责任?这些都要有上层指派以及事先规划;至于由谁来担任应变负责人,他表示,其实不一定是资安长,虽然传统是由资安的人去负责,但涉及到公关媒体,以及客户相关的联系及消息公布,因此还是要由上面层级指派,而这也涉及公司的组成,像是金融业可能有资安长能负责,但若是非金融业,往往是首席财务官最有权利协调。

还有一点是,当遇到重大资安事件时,组织能否即时启动CSIRT团队因应,也是他们额外会提醒的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危机事件紧急应变,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应是许多大型企业本身已存在的流程与做法,例如,上市公司原本就有发言人的体系与制度,而资安事件应变其实也可以融入与应对。

要有整套的资安事件应变规划

面对公共卫生或资安威胁的应变,有专人负责只解决了部分问题,企业可不能只学一半,要知道的是,企业设立资安应变小组,其实只是整体资安事件应变计划的一环,当中还有事前、事中与事后的工作要进行,也需要制度与规范的配合,以及可执行性的考量。

戴夫寇尔首席执行官翁浩正建议,企业可以参考非营利组织CREST,所提出的资安事件应变流程(Cyber Security Incident Response)架构,当中规划了3大阶段,从准备、应变到追踪,并细分成15个步骤来实施。

其中,翁浩正特别提醒追踪方面的重要性。例如,在防疫过程中,我们有SARS经验的检讨,才会有疫情指挥中心的设立,在资安上也是如此,像是一两年前的勒索病毒威胁下,对于备份这种很基本,早该落实的工作,才真正受到重视,到了那时候,有很多企业开始检视自己是否做好备份,以及是否验证备份的有效性。

 更多相关报导  从防疫学防骇

2020-07-22 09: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