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北300条公车路线优化就靠上下车哔卡】公车票证大数据应用新突破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2

报价宝综合消息【双北300条公车路线优化就靠上下车哔卡】公车票证大数据应用新突破

摄影/翁芊儒

台北市跨新北市遍布近300条公车路线,超过3,500辆公车在其中移动,每日通勤量更高达130万人次。在如此庞大的公车路线网络中,每个人,都是改善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一环,靠的就是手中一张小小的电子票证,以及在上下公车时,习以为常的刷卡付款动作,因为这些刷卡留下的票证交易纪录,就是-用来调整公车路线的关键数据。

“数字更精确,资源就能更有效的配置。”台北市公共运输处处长常华珍点出票证资料带来的效益。

过去,公运处要了解一个路线是否有效率的运行,得靠人工一个个计算上下车的人头,统计各时段的车上人数,才能得知车上人数变化,直到2013年,开始从悠游卡公司(而后推及四大票证公司),取得民众搭乘大众运输工具的上下车刷卡纪录后,才开始改以票证资料分析的方式,取代人工计数的做法。

不过,要从票证资料还原公车行驶过程中的车上人数变化,需要民众上车与下车刷卡的成对站点资讯,但在双北公车分段收费的设计下,近9成只付一段票的民众,上下车刷只刷一次卡,导致-搜集到的票证资料,大多都只有上车或下车其中一笔刷卡纪录。因此,-要了解一辆公车的运量变化,还得先将搜集到的单笔站点纪录,透过该票证的历史刷卡资料或转乘资料,推测成对,才能进行后续分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双北历经多次讨论,终于在2018年底达成共识,并从2019年七月开始实施上下车刷卡新制度,要靠民众上下车都刷卡,来取代不确定的站点推估结果,试图透过更精确的数据,作为路线变更决策的佐证。

新制上路挑战多,多方协调成关键

不过,要实现这个新制度,并非易事。因为这项决议,不只是改变了民众的刷卡习惯,实际上,决策的背后还涉及跨县市的合作、软硬件技术的部署与更新,还有执行面的细节订定,这些都要靠双北市-,与公车业者、验票机业者密切讨论,才有办法让新制度落地。

常华珍指出,从2016年开始,双北市就开始讨论制度转换的可行性。刚开始,一度想从分段收费改为里程收费,因为里程计费就是靠上下车都刷卡,来计算乘车距离并扣款。但是,这项提议在当时并无取得新北市的共识,主要是考量到转换的成本太大,才决定维持分段收费的现状。

当时,双北也正在进行一项政策,也就是在公车后门处,多装设一台验票机,来让民众上下车的动线更顺畅。而这项政策,后来也成为公车上下车刷卡制度的硬件基础,能避免民众上下车都挤在前门,降低公车的运行效率。

全面部署了硬件验票机后,双北也针对上下公车刷卡制度,展开新一轮的讨论。在政策形成、制定的过程中,公运处也与相关业者一步步制定执行面的细节。

比如对验票机业者来说,需要负责将验票机内的软件程式,配合政策同步调整,不仅前后门验票机的程式要能连动,也需要改变扣款设定,才能在民众上下车刷卡时,自动依据公车行经段数来扣款。也因过去到站刷卡时,验票机并不会纪录站名,目前,验票机厂商也在陆续修改各公车的验票机程式,来记录每一次刷卡的上下车站点,并同步显示在验票机屏幕画面中。

而对公车业者来说,则更在意现实的收益问题,比如改为上下车刷卡制度后,究竟要上车刷卡还是下车刷卡时扣款?虽然对民众没有影响,但在不强制民众一定要上下车刷卡的条件下,上车刷卡先扣款,才能避免民众下车忘记刷卡的收益损失。

对民众来说,更在意的可能是-提供的诱因,是否足以驱动自身改变刷卡习惯,来因应新制度。为此,公运处同步制定奖励性质的配套措施,如转乘优惠,让民众愿意买单。“要做成功一件事情,所有人站在自己角度,都要有执行的理由。”常华珍说。

台北市公共运输处处长常华珍认为,上下车刷卡能够带来更精确的上下车站点资料,让公运处能完整地掌握每一条公车路线的全程载客情况,来进行更有效的路线优化与资源配置。摄影/洪政伟

9成精准上下车站点资料,大幅降低过去资料分析的不确定性

实施了公车上下车刷卡的政策后,对公运处来说,最大的效益来自于更精准的票证资料分析结果。负责公运处委外资料分析业务的创代科技,其技术长李易儒,也进一步说明了票证资料分析的流程,以及新制上路后带来的改变。

过去,在未有上下车刷卡制度之前,资料分析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透过历史票证资料,及民众转乘其他大众运输工具的票证资料,来媒合出搭乘公车的起讫点。

李易儒表示,从公运处拿到四大票证资料后的第一步,就是进行资料清洗,将不属于公车的刷卡纪录、交易时间异常、字段有空值等资料先排除,也因为票证资料并无纪录到上下车站点资讯,创代还需要从-开放资料平台取得公车动态定点资料,从刷卡时间点来媒合出上下车站点,再进入资料分析与推估的流程。

在进行上下车站点的推估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媒合与比对。首先,运用Youbike、捷运、客运、台铁等转乘票证资料,能媒合出一部分的结果。比如A卡号的上车点为公馆站,虽然没有下车点资料,但是发现A卡号同一天内有从捷运台北车站进站的刷卡纪录,同时,北车又在与上车点相同的公车路线上,这时,就能推测A卡号持有者从公馆搭车到北车。

若转乘资料的比对没有结果,接着,可以进一步运用过去一个月的历史刷卡纪录,找出该卡号最常出现的站点,来进行媒合。比如A卡号近一个月最常在公馆站及台北车站刷上车,若两站点于又同一条公车路线上,就能推测为上下车的站点。

若还是无果,下一步,同样可以利用历史资料,统计A卡号过去在各站点刷卡的纪录,并依数量多寡排出顺序,再进行媒合,比如说,先锁定公馆站刷上车的纪录作为起点,接下来,轮流媒合其他历史站点纪录,如果在同一条路线上,就视为下车的站点。若最后仍比对不出结果,才视为无法推估的资料。

过去,只有大约1成的资料,可以直接得到准确的上下车站点,其余搭乘记录都得靠推算。但是,花了很大力气,结合四大票证资料来估算的作法,准确率却不够高,大约只有7~8成,还是很难完整地掌握每一条公车路线的全程载客情况,就无法进行更有效的路线优化。

不过,一改成了上下车刷卡制度后,常华珍表示,目前超过9成乘客都愿意遵守,尤其武汉肺炎疫情期间,这个数字更成长到9成4,这意味着,现在已经可以从票证资料中,直接取得高达9成民众的精确上下车站点,需要媒合的资料比例已经大幅降至1成以下。

靠数据分析结果辅助决策,提升公车运行效率

创代科技也不止设计了一套算法,来推估民众上下车站点,也因应公运处的需求,开发出大台北运输旅次查询系统,将分析完的资料汇入系统数据库,让-能透过简易查询的功能,快速取得视觉化的分析结果。

公运处大众运输科股长张佑华表示,这套查询系统中的多个查询栏目中,公运处最主要使用的功能有三个,分别是上下车站点(Original Destination,OD)需求分布查询、车上人数查询以及旅次链查询。

OD需求分布查询,最主要是用来评估不同行政区域之间,民众乘车需求的分析,包括使用哪一种大众运输工具在该区域中移动、在哪里上下车;而车上人数查询,顾名思义,则是可以查询不同路线公车,行经每一个站点的车上人数变化;至于最后的旅次链查询,则是能透过直接框选地图的方式,框出点到点、线到线、面与面之间的区域范围,去看框选范围乘车站点的转乘分析,比如前十大转乘站位分析等。

运用这些资料分析结果,公运处现阶段每年大约调整40~50条路线,逐一审视每条路线的效率及在整个公车网络中扮演的角色,来进行路线新增、裁撤或变更。

张佑华就以261区间车为例,来说明运用数据来辅助决策的作法。目前,还在芦洲与市-间往返行驶的261区间车,单程停靠超过50个站点,从芦洲开往台大医院,接仁爱路廊后再一路行驶到市-。

但是,这个路线有确实满足民众需求吗?从票证资料分析来看,有将近7成乘车民众,都只在芦洲上下车,另外有近2成民众,也都只在仁爱路廊上下车,真正有从芦洲跨仁爱路廊搭车需求者,只有一成多。换句话说,261区间车的热门路段,仍然以芦洲端为主。

因此,公运处预计要缩驶261区间车的路线,将原先从芦洲开往市-的路线,缩驶到台大医院就好,借由缩短单程行驶时间,来提升该路线的运行效率。同时,考虑到少数欲前往市-的人,会在台大医院被迫转乘干线公车,公运处也计划以转乘优惠,来提高民众转换的意愿。

不只如此,公运处也从数据观察到,小26、542与小14等路线,在特定时段乘车人数几乎挂零,因此,今年7月也颁布一项最新政策,要开放冷门公车路线,改采预约制来提供服务,来避免无人乘车造成资源浪费。而542与小14,也因同一时段的车上人数几乎从未超过8人,早在去年底,就以9人座小巴取代原先行驶的中型巴士,让多出来的中巴,能调度到其他运量需求较大的地区来使用。

除了能用来调整路线,数据的另一项优势,则是能更有效的说服公车业者或民众,来遵循-的决策。尤其是要裁撤路线时,会直接影响一地民众的搭乘权益,常华珍表示,民众过去遇到这类情形,通常会坚持有搭车需求,但有了资料佐证,乘车需求一目了然,再配合几个月的试办,就能一步步降低民众抵抗的心理,进一步达成路线变更的目的。

目前,这套系统不只提供-单位使用,也提供公车业者查询自家公车路线资料,但不对外开放。李易儒建议,票证资料未来若要公开释出,需要进一步去识别化,仅管其中的内码编号,就是已经去识别化之后的卡号资料,但是,靠着精确的刷卡时间、车号、站点等资讯,还是可能被有心人士比对出实际刷卡者的身份,因此,将时间或站点模糊化,比如将精确的交易时间改为一段时间,或是将精确的站点改为行政区的资讯,会是可以参考的做法。

结合AI、资料分析发展智慧交通新应用

公运处也在思考,未来,除了靠上下车刷卡资料来打造智慧交通运输网络,还有哪些新型态的资料或技术能运用?

比如说,当前公车靠站时,不少汽机车占用公车停车格的违停问题,仍需要靠人工检举或取缔,但是,公车外部本来就因事故取证所需,装设了多台摄影机,若能在靠站时结合AI车牌辨识,来进行科技执法,就能在不需要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违停问题。而这个想法,2018年也曾经在大都会客运277路公车上试办,未来是否扩大运用,公运处还在评估可行性。

另一项正在研议的措施,则是运用电动公车上的ADAS系统,以公车行驶状况来分析驾驶人行为,透过纠正驾驶人的开车习惯,来进一步降低不可控的公车事故概率。常华珍解释,ADAS系统可以侦测车子刹车、踩油门、是否保持安全距离等事件,累积足够的数据后,就能以此回推驾驶人的开车习惯,是否在短时间内多次踩刹车、催油门、未保持安全距离,针对驾驶习惯不良者来进行教育训练,就有机会减少事故发生的潜在因子,提升行车安全。

不过,由于ADAS系统会从电动公车开始部署,目前投入双北行驶的电动公车也还不多,未来陆续汰换旧车款后,才能进一步施行这个计划。

公运处可透过系统,查询每一条公车路线的上下车人数(横向长条图),以及车上人数变化(折线图),并以此作为路线调整的依据,比如找出冷门路段,来进行裁撤或整并。图片来源/公运处

2020-08-18 13:47: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