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专题】小巴牌转营饰品变“潮物” 集体回忆继续传承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1

报价宝综合消息【汽车专题】小巴牌转营饰品变“潮物” 集体回忆继续传承

文、摄:Vincent

早在70年代,铁路、巴士以及其他交通工具都未有现今发达,小巴就成为了最当年“低成本、高效率”的交通工具之一。但随着时代转变,铁路服务不断扩充,更多元化交通工具冒起,小巴行日近年逐渐走向低潮,就连业界都叫苦连天,大叹生意大不如走,搞不好路线更可能逐步减少,小巴便成为发达社会的牺牲品!

直送到家: Manfrotto Befree Advanced Carbon 碳纤旅行三脚架套装,购物会限时特价 HK$2,480!

虽然新代小巴都变得“电子化”,由车顶的“路线牌”、车内“八达通”付款,甚至是“下车按键”都变得理所当然的标准配备。但回想早年的小巴,不但要人手转顶额顶的路线牌以供识别,上车就先准备零钱之外,每当要落车时都要大叫“XX 有落!”,其实种种都算得上是香港人独有的集团回忆!

水牌变潮物 推向国际市场

而谈到小巴文化,最能代表香港“红 VAN”小巴的,就是一堆堆白底红、蓝字等的专用“水牌”,只要路线消息,这些著名地标“水牌”也顿时变成历史遗物。而入行 40 年,负责专门以手写这些小巴“水牌”的麦锦生师傅,可以说是香港变迁的时间见证人,而近年他更开始将小巴牌变成另类饰品,除了成功为将近式微的手写水牌转营之外,也将“集体回忆”推向国际市场。

人称麦师傅的麦锦生,就是油麻地有名“巧佳小巴用品”的创办人!回想入行初时,1972 年只约有 15 岁的麦师傅放弃了卖鞋工作,跟了同屋主做胶片招牌,继而学师 6 年。直到 1978 年,在机缘巧合之下就自己开了一个小档铺。麦师傅:“学师 6 年,都未见有再晋升机会,当时的选择就是转第二家公司工作,二则是放胆创业,而适逢出现了合眼缘的铺位,所以夜校英文课只差一年毕业也选择放弃,宁愿将全部心机投资在事业上边,巧佳只在当时创业。”

【详细评测请看下页】

2020-10-14 09: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