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身份识别服务正往多角化发展,技术与标准则聚焦两大趋势,将推动用户身份自主管理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28

报价宝综合消息身份识别服务正往多角化发展,技术与标准则聚焦两大趋势,将推动用户身份自主管理

在10月底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举行为期三天的研讨会上,他们的产业情报研究所产业分析师黄仕杰分析了新兴技术驱动下的身份识别发展趋势。(摄影/罗正汉)

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年来身份识别也不断跟着演进,例如,身份识别途径的转变,从临柜办理转向Web网页应用,前些年又逐渐朝向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不过,在新兴技术推动之下,对于身份识别的应用趋势与技术趋势,现在有那些发展重点值得我们关注?在10月底,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产业分析师黄仕杰公布相关趋势研究,从两大层面来剖析,让各界能了解国际间新的身份识别服务发展方向,以及需要重视身份识别责任的转变。

身份识别服务发展差异大增

以身份识别服务面向而言,除了强调账号保护,资策会认为可关注的新焦点是,现今已发展不同特色身份识别服务,这些特色包括:具有SaaS云端服务型态,伪造证件预防,诈欺预防,以及因应监管需求的一站式服务。

随着身份识别技术的不断转变,不论是密码输入、OTP、多因素验证等,但对于应用层面而言,目的都是识别用户。但是,黄仕杰表示,现在的身份识别与过去身份识别相比,有三大不同,首先是身份识别的途径不同,从临柜、电脑端作业到智能手机使用,第二是身份识别的方法不同,从双证件办理、账号与密码验证,到生物辨识,特别的是,第三是技术关注重点的不同,这是大家较少关注的部分。

黄仕杰解释,过去身份识别强调账户保护的技术应用,但现在为了因应身份识别途径改变,以及为满足洗钱防制与打击资助恐怖主义(AML/CFT),而有监管需求,进而发展出具有不同特色的身份识别服务,而且国际间已经有多家业者投入。

例如,爱尔兰一家云端服务业者id-pal,其特色是允许银行等企业,能够透过软件订阅方式,来委托该公司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让客户透过id-pal提供的客制化软件,可以到登入银行账户。

来自加拿大的业者Trulioo,是专注于伪造证件预防,该公司将搜集多方来源资料,特别是来自社群媒体、报章杂志等非结构化资讯,供金融机构等查询企业资料,借此比对用户上传的资讯,预防有人透过伪造身份资讯开户。

另一家专注于诈欺预防的美国业者Jumio,则是要求用户登入时上传自拍照,以短影片录制搭配脸部辨识,避免仅利用照片或面具,而可能有冒用情形的开户行为。

还有另一家美国业者NICE Actimize,特色是提供因应监管需求的一站式服务,包括身份识别、交易分析与异常交易报告自动产出等,而且企业可以依据需求任意选用这些功能,相当具弹性。

综合来看,上述这些应用也还有些共通点,例如,有许多都会以AI,来简化身份识别与认证流程,以及可透过Web或API介接他们的数据库。

黄仕杰并提到,上述概念与当前推动开放银行类似,因为第三方服务公司(TSP)是依据银行所提供的资讯,进而提供服务,也就是信任基础架构在银行之上,而银行本身是受高度监管行业,所以资料具备高可信任度,让TSP业者愿意接收银行所提供的资讯。

近年国际间出现不少新兴的身份识别服务,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产业分析师黄仕杰归纳出4个发展特色,包括,SaaS云端服务型态,伪造证件预防,诈欺预防,以及因应监管需求的一站式服务,他并认为一站式服务是业者可以考虑的拓展方向。

迎接开放银行潮流,做好身份识别将是重点

台湾企业该如何看待身份识别服务?黄仕杰表示,由身份识别扩展至一站式服务,是业者可以考虑的服务发展方向,这是未来新的商机,可因应不同场景需求,提供客制化的身份识别软件服务。同时,他也指出AML与CFT是一大焦点,银行等金融机构与Fintech新创公司都在关注。

另外,这方面的发展,他也以国内执行身份识别最彻底的行业──银行业来举例,现在不论网络银行、数位银行与纯网银,都提供用户透过网页或行动App方式,来进行用户的身份识别,但是,他们的身份识别都采内部部署方式进行,这与前述提到欧洲采云端服务的作法,并不相同。

他认为,这与国内推动开放银行(Open Banking)历程比较晚,有相当大的关系,因为像是英国等,他们在2015年开始推动开放银行,相关产业发展也非常快速,在此趋势下,他们就已经把客户资讯分享出去,换句话说,客户身份识别的责任,就已经从银行慢慢转移到TSP业者。

而以国内环境而言,由于台湾才刚开始推动开放银行,他认为,对于国内TSP业者而言,身份识别将是优先着重的面向,而FinTech新创业者同样须负起身份识别责任,尤其是涉及资金流的业者,不论是线上汇款,线上投保,或是提供线上融资、线上贷款服务的业者,提供消费者行动服务的同时,如何做好身份识别相当重要,应采预先、预备方式管理用户身份识别。因此,他认为,身份识别在国内事实上有相当大的市场。

而从国内发展现况来看,台湾已有相关业者,他以设备供应业者与软件服务业者来举出,例如,提供实体安全金钥的欧生全,以及提供OTP简讯验证服务的三竹资讯等。

较特别的是,他还提到国内两家值得关注的新创业者,像是2019年成立的数位身份(Authme),该公司的技术特点在于,以护照作为建立数位身份的基础,结合OCR、脸部辨识与动作侦测,预防诈欺事件;另一是2016年成立的游戏思维(PeekurFinance),也是搜集多方来源资料,提供个人企业征信,同时也会针对非结构化资讯搜集负面新闻资讯,并提供交易分析。

展望身份识别的未来发展,黄仕杰指出,在开放银行推动的态势下,身份识别责任也将有所转变,由银行延伸至TSP业者。­

从身份识别趋势来看,黄仕杰从两个面向来谈,分别是技术趋势与数位身份标准趋势,技术上FIDO就是重点,标准趋势上则有去中心识别码(DID)的演进,他并强调,两者目的都是要推动用户对自己身份的自主管理。

身份管理权回到用户手上,数位身份将朝跨平台互通

对于身份识别的未来发展,首先是技术趋势,黄仕杰提到近年备受关注的FIDO身份应用,这项技术的最大特色就是,拆分了身份识别与身份验证功能,强调身份识别中的身份验证功能将回归用户,由用户执行,同时,在身份验证的技术上,会朝向采取生物特征辨识这类无密码方式来执行。而且,这样的技术现在已经开始被逐渐采行,包括线上金流PayPal、美国银行BOM,以及云端服务脸书、Google等,而且,多家主流浏览器也都已经支援。

另一个趋势是关于身份表示标准,他提到去中心识别码(DID)的演进,将让原本不同平台间,各自独立的数位身份,朝向跨平台互通。这是由国际标准组织W3C提出,是一种新形态的去中心化数位身份表现方式,在这个标准之下,往后将采取分散式账本或区块链技术建构,平台之间的数位身份可允许互通。

从上述两大趋势来看,他强调,其实主要目的都只有一个:“都是为了要推动用户对自己身份的自主管理。”

对此,他也以GDPR推动来举例,用户具有个资的被遗忘权,以及用户个资的转移权,从个资保护到数位身份,其实都在强调要将管理权与所有权回归到用户,因此,未来趋势就是用户自主管理。

同时,他也以用户的密码以及用户的账号,分别举例说明。简单来说,用户密码将由用户自行保管,身份验证从用户端执行,用户账号则强调自主管理权,而且,用户可以依据各行业特性,来揭露不同程度的身份资讯,例如,若要进入赌场,就只需要揭露自己年龄的资讯即可。

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对国内业者会有哪些影响?他提到,设备供应业者所提供的软件安全金钥与实体安全金钥,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安全性;而对软件服务业者来说,将依据不同的行业需求,提供客制化的身份识别软件服务。

对于身份识别的发展,台湾的设备供应业者与软件服务业者日后可以如何看待?黄仕杰认为,可分别从FIDO验证标准,以及W3C去中心化识别码标准去思考,前者可聚焦在用户生活需求,后者则可发展不同行业客制化软件服务。

2020-11-05 15:5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