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大资工研究团队发表AIoT温控生产预测技术,以AI取代人工量温调整,改善PCB的SMT生产品质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4-29

报价宝综合消息交大资工研究团队发表AIoT温控生产预测技术,以AI取代人工量温调整,改善PCB的SMT生产品质

利用在回焊炉内安装的感测器,即时监控电路板的加温情形。

图片来源: 

科技部/交大资工研究团队

为加速智慧制造应用在产业落地,科技部推动大数据、AI、物联网的产学合作,交大资工研究团队本周发表一项工业物联网温控生产预测技术,实际在PCB板的SMT产线上,利用感测器搜集生产环境温度,并以AI取代人工凭经验测温调校参数,达到100%的生产履历追踪,并提升生产品质。

在工业制造的过程中,需要精准的温控生产程序,但由于生产品质和产品承受的温度及时间有关,同时涉及多个参数的互动影响,在制造的过程中仅能控制设备的加温曲线,无法即时掌握环境、设备,以及产品在制程中的受热情形,传统上多由人工依据经验,利用频繁的量测、校正调整,以控制生产过程确保生产品质,如果要生产新的产品,更需要一段时间摸索,不断的透过尝试错误去调整制程参数、进行优化,趋向稳定生产。

研究团队以工业物联网结合AI,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交大资工系教授曹孝栎以“温故知新”来形容,所谓“温故”即透过有系统、有结构的搜集、累积工业大数据,而“知新”则是运用这些资料去推论、预测没有生产过的物品该如何生产,特别是产品快速迭代之下,如何快速收敛,有办法稳定的大量制程,“知新”从过去的大量资料,透过AI抽炼出上位知识,再推论到新的产品生产上。

他指出,对于温度的提供可从两方向着手,一种是从物理的热力学来看,热传、热导、热对流,有很好的定性分析,但缺乏定量结果,另一方向则是数据驱动的定量分析,能够得到很好的定量结果,但无法解释很多定性行为。研究计划运用物理学的方法,得以关键、少量安装感测器,从搜集的资料推回参数,同时达到定性的解释性及定量的结果。

曹孝栎表示,经由感测器可纪录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的追踪检测,建立生产大数据,累积两三年的数据,透过大数据及AI技术抽炼出上层知识,应用在加速新产品导入,协助工程师快速收敛到能稳定量产的阶段,这对于现今少量多样、产品快速迭代是很重要的。

以PCB板的SMT制程为例,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极为关键,如果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电子零件损坏,而不适当的温度或加热速度也可能造成焊接缺陷,降低生产品质,因此,工程师为确保良率,需要为每种产品设计专门的制程参数,并在回焊炉反复测试。

该团队在研华协助之下,在SMT产线导入物联网温控生产预测技术,在回焊炉内装置温度感测器搜集温度资料,结合热力学模型及机器学习模型,建立电路板的温度预测模型,透过机器学习模拟制程结果、建议参数。利用工业物联网感测器达到自动化100%监控追踪制程,解决过去单一的样品检测,无法顾及所有产品检测的问题。

(图片来源:科技部提供)

曹孝栎解释,通过感测器掌握每台回焊炉的加热性能,并推论电路板受热情形,达到100%的检测及虚拟量测技术,节省停机校验的人力成本,这是“温故”的部分。至于“知新”的部分,当产线导入新的电路板,因为已对炉子及电路板的抽象模型掌握度很高,鉴于新产品多为过去经验及知识的组合,只要将电路板设计档输入系统,并输入使用哪个回焊炉,就能从AI产生出不同加温效果,协助定出加温策略,新产品导入生产也能缩短制程参数的摸索过程。

导入这项AIoT温控生产预测技术后,从输入新产品资料、产生制程参数,依参数实际测温,再根据回馈的测温结果调整制程参数,到最后的产品生产。经过他们的测试,在测温阶段,95%首次测温合格不需要调整,并有80%的信心指数新产品可直接进行生产。

目前他们已在4家公司、7间工厂、100条SMT产线导入,最长已使用超过40个月, 累积大量数据。估计每年每条产线可减少150个小时无效工时,效益超过5000万元。

研究团队研发出两个系统,并准备推向产业界,一个是回焊炉即时生产品质监控与预测系统,用于即时炉温监控、完整生产纪录、生产品质监控等;另一个则是温控生产新产品参数生成与模拟,用于优化制程参数、模拟生产结果,以及减少产线停机用于新产品生产测试的占用。

目前将模型的建立、部署、重新训练、管理在WISE-PaaS上执行,明年准备以App上架至WISE-Marketplace,进一步扩大产业应用。

2020-11-26 11:51: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