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台架构原则是新旧融合,用中台包容传统核心】国泰靠微服务中台创造碎片化保险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06

报价宝综合消息【中台架构原则是新旧融合,用中台包容传统核心】国泰靠微服务中台创造碎片化保险

国泰采用了七大新技术架构来打造碎片化保险中台,包括了微服务、容器化服务、DevOps、云端运算、事件驱动架构、领域驱动设计,以及现代化网页架构。(图片来源/国泰金控)

出外露营会遇上哪些风险?意外受伤、旅程突然取消、露营设备因火灾意外烧毁、造成他人财物损失。这些,都是露营情境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在国泰产险新推出的电商式投保平台BeSafe享出门,不仅将这些风险的保障内容,像是人身保障、行程保障、露营设备保障、个人责任保障的保障项目,以客制化、套餐式的方式组合。

如果露营时也带上自家宠物出门共游,心爱的宠物却发生意外而受伤,或是重要财物如手机、证件、现金失窃,甚至自己不小心将车钥匙遗失,或发生车子在路上临时抛锚,而需要多付一笔拖吊费用的状况。消费者还可在平台上自行加购商品,像是宠物保障、财物保障、汽车保障等。

这样全新的保险商业模式,只是国泰产险的BeSafe平台其中一款套餐组合。国泰产险更以出门可能会遇上的风险出发,搭配更多异质的保险险种,针对不同族群,如通勤族、银发族,打造不同的保险套餐。 

为了要能实现弹性组合、短天期保障的保险创新模式,国泰金控数位数据暨科技发展中心(简称数数发中心)与国泰产险IT团队共同合作,打造了保险中台新架构。

除了要整合现有国泰产险核心系统,又能在中台支持碎片化的保险商品快速重组,进而提供数位通路所需的弹性,目的是为了能弹性反应不同保险情境的顾客需求变化。

然而.国泰产险以往的商品逻辑设计方式,并无碎片化、短天期的概念,所以,当要导入一些新型态商品,或是需要异业合作时,通常得花上3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才能上线。

因此,“如何让国泰产险的产品更具灵活性,是推出电商式投保平台的初衷。”国泰产险资讯系统开发部协理陈信良提到。

“打造碎片化车险平台有两大主轴,一是需要弹性化的中台架构,让产险可以快速发展通路;二是针对产险的核心后台,进行保险产品碎片化。”国泰金控数数发中心首席架构师张维仁指出。

这是国泰第二次中台架构大改造的成果。

第一次是设计国泰世华银行的中台,采用微服务(Microservices)架构和容器化(Container)技术、Kubernetes(K8s)管理平台,在传统银行资讯架构中,带进了中台设计的作法,后来更发展出了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

顺利完成了银行技术中台设计后,国泰将银行架构改造经验,变成了一套架构改造范本带到了金控,进一步套用到产险领域,也就是保险中台新架构,碎片化车险专案就是第一个业务场景的应用成果。

国泰将银行架构改造经验,变成了一套架构改造范本,带到了金控,进一步套用到产险领域,也就是保险中台新架构,碎片化车险专案就是第一个业务场景的应用成果。(图片来源/国泰金控)

碎片化车险导入七大新技术架构

国泰采用了七大新技术架构来打造碎片化保险中台,包括了微服务、容器化服务、开发维运一体化(DevOps)、云端运算、事件驱动架构(Event Driven Architecture,EDA)、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DDD),以及现代化网页架构(Modernized Web)。

国泰将产险端从以往单体式且复杂的系统,拆分为多个微服务,让每支服务都可重复使用并弹性组合成新应用。

国泰金控数数发中心企业架构师高华志提到,国泰在BeSafe系统建置了业务中台,开发约700多支API,可弹性组成所需的软件服务,以支援日益复杂的客户服务管道。

在采用容器化服务部分,国泰在BeSafe系统建置了技术中台,采用K8s为基底的管理平台,让系统的扩充更有弹性。并透过技术中台集中化的系统监控机制,包含微服务日志集中、微服务效能监控,以及系统效能监控,来强化平台的稳定性。

陈信良则表示:“在异业合作上,透过API服务,从洽谈到服务上线,从原本的6个月,缩短到了1个月。”

能做到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其中还有一个关键是团队带入了敏捷式开发,陈信良提到,当前端在洽谈业务时,中台、后台核心也平行执行工作。所以,当业务需求一谈完,后台的商品设计,以及需对应到的API程式或中台服务都可同时到位,就能往下一阶段准备测试与验收。

克服产险内部人员对新技术的疑虑

然而,在这碎片化车险专案,即便有了金控端技术的支持,陈信良坦言,国泰产险在这过程中仍面临不少挑战,像是内部人员对于新架构或技术如中台、微服务等不熟悉,在心态上也对新技术抱有疑虑。“这是国泰产险转换时,最需要克服的部分。”

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国泰金控在导入新中台架构的时候,先带着产险人员实作,透过小成果的验证,来让内部人员逐渐接受。

比如,产险IT人员在核心系统改一支程式,从开发、测试到上线,过去可能需要2天时间,透过导入DevOps机制,现在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这改变让大家突然觉得有感,从原本的不相信变成怀疑,进而将小成果的案例分享给其他成员,认为这是一条正确的路,慢慢也有其他IT人员自愿参与专案,想要学习新事物。”陈信良坦言。甚至,之后国泰产险内部更透过轮替、教育训练的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同样的层次。

在碎片化车险专案,国泰也持续导入DevOps机制,使用了CI/CD Pipeline将程式开发、测试与上线,透过自动化与可视化的方式快速部署,降低人工部署操作错误,且在部署时不会造成系统的停机维护。也使用自动化测试进行系统回归测试,加强整体系统问题扫描机制,并确认系统服务品质(QA)无虞。

此外,国泰团队采用了Git的程式版本控管,可透过标签(Tag)的标注方式,锁定多专案时的特定版次,弹性的合并与上线。以及,透过协同工具如Jira、Trello、Jitsi等,来强化来自金控、产险、协力厂商共50人以上的专案成员,在跨场域与居家办公的同步协作与沟通。

拔对服务是上天堂,拔错服务是灾难

“拔对服务是上天堂,拔错服务上中台是灾难。”张维仁认为,微服务中台不是只有技术中台,很大的比例是要将业务逻辑放进去。所以,如何正确将服务从传统核心当中抽离出来,介接到中台,国泰所采用的方法论就是DDD。

张维仁回忆,在2018年,国泰在第一次银行新中台架构建置时,以技术中台为主,当时还没有发展出业务中台的设计,也还没有碰触到非用DDD不可的后台议题。

所以,“国泰真正尝试、突破,导入DDD的第一个实际专案就是车险,而且范围不只中台,还跨到了后台。”他更强调,传统大核心如何在新中台架构,找出最大的相容性,谁也没有替换掉谁,且能合作顺畅的关键,就是DDD。

在专案初期,高华志指出,国泰进行DDD工作坊,将领域驱动设计的概念融入系统开发,借此让开发人员与规划人员有共同的领域语言,并能沟通顺畅。针对开发700多支微服务,则透过DDD的领域区分,进行权责的划分,且设计出好维护、好理解且容易被业务调用的程式设计架构。

碎片化保险的第一个挑战是如何“拆解”后端核心系统的业务,另一挑战则是考量如何“组合”。国泰产险资讯系统开发部同仁透露,一开始,他们其实面临了不知道要将哪些服务搬上中台的状况,在国泰这次的经验当中,最后得出了2个面向来拆解。

第一个面向是由上而下,从通路端需求,或是客户端需求来思考;第二个面向则是由下往上,从产险的数据库,也就是数据资料中找出可以价值化的服务,或是从现有流程,抽取出可以共用的服务出来。透过这4种方式,拆解出哪些需要微服务化放上中台的服务。

决定哪些服务要拆出来搬上中台之后,下一个挑战是颗粒度,要将服务切得多粗、多细?切太粗会像是一个大单体,切太细的话管理成本负担会很重。

国泰产险资讯系统开发部同仁认为,这在DDD中,其实没有一个指引或标准,得要每家公司或团队各自认定。张维仁则建议:“正确地拆解微服务,设定出微服务的边界,可以找出一个相对合理的颗粒度尺寸。

国泰将产险商品库从核心拆解细化,再由中台组合成保险套餐

若以业务层面来看微服务“拆解”与“组合”。张维仁表示,传统核心是标准的商品库、有商品代码,所以,当要推出一款保险产品时,过去的流程是将商品代码拉出来,打包成一包送主管机关审核、同意、上架。

现在的碎片化保险,张维仁比喻,像是把一台车拆成许多部件,得把既有的商品库从核心端细化搬上中台,这时,就能由中台来组合保险套餐。

由于每个商品仍有各自的商品代码,所以,在中台成立订单后,再送到核心系统做保单立案、承保,仍可依照商品代码对应到同一商品。

“碎片化产险核心这块做完,就能将弹性化组合这逻辑放在中台,产生出碎片化车险,快速组装车险灵活性套餐。”张维仁说。

高华志进一步提到,套餐之所以在中台组合,是因为保险商品碎片化后,顾客其实看不懂这些单一商品,也不知道如何挑选。所以,必须依照顾客食、衣、住、行、育、乐等生活场景,找出跟这些情境有关的风险,并组合成各式套餐供顾客选择。

以保险商品来看,陈信良更举例,国泰产险有一款专卖给餐饮业老板的综合保险产品,其中可能包含了商业火灾保险、公共意外责任险等,所以得买不只一张保单,才能满足需求。

以前,要打包多个不同的险种,得修改核心系统程式,开发工作非常的复杂。然而,现在不用每次修改核心,让顾客也能在同一平台中,就能自行挑选不同类型保险商品或是套餐组合。

以往,一张保单要算完保费、成本、核保项目、通算规则等,才有办法对外贩售。陈信良表示,整个流程碎片化后,变成好几支微服务放到中台,就能等顾客挑选完商品,甚至团队也将投保的时序拆开,让顾客有短天期投保的选择,再透过微服务化后的试算功能计算保费,就连在电商式投保平台的购物车功能,本身也是一个服务。最后,在中台成立订单后,再送到核心系统做保单立案、承保。

国泰提到,为了推出这个BeSafe平台,他们将商品库所有关于出门、出游的险种资讯全部也放到中台上来组合,才能打破先例,透过组合的方式,可在同一保单上,一次购足部分车险、旅游险、宠物保险、手机保险等。

虽然在业务组合的复杂性上,确实会增加核心的复杂性,比如以前负责车险的程式,原本只要专心做好车险。现在,因为混合了不同险种,除了车险,还可能要开发部分旅游、火险的功能。不过,陈信良表示,这些都是透过系统自动化对接并执行,对于后台作帐、承保的人员来说,作业没有增加。

从整体上来看,张维仁则强调:“在这碎片化保险专案场景中,中台与后台在逻辑上、交易上、合作上要建立机制,让新中台能够包容传统后台,并沟通无阻。既可以让中台发展通路无止尽的要求,又能让核心系统,可以回归基本面的账务功能,专注于后台处理的角色。”

由国泰金控数数发中心(照片右半部)与国泰产险IT团队(左半部)共同合作,打造了保险中台新架构,将保险商品碎片化,在国泰产险新推出的电商式投保平台BeSafe,实现弹性组合、短天期保障的保险创新模式。(摄影/洪政伟)

导入多种机制,强化量大交易的稳定与完整

为了强化量大交易的稳定与完整,高华志进一步说明,国泰在中台导入微服务时,采用了Sprint Boot框架,并加入Spring Cloud OpenFeign框架的熔断(Circuit Breaker)、重试(Retry)、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等机制。

他进一步解释,熔断机制是在瞬间量大时控制用量,以确保服务能持续提供;负载均衡的机制,则是要达到分时多工或是同时多工的方式;重试机制则是在中台的订单要转为后台的保单时,来确保两边的交易能完整一致。

此外,国泰在事件驱动架构上,采用Kafka设计架构,运用在中台系统与核心系统的资讯串接与任务编排,目的是让内部间跨系统资讯串接能更加即时与稳定。

而为了要让中台与后台跨系统资讯串接时,也就是中台成立订单之后,串接到后台核心系统时,确保两边的订单笔数一致。高华志提到,他们还自行开发了巡检机制(Patrolling Mechanism)。当核心系统执行时出现异常的状况,可以自动化确认问题,通知人工介入处理,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重试的动作。

张维仁强调:“得确保中台所处理的交易量,跟后台核心正确接收到的交易量是对等的。只要一失焦,整个机制就毁了。”

他透露,国泰其实也曾担忧,一旦中台介入之后,会与后台产生交易断层,或者是后台可能因为短时间内处理量过多或者是其他因素,导致交易笔数不正确时,就需要有检核的机制。甚至,即便跨系统资料串接之间有异常发生时,也要能有平衡机制,即时修复成一致。“这些是中台串接后台,一定跑不掉的话题。”他强调。

使用防腐层作为中台介接后台的中间层,确保核心不受影响

国泰在这次的碎片化保险专案的设计概念,围绕在新中台架构的乘载量或新东西,不要影响到既有核心心脏的功能。所以,一名国泰产险资讯系统开发部同仁表示,尽量避免中台与后台的关联度过高,以免造成同时毁掉的状况。

因此,在中台系统与后台系统对接时,国泰使用了防腐层(Anti Corruption Layer)的设计概念,用这中间层来区隔中台与后台。一旦中台有瞬间爆量的状况发生,比如举办各式行销活动时,就只会影响到中台跟中间层,并不会影响到后台。反之亦然,如果后台有问题发生,也只会影响中间层,而不会影响到中台。

国泰解释,防腐层又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异步式,系统允许中间有短暂时间可以执行。例如用伫列,当遇到爆量状况时,后台会依照运算资源,依序一笔一笔处理。

另一种是同步式,有些业务需要后台系统即时确认的,比如需要即时通算保额不能过量的部分,就会在后台另外建立API服务器作为防腐层。同样的,一旦这个API服务器出问题,也不会影响后台功能。

陈信良表示,透过同步、异步机制,可以把中台、后台两边串连的很稳定,核心系统也不用大量修改,因为前端所有进件以及内勤打单的部分,流程跟以往是一模一样。“核心系统人员不用因为前端变化,而调整新的流程。”他强调。

有了碎片化车险的第一个成功案例,陈信良指出,产险端只要是交易频繁或是业务量多,需要大量承载的,包括来自客户需求的产品,就交由前台满足,让后台维持稳定运行,这是国泰产险接下来的规划。

2021-02-06 01: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