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技引擎到数据引擎,北市数位转型的下一步】台北市如何用大数据管理市政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9

报价宝综合消息【从科技引擎到数据引擎,北市数位转型的下一步】台北市如何用大数据管理市政

台北市的数位转型战略,在去年成立大数据中心、资料治理委员会之后,启动科技驱动、资料驱动双引擎战略,分别就创新科技、资料治理带动城市发展。右半边的资料治理委员会负责资料汇流、个资保护及整合应用的政策督导角色。(图片来源/台北市-资讯局)

“台北的智慧城市策略,不仅以科技驱动,现在更变成资料驱动的城市,来加速市府的数位转型”,台北市长柯文哲说。去年疫情期间,调度抗疫人力最重要的决策工具COVID-19疫情仪表板,就是资料驱动市政最好的例子。

台北市双引擎转型发展策略

在台北市-新的数位转型发展蓝图中,建立起双引擎驱动策略,其中一具引擎是台北市一直以来推动的科技驱动(IT Driven Innovation),由智慧城市委员会在智慧交通、安防、健康、教育、经济、环境、建筑、-1+7领域,和智慧城市办公室相辅相乘带动城市的科技创新,媒合业者以实际城市中的场景作为实验场域,例如在台北市推动的智慧停车、自驾巴士、智慧路灯、空气盒子等专案。

另一具引擎则是资料驱动(Data Driven Governance),在资料驱动的策略中,资料治理委员会如同智慧城市委员会,扮演政策拟定督导的角色,拟定资料使用及保护的结构化规范,搭配大数据中心推动资料汇整应用,辅助市政决策。

柯文哲解释这个台北市-数位转型的双引擎策略。智慧城市委员会将和1+7工作小组,在智慧-、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安防等8大领域,媒合业者,导入创新技术促进城市发展,而资料治理委员会重点则是隐私权保护、资料安全、制定资料标准,让智慧城市委员会能有效使用。

台北市-去年8月所成立的大数据中心,就是智慧引擎的关键推手,也是打造出COVID-19疫情仪表板的团队。

这支团队因应市府防疫决策需要的首个任务,目的整合各局处相关的资讯,建立北市疫情资讯联合仪表板,或是针对特定的议题深度分析,辅助府级的市政决策参考。

编制上,大数据中心为北市资讯局底下一个任务工作小组,由资讯局专门委员林芃君担任该中心主任,并自外招聘3名员工,核心成员背景均来自城市设计,分别为数据分析师、数据策略管理师,另有外部顾问提供相关的协助。大数据中心计划扩大团队,去年他们公开招募人才,准备再招揽数据分析师、系统工程师及前端工程师。

过去各局处各自整理资料,决策视野有局限

“市政管理问题日趋复杂,需要有组织及制度化收整各局处资讯,大数据中心成立的目的为整合跨局处、跨领域资料,以综观全市角度透过视觉化仪表板及数据分析辅助决策”,吕新科说。

吕新科表示,在大数据中心成立之前,市府内部各局处没有结构性的管道,交换资料并不容易,各单位以本身业务资料建立的视野往往有局限。过去市府很多决策判断是在资料不够完备、视野不清楚之下,依照经验及片面资讯所做的决定。成立大数据中心后,建立更广的资料分析视野,未来逐渐朝向以整体观、跨局处、跨地域、时间轴度收整的资料,来进行市政判断、决策。

“希望透过这个方式,让台北市转型为以资料驱动的城市治理模式”,吕新科说。

台北市资讯局长吕新科表示,大数据中心成立的目的为整合跨局处、跨领域资料,以综观全市角度透过视觉化仪表板及数据分析辅助决策。(摄影/洪政伟)

第一步先建立跨单位资料汇流的基础工程

以往台北市-下的各局处单位进行业务资料分析,当有跨领域的市政决策或议题研究需要,和其他城市一样,会成立个别专案处理。然而,衍生出的资料处理需求,向不同局处发文取得资料,经过统整、统合分析、资料近用等,产生大量资料工程负担,每次成立新的专案,需要重新建立资料工程,耗费许多时间,也影响专案进行。

台北市大数据中心成立后,不仅整合跨局处、领域资料,建立城市仪表板或深度分析,更重要的是建立资料汇流的公共基础。

吕新科指出,大数据中心将跨局处间资料统整,并建立法规、资料统整、汇流或分析等基础结构,跨单位的资料流,从快速汇流、分析到产生仪表板或是深度分析,透过结构化的方式产生资料流,和过去一笔一笔的资料取得,“两者在资料治理的深度和力量完完全全无法比较”。

他以喝水举例,以前喝水要从取水、煮水、净化处理才能喝到,现在打开水龙头就能很快取用。大数据中心另一任务是建立资料流的渠道、汇流、分析等基础工程,按照已建立的基础建设,就能有条不紊、源源不绝运作。

过去缺乏结构化做法,每次新专案需要不断重复相同的资料工程,“这是相当昂贵的工作负担”,吕新科说。

台北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林芃君举例说明扩大资料视野的重要性,大数据中心团队先前曾谈各局处需求,卫生局提供台北市重大伤病患者预约复康巴士,病患可搭乘复康巴士从家中前往医院,而在社会局访谈后也发现,老人福利也有类似的需求。以往卫生局、社会局两局处各自推动服务,未来若能整合两方的资料,甚至加上交通局的公共运输资料,便能找出复康巴士的最佳绕行路线,更有效率载送多位患者就医。

在以前,A局处基于政策研究需要,发文向B局处希望取得相关资料,B局处花时间捞取资料,却可能因为资料提供的格式不符合,A和B局处之间需要再行文往返,往往耗费许多时间。未来,大数据中心团队能发挥居中协助的角色,在同一个议题之下,以统一资料交换格式及协定向两个局处取得资料,再透过模型进行深度分析,提供政策建议。

过去各个局处碍于人力不足,可能委托外部业者进行资料分析,这些委外可能随专案结束而终止,相关的知识经验也因而中断。林芃君表示,成立大数据中心,市府有自己的资料分析团队,累积资料分析的知识经验。

建立中枢骨干串接各处资料

目前大数据中心有两大类工作,一类是自各个局处单位的IOC运管中心汇整即时资讯,以及从VIOC取得的城市物联网资料,加上-的开放资料,强调整合各类型的即时资讯,建立不同主题的城市运行仪表板,规划建立1+7共8个主题的城市仪表板,涵盖交通、安防、健康、教育、经济、环境、建筑及-,这8个主题的仪表板之外,像COVID-19疫情仪表板则是针对特殊市政需要所设计的仪表板。

另一类工作则是针对情境问题作深度分析的大数据研究,包括由府级主管指示或各个局处的分析需要,针对特定议题研究需要,和各局处共同讨论,经过深度分析找出洞察,提供建议给府级主管或各局处判断、决策时的参考依据,例如北市民众如何使用3倍券、北市长辈每月如何使用敬老爱心卡的480点、计程车路边招呼站如何优化等等。

为了汇整各方面的资料,包括各局处功能性运管中心,以及城市物联网资料,还有来自外部的-开放资料,他们规划打造一个专供资料汇流的中枢骨干(Hub bone),连接各局处IOC运管中心,还有散布在城市中各处的物联网所产生的资料。

目前台北市-底下各个局处,如交通局、消防局、工务局、社会局等,各自基于业务需要设有不同运管中心(Intelligence Operations Center, IOC),这些功能导向的运管中心搜集各自领域资料,进行资料分析、视觉化呈现,供局处内部决策、运管使用。例如工务局的道路管线暨资讯中心,对台北市区所有道路及共同管线基础建设,建立深度仪表板及资料分析,交通局则有交管中心,解析交通管理面向资料,消防局也有灾害应变中心等等。在各局处功能性运管中心之外,台北市的12个行政区有各自的行政运管中心。

台北市先前推动智慧城市,和不同的厂商合作建立城市物联网,例如智慧停车、空气盒子、智慧垃圾桶等等,这些物联网散布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回传大量资料,有的资料回到各局处运管中心,有的资料没有回到实质的运管中心,而是由合作业者搜集资料,再产出报告供市府参考。

建立中枢骨干的目的是统整多层级资料,介接各局处的功能性IOC运管中心,以及北市12个行政区的区域运管中心,还有台北市-在智慧城市专案里,和外部厂商合作,在城市中所建立的物联网,也会透过中枢骨干汇整各物联网资料,送到台北大数据中心。

林芃君指出,中枢骨干就像一个神经系统,因各单位使用的数据库不一,有的使用SQL、MySQL或是NoSQL,因此大数据中心需要定出资料格式及传输协定的统一规范,和各单位的数据库承作厂商协商,在资料流进来之前,先作资料的清洗及处理,再透过中枢骨干送到大数据中心的资料湖,并非将各局处的所有资料都倒进来。另外,为了不影响各单位IOC中心的正常运作,大数据中心和各个IOC中心厂商协商,从备份数据库取得资料。

因此,大数据中心先拟定中枢骨干中枢资料协定、建立资料交换机制、资料开放机制,具体涵盖资料项目、资料架构、资料格式、传输频率、传输方式、传输协定。中枢骨干内的资料流则分为3级,1级资料是城市物联网或功能性运管中心中未经整理的即时性资料,2级资料则是经过功能性运管中心、行政区域运管中心整理过资料,3级资料是经过大数据中心整理分析后的资料,回到各功能性运管中心、行政运算中心作为参考。

中枢骨干的目前是以API和各个数据库介接,因此他们建立了API Gateway,以管理可接取、不可接取资料的单位,强化资料安全管理。除了API,API Gateway也能支援Webhooks介接。

资料分析工作流,数据取得经过处理及分析后,到图资地图的视觉化呈现。(图片来源/台北市-资讯局)

建立数据分析工作流

建立中枢骨干打造资料流管道之后,大数据中心接着建立内部资料分析工作流程,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及分析,到视觉化的图资图表设计、综合互动展示四个阶段。

首先在数据取得部分,目前中枢骨干在设计主要是以API介接,GIS、IOC运管中心或是民间的资料,这些资料通过中枢骨干进入大数据中心数据库(TUIC DB)。另外,部分资料可能因为特殊情形,例如COVID-19疫情仪表板的中央疾病管制署疫情资料,没有提供地方-介接,就得工搜集,或是早期系统在设计时没有考量API介接,也需要仰赖人工梳理资料类型后才能串接。

进入到数据处理及分析阶段,大数据中心数据库中的资料经过自动处理或人工判断形成预处理资料集。其中数据资料会依类型、分析运用等目的,可用多种语言进行资料建模与深度分析;而空间资料会经由QGIS或ArcGIS地理空间处理之后,再送到图资处理模组进行展示。整体仪表板会再经由视觉设计师整合数据资料与空间资料进行仪表板之视觉化与综合互动展设计,再送到前端网站,透过TUIC Web Viewer套叠多种图资在地图上呈现。

由于成立还不久,目前大数据中心团队在中枢骨干方面,仍在建设之中,预计今年内完成。而该团队两大工作之一,建立城市运行仪表板部分,规划在今年底前将会完成1+7领域,以智慧-为主题,包括智慧安防、建筑、交通、教育、健康、环境、经济7领域的市政仪表板。

2021-03-16 12:48: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