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新思维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6-17

报价宝综合消息新媒体,新思维

《PCM》是 1993 年创刊的,换句话说,踏入 2017 年就已经是 24 个年头,今年底就正式踏入 25 年了!作为一本香港为中心的本地印刷传媒,已经算是老大哥。去年《PCM》由传媒集团分拆出来独立营运,我们拥有更大自主权,但同时也受到转型新媒体的挑战和冲击。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影响不单是印刷媒体,甚至是电视、电台,不同的传媒都需要转型以生存,原因就是新一代年青人“90 后”开始成为社会主力,他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和网络结上不解的关系,可以说是“食住数码奶嘴长大”。新一代的作息和生活方式,和旧一代人有相当程度的不同,要转型新媒体,先不谈内容转变,单单要摸熟新一代接近媒体的方式,就已经不容易。

电视转战 OTT 启示

最近,读了一份有关美国互联网用户对观看电视节目的模式,是电视广播还是自选方式?访问的 3,116 名年龄 16-64 岁受访者中,发现年纪愈细的观众,愈是喜欢自选节目,当中 16-24 岁组别,有一半人选择自选节目,就算年纪最大的 55-67 岁群组,都有约四分之一观众选择自选服务的。如果套用在本地的电视广播上,使用大气电波广播的电视节目,有机会失去约三分一电视观众,直接影响广告的收入。

本地电视台自去年开始大力推广 OTT 服务,除了透过网络商合作配套服务月费计划外,目前也准备将网站上的 OTT 服务改为只限会员模式,以作为日后收费方式铺路,如果 OTT 服务将来变成主流,那现时政府提供的数字电视频谱,就会变成浪费。当然,模拟式电视广播至今仍然继续,数码广播的频谱要取消,相信都可能要再过多数十年,但无论是传媒机构或者是政府本身,都应该要适时检讨传统模式的电视广播节目的内容与价值,随着观众层的改变,往后五年、十年的电子传媒要如何走下去?2017年,个人相信会有个颇清晰的启示,免费电视广播会有人打退堂鼓。

不同受众不同内容

了解受众结构层的改变,才能够有设定新内容的方向,放于所有媒体都一样,今日我们在 Facebook 上看到不同媒体争相出文,用的手法各异,但百花齐放,虽然好多媒体发放的资讯背后是有所目的,但我欣赏的,反而是媒体如何运用社交平台的手法,日日新鲜,秒秒进步,香港媒体在社交平台的表达手法,比好多外国媒体,处理得更精彩。如果有心细意学习和分析,绝对是一门上好的社会大学课。

传统报人都要搞网媒,我们又何尝不是要面对“转型”问题?别担心,看到这里,不是要宣传《PCM》印刷版有异动,相反印刷版稍后会有新面貌和大家见面,但更大的改动在于网上,我们都希望今次转型能够摸清方向。三月份将会有好消息公布,记得留意。

2017-12-25 18:30: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