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麦科技大学:风电研究的先驱[影]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16

报价宝综合消息丹麦科技大学:风电研究的先驱[影]

(中央社记者林育立柏林30日专电)丹麦的用电量超过4成来自风力发电,比例居世界第一,站在首都哥本哈根著名的景点美人鱼雕像前向大海望去,就可看到一整排风机在海面上不停地旋转。

这个面积比台湾稍大、人口近600万的北欧小国,如何成为首屈一指的风力发电大国?

丹麦科技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风能系副系主任颜森(Peter Hjuler Jensen)表示,没有中断过的研发和制造,以及政府的意志力,造就丹麦强大的风电业。

丹麦科大风能系的渊源,可追溯到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丹麦的能源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危机让人民首度意识到能源自主的重要性。因此,早在1979年,丹麦政府就开始补贴业者架设风机,丹麦科大也在当时投入风力发电的研究。

丹麦地势平坦,三面环海,风力资源本就丰富。社会对反核能发电有共识,则是丹麦比他国早一步发展风电的另一个原因。

丹麦科大风能系所在的里索(Risø)校区,原本是核能研究的重镇,1980年代国会立法禁止兴建核电厂,政府改将资源投入再生能源,才开始以风电为研究重心。全球反核运动和能源转型的象征“微笑太阳”,即是由丹麦的大学生设计,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位于哥本哈根外海3.5公里的Middelgrunden风场,从知名景点美人鱼雕像就可以看到,经费一部分来自民众集资组成的合作社,2000年完工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风场。中央社记者林育立哥本哈根摄 107年4月25日

扎实的研究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丹麦科大风能系的运作经费,有高达4成来自业界的委托研究案,全系150位学者的研究领域包括气象勘查、环境与生态影响评估、风场的规划与维护、水下基础与叶片的设计、风机的结构与测试,可说涵盖了陆域和离岸风场建设和经营的整个产业链。

丹麦科大风能系自我定位为风电研究的先驱,带领产业前进。风机为降低发电成本和增加发电量,不断往高处发展,早在2000年,当市场主流还是2MW(MW=千瓩或百万瓦)风机的时候,丹麦科大就申请到欧洲联盟(EU)经费,与欧洲各国学者合作研发20MW的风机,在研究过程中累积的知识和经验,如今广为欧洲业界采用。

2010年,位于西北部的奥斯特理特(Østerild)、由丹麦科大主导的国家测试中心启用,专门测试大型风机,现在市场上可见的最大机种三菱重工维特斯公司(MHI Vestas)的8MW风机,就是在当地测试多年后才上市。

不过,北海和丹麦的陆地,有时会出现风速每秒50米的强风,台湾也经常遭到风速每秒51米以上的强烈台风的侵袭。随着气候变迁加剧,强风出现的频率愈来愈高,有必要研发更耐用的下一代风机。

丹麦科大因此盖了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测试隧道,今年4月中才由备受民众爱戴的尤阿金王子(Prince Joachim of Denmark)剪彩启用,可见风力发电在丹麦受重视的程度。

丹麦科技大学风能系副系主任颜森(中)与同事在刚落成的测试隧道前合影。中央社记者林育立哥本哈根摄 107年4月25日

这座以19世纪末制造出风机的丹麦科学家库尔(Poul la Cour)为名的隧道,可用每秒105米、相当于每小时378公里的极端风速来测试风机的叶片和噪音。“我们连测试用的叶片都能自己制造”,颜森在介绍这座先进设备时难掩自豪。

丹麦科大研究风电将近40年,丰富的经验吸引各国人士取经。台湾的产业先锋工业技术研究院,早在2005年就拜访过此地,之后隔了10多年,直到2017年政府改变政策后才再度来访,颜森推测,“台湾应是曾想发展风力发电,但没有坚持下去。”

台湾的风电产业,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打算投入风电的台湾厂商有什么建议?

颜森表示,风机的构造表面看来很简单,不少人因此误以为很容易研发,“事实上风电很复杂,历史上许多公司都失败了。”

他说,丹麦科大刚开始研究风机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制造标准,如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风机的设计和性能已有清楚的规范,风机制造也早已是成熟的工业,“未来,风电发展的脚步只会更快,竞争更剧烈。”(编辑:郭中翰)1070430

2018-05-09 11:56:0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