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华:早期投资火热,但不是泡沫

消息来源:baojiabao.com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5-02

报价宝综合消息汪华:早期投资火热,但不是泡沫

前些日子,在一个北京司空见惯的雾霾天里,汪华在创新工场位于中关村的办公区,从隔壁会议室“热气腾腾”地赶过来——这里的室内温度至少有20度,可他身上居然还套着一件厚厚的羽绒服。“是有点热,但也没办法,因为太忙、不停地要开会——从一个会议室转到另一个会议室,衣服穿穿脱脱很麻烦。”汪华是出名的工作狂,而代价则是有点不修边幅。

创立于2009年的创新工场是国内颇具口碑的早期投资机构,曾以天使身份发掘和投资过包括豌豆荚、知乎、墨迹天气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移动App。作为该机构的联合创始人和管理合伙人,汪华直接操盘整个投资团队。

在加入创新工场之前,汪华曾在谷歌中国工作,负责在中国区创建广告网络并管理投资,再之前,他也曾是一个创业者——创办了一家提供通讯解决方案的软件服务企业。

汪华说,2014年是创新工场创立五年以来,参与投资项目最多的一年。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总数已超过35个。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产品包括暴走漫画和糗事百科。回顾这一年,创业和投资领域喧嚣不断,“90后”成为创业人群当中最炙手可热的新兴力量,O2O(online to offiline,线上到线下)概念则进一步扩展了创业的想像空间,很多尚处于创业期的产品在募集早期融资的阶段便获得了令人咂舌的天量估值,比如小区本地生活服务类应用叮咚社区在5月宣布获得1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移动游戏的媒体平台魔方网在12月宣布获得1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当然,这些演出再精彩,指挥棒始终仍掌握在投资人手中。汪华在专访中点评了2014年中国投资圈新涌现的各种热词,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投资大势。以下为经过编辑的采访实录,未经汪华本人审定。

纽约时报中文网:盘点2014年投资圈的热点,您有什么样的观察总结?

汪华:2014年早期投资比较热,甚至有点过热。前几年中国早期投资不足,机构很少,大的天使也很少。现在的局面,我认为属于在快速地回归正常——本来就应该有更多的早期投资。在美国,早期投资的金额和后期投资的金额几乎是一样的。

外界感觉2014年投资过热,原因之一是钱的来源多了,来自于社会的资本,比如传统行业的钱、第一波互联网企业的钱(他们用这笔钱支持新的创业,与其说是投资,不如说是传承),此外像BAT(指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三家公司——编注)这样的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战略投资也已回归正轨。与此同时,晚期资本觉得晚期利润可能会下降,现在也拼命地往早期挤。

早期资本极大增加,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泡沫。对于早期投资来讲,从来没有真正的竞争,如果没有更多的钱进来,哪有那么多的人敢进来创业。另外,虽然今年早期投资很热,大量的钱还是集中在少数投资领域,就像一堆人刚挤着要进房间,都卡在几个通道里,但是公交车厢里依然很空,依然有大量的人没有拿到钱。

纽约时报中文网:2014年获得早期投资的项目,有什么特点?早期投资机构的投资节奏与往年相比,是不是也加快很多?

汪华:对。2014年我们的投资节奏比过去加快了很多,但标准并没有降低。现在出来创业的人多了,另外可以做的项目也多了,所以投资数量变多也是正常。前几年出来创业的人,要么做纯互联网的东西,比如社区和游戏,要么就是做软件,可做的点很少。但这两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一个好处,就是往实体经济全面渗透,于是你会突然发现,现在送饭也可以做了,文化、剧场也可以做了,连什么洗脚美甲都可以做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2014年,围绕“90后”这个关键词的创业话题突然变得很热。您觉得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今年你们收到商业计划书的数量,是不是比去年多?

汪华:先要声明一点,我并不赞成大学生用创业作为替代就业。创业如果不是对一件事真的有热情、有兴趣,只是作为一个工作的替代品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性。

“90后”这个词,代表了两件事情。首先,90后是作为一个消费的力量,这个力量在改变。其次才能说到90后作为创业者的亮点。而且这两件事也是混合的,这两个潮流本身是相互依托的。是的,去年的创业项目比2013年多,这里面确实有人的因素——90后和80后不一样,他们接触的信息量不一样,这几年的教育也比之前更加开放,90后会更加自信。

另一个原因是最近几年的创业环境比五六年前好太多了。在硅谷的创业者,只要你有一个特别好的长项就行,不怕你有短板,因为其他的部分会由这个生态系统来统统帮你补。比如谷歌的两个创始人,按他们的性格,在中国早不知道自己死多少遍了,因为头几年,在中国如果想创业,用户流量、品牌推广全得你自己搞,服务器也得自己搭……各种资源关系都得自己搞,这就是头几年创业者面临的环境,一个大学生刚毕业的年轻人,他能搞定这些事吗?而现在,创业者拿钱变得容易了,创业的杠杆比过去也大很多——你的服务器放在阿里的云服务器上,再不用自己花钱去搞一大堆机房,支付工具都比原来完善很多。可以说,这些新的创业者是站在无数先烈尸体上的。

第三个因素是正好有一个用户群和消费群是特别有潜力的,和这些90后创业者是同龄。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的话,让现在的创业成功率比原来大得多。

纽约时报中文网:根据您的观察,“90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人?

汪华:90后被特殊化,有一个原因是这一代人是被互联网养大的一代人,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特别是95后,他们生下来的第一天,中国就有了互联网。他们在上小学或者初中的时候,就遇到了已经普及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世界,才是他们真实的主体世界——他们的消费也是通过互联网,他们的荣耀、精神寄托也都在互联网上。那些比他们年长的人所关注的这个物质世界,只是为了满足90后的身体机能。

中国的90后,跟欧美地区的90后还不太一样。中国的90后在“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的身份上,还叠加了“消费升级”——他们经历了中国从储蓄社会到消费社会的升级,从小吃喝不愁,是中国第一代“消费主义人群”。

此外还要考虑到“独生子女”的因素,90后实际上也有自相矛盾的一面:一方面是有着极高的自信和自尊,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但另一方面,又特别害怕被落下,追求共同感,害怕孤独,害怕“out”(与时代脱节)。

总之,90后这一代人的变化尤其剧烈,相当于是很多年的变化被压缩到一代人之内。仔细说起来,90年后的人跟95年后的人、跟2000年的人,区别都非常大。所以我敢保证,用“90后”来形容他们,他们会不高兴的。

纽约时报中文网:如果从“90后”这个思路去思考,您觉得会催生出哪些互联网产品?

汪华:他们绝对是网络优先。他们特别不喜欢灌输,喜欢表达和参与。同时,他们也是没有耐心的一代,所有的东西都是希望得到即刻满足,所以电子商务,网上订餐就属于适应这一特征的产品和服务。

Snapchat就是一款典型的90后产品——“社交网络诸如Facebook,老爸老妈都在里面了,我需要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其次,从媒体角度来讲,它玩的是图片转发,这比WhatsApp更适合年轻人,那些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片段——你不想全世界知道,但又想让你周围核心的几个人知道。此外,阅后即焚的功能,给了一种安全的错觉。

纽约时报中文网:90后对于一款新产品的忠诚度,会不会比80后和70后要短?

汪华:没错。哪怕是社交网络这样的原来被认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在年轻人那里,也有可能成为快消品。

如果一款针对年轻人的产品想做得持久,除了要好玩,它最好还能跟人的一些基本需求挂上钩。就算90后在很多方面都变了,但人的基本需求不太会变,它只会放大或者缩小,比如你要吃饭,要表达,要交友。

另外一点,这个产品本身是属于年轻人作为先导用户群,但最后这个需求是能够被社会主流人群所接受的,它必须是可以完成人群扩张的一款产品。一些产品,比如Facebook,年轻人玩过之后,其他人也可以进来玩,这时候即使年轻人群厌倦的话,主流人群会把年轻人群再拉回来,不会轻易抛弃这个产品。

有的产品从出生的第一天不需要产品转型就符合上述两个特点,但也有的产品会先打下一个非常大的用户群,然后再做产品转型,Facebook就是很好地完成了这个转型,相反人人网就没有完成这件事。陌陌也是属于第二种情况。它一开始是陌生人交友,后来试图强行转型,改走兴趣社交的概念。陌陌的运气比较好,在微信出现之前,中国最大的社交产品是QQ,其次是QQ群和百度贴吧,但这两个产品后来在手机上做的都不是很好,这就给陌陌留下了足够大的空隙。

纽约时报中文网:那您怎么看2014年另一个被热炒的创业名词——O2O?

汪华:其实好多词,比如O2O、物联网、工业再造……说来说去都是一回事儿。每个人手里都有手机了,每个时间点、每个工作场所需要的生产资料,都被连到网上,于是从产品定义的角度,一个东西从生产到分发到消费,整个流程都会被重新调整和优化。这相当于是以软件为基础的一场工业革命。

比如小米做的事情,针对新的人群重新定义产品,改变了销售方式,最后连供应链也被重构,变成了以销定产——小米的整个链条简化到了先由消费者提出什么需求,由小米来规划生产,富士康完成生产,通过电商物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

这场新的工业革命,第一步是完成互联网流程的再造,介入所有领域,拼命提高效率。第二步,当效率被提高,量变到质变,又会产生新的一轮消费革命——有大量全新的消费产品,是我们现在已经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比如,在有“起点文学”这个产品之前,写小说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现在这个特权就被打破了,这些只是我们现在能见得到的。

再往后,也就是第三步、也是更恐怖的——大量的劳动人口会被甩出传统制造服务领域,就像以前不需要人种地了,这些种地的人就被扔到工厂去——那就需要制造新的消费和生产的门类来吸纳这些人。

纽约时报中文网:互联化对每个企业都是必由之路吗?

汪华:我认为,超过一半的企业,互联网化就是一个自杀的过程——简单地讲,不互联网化,是慢性死亡,而互联网化,也许就是立即死亡。有些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其整体商业模式的根基都变了,比如媒体。微软的Windows产品,从前是通过卖操作系统挣钱的,但现在Android这样的系统都是免费的,底层系统是通过上端的服务来挣钱。那么这样的公司,最好别忙着自杀进行互联网化了。不如投资新的行业,维持现有现金流。

尤其是那些传统的大企业,完成互联网化的正确的方式,不应该是自我阉割,不应该是把自己的现金流一刀自己捅死,而可以通过投资给自己找个全新的产业,在新的投资项目里面,只注入资源而不放入原有的团队去做。比如OPPO就很聪明,它不是自己革命去直接跟小米拼,而是自己去投资了“一加”这个全新的手机品牌。如果只是调配原来的人去成立一个新的事业部,那只不过是把原来的做法换了一张互联网的皮。另外,一个传统公司建一个网站来卖东西,这并不等于它已实现了互联网化,变成了互联网公司。

如果是基本商业模式没有发生变化的领域,企业可顺应形势进行互联网化,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一些痛苦,但最终带来的是提升而不是下降。

此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线下零售这样的,原来提供的最核心的价值不核心了,但你需要寻找新的价值。比如说原来的线下零售最主要的价值是卖货,当这个功能被电商解决了之后,你就要寻找新的价值,比如展示啊、体验啊。

制造业永远不会消失,就像小米他也要依靠制造业,但是制造业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就像农业一样,当年要种地,后来依然也要种地,没有它,整个社会都不行,但是整个行业的重要性已经降低了。

2018-01-10 08:15:00

相关文章